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重大事件的视角,多学科观点对城市形象的塑造进行梳理和分析,并通过对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的阐述,特别是通过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之独特景观赛道设计、马拉松文化与城市文化相融合、体育赛事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自然景观改造和政府形象的树立,以及媒体宣传对城市形象直观效果的展现等方面对兰州城市形象的塑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认为体育赛事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城市发展的推动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对城市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仅就我国城市形象建设问题作初步的探讨。简单地说,城市形象就是人们对城市的看法和评估,是城市与人们之间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具体是指一个城市的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对该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教育、文化、历史等方面,涉及发展规模、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3.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外在行为与表现在公众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与评价。城市形象宣传是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日益受到我国各级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电视作为党的喉舌,如何在提升城市品位、宣传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素质,助推全市人民凝神聚力、发展经济,这是摆在电视人面前的一个新的挑战与探新。  相似文献   

4.
所谓中心城市,我们认为,就是在一个地区的城市群落中对其他城市具有经济上的制约和重大影响作用;同时,某些产业部门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兰州市就是这样的一个城市,是国内的十二个中心城市之一。现就兰州中心城市的形成和作用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兰州中心城市的形成 一般来说,中心城市的形成都有它一定的历史过程。它是随着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就兰州来说,这个城市是古“丝绸之路”的通道。我们所说的河西走廊,其门户就是兰州。兰州自古在经济上是商品  相似文献   

5.
城市形象塑造战略新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代国际最新的城市管理理论 ,已将城市形象塑造和维护视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城市形象既是现代城市管理水平高低的直观标志 ,又是城市新管理战略所追求的综合性目标。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形象整饰、城市形象传播等城市形象塑造战略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孙鹏 《甘肃社会科学》2006,56(2):165-167
传统的"二层的民事法律行为论"仅以效果意思和表示行为为规制对象,将效果意思形成前的诸因素排斥在法律评价之外,不利于表意人保护并有违正义与衡平.加藤雅信教授的"三层的民事法律行为论"将民事法律行为归结为表示行为--效果意思--深层意思的三层构造,非常合理地确定了动机、前提事实、行为基础等深层意思内容对法律行为之影响力,不仅有效地克服了"二层的民事法律行为论"之理论缺陷,而且极大地发展了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论特别是意思表示瑕疵理论,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所谓城市公益设施是指:政府为了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在城市范围内修建的公共建筑,是现代化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如果说城市公益设施建设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综合性反映,那么管理则反映一个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市民的素质。目前,公益设施存在诸多问题且亟待解决。一、公益设施问题的多样性1.建设和管理的经费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公益设施建设关系到人民对政府贡献率的评价,因而政府在公益设施的建设上倾注了更多的精力,但公益设施建设和管理须支付高额的建设费和管理费,因此往往是建设时心情豪迈而管理时心情沉重,景德镇是一个市区人口只有40多万…  相似文献   

8.
城市形象是支撑城市生存,竞争和发展的巨大动力和无形资产,它体现着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发达水平,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体现着城市政府的管理能力和绩效,展示着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在城市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陆城市尤其是西部城市面临着大开发,城市化水平的步伐加快,这些城市如何发展,是照搬其它城市的模式,还是走自己的道路,这就需要很好的城市形象战略作指导。形象建设是内陆城市发展新阶段的呼唤。一、内陆城市形象战略理论(一)内陆城市与内陆城市形象。内陆城市则是指那些远离海岸的城市,我们这里…  相似文献   

9.
城市文化: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 ,又是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更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 ,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等等 ,都十分重要。根据常德的实践 ,我认为城市文化建设对于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样不可忽视。一、城市文化的内涵与意义文化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今天我们所讨论的城市文化 ,主要是指物化在城市建设中的理念或精神产品 ,以及供市民广泛使用的公共文化设施。(一 )文化是城市形象的灵魂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 ,城市形象与城市功能一样 ,越…  相似文献   

10.
张春风 《理论界》2012,(10):177-179
城市形象塑造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文化背景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本文在界定文化管理内涵基础上,探讨城市形象塑造与文化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沈阳市形象调查问卷结果,提出城市形象塑造中运用文化管理对增强城市软实力,提高市民素质、改善政府管理行为等的重要意义。论文提出了文化管理应用于城市形象塑造主体和城市形象塑造过程的应用做法,对城市形象塑造中运用文化管理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包括以整合和设计城市理念体系为出发点,将城市理念具体化为并广泛传播,形成城市形象塑造全员参与的氛围等建议,旨在提高城市形象塑造效果,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交车体广告的表现特征及价值导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书筠 《学术论坛》2012,35(2):145-148
城市公交车体广告以其特有的表现特征受到广告主的青睐,它在穿行城市大街小巷的同时也扮演着城市建设、树立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角色。然而,过快的城市公交车体广告发展,导致广告内容不文明、设计不当的公交车体广告随处可见,这些不恰当的城市流动广告给我们的生活和城市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城市公交车体广告表现的优劣特征及其价值导向体系,以规范城市公交车体广告表现的内容,理顺其价值导向为关键,改善和保障公交媒体积极健康的发展,期待城市公交车体广告能对城市环境、城市形象和城市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文化发展与南京城市形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市形象建设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现代城市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个比较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是都市化的进程导致了城市与区域关系的日益脱离,乃至使得都市化造成了城市形象的千篇一律.这实际上是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忽略了城市文化的二元性特征的结果,城市文化的建设说到底就是使区域特色与都市化进程统一、协调起来的建设.就南京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而言,首先应当注意的是对城市形象二元性特征的分析研究,然后确定城市形象特色的发展方向.当对南京仅用区域文化特色进行描述和研究时,不能不感到捉襟见肘的困窘,无论是六朝遗韵、秦淮风月,还是宁一镇文化圈的概念,都不足以准确地概括和描述南京的城市形象特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6,(9):223-228
城市形象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经济实力、景观环境和人文精神,她是一座城市在发展中不容忽略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许多城市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一个拥有良好形象的城市首先能使自己的市民获得共鸣和价值认同,然后能以这独特的魅力吸引各方目光并最终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南昌是一座拥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城市,通过对南昌已有城市形象传播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并借鉴其他城市形象传播的成功经验,可以探讨构建和传播红色文化特色下的南昌城市形象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4.
胡攀  彭劲松 《西部论坛》2012,22(5):88-94
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关系是紧密的,它们虽然在内涵和外延上各有侧重,但都指向城市之于人的印象和感觉,城市形象是地域文化的外显,地域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内核,二者互为表里.巴渝文化、红岩文化和抗战文化构成了重庆地域文化的主体,对重庆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庆城市形象应该定位为国际时尚都会、抗战记忆名城和山水森林之城,进而塑造起以城市理念形象、城市行为形象和城市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具有重庆特色的城市形象体系.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产业对城市形象构建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意力经济时代,城市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公众注意力的争夺,城市的发展也日益注重城市形象的经营,因而城市形象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加重要、也更加实际的意义。城市文化构成城市形象的主要内涵,城市形象的塑造中,文化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可在城市形象中注入城市文化的内涵。文化产业主要是通过文化产业活动的开展、文化产品的开发、文化设施的建设三方面来影响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形象工程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弘扬、塑造文化的过程。城市形象工程应突出城市文化形象建设,而城市文化形象又是城市形象建设的核心。兰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是东西方文化进行交流的桥梁。塑造其城市文化形象意义重大。一、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基本内涵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城市文化形象就是人们对城市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构成的城市文化氛围的特有印象。它渗透于城市软硬件建设的全过程中,体现出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的兰州水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清两代,兰州作为河陇地区政治军事重心及地区性贸易中心市场的作用已十分重要,城市及郊县人口较唐宋金元以来有了显著发展。据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统计,兰州所辖三县有户1989,口7259;北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兰州所辖一县,仅有户395,口981;经明至清中前期的经营发展,嘉庆二十五年,兰州府属六县人口达二百余万;咸同后虽然整个西北社会经济破败衰退,但兰州城关及皋兰四乡在册户口仍有15万1千余人。 无疑,近现代大工业城市的发展,解决用水问题至关重要。但对大工业发展之前的封建城市来说,水利亦非无足轻重,因为它至少第一:须解决市民用水。平时尚且不论,战时无水城即不守,自是常识;第二,须解决郊县粮食及园艺用水。特别是后者,更为重要。任何城市的发展与市郊经济的发展互为依存,如果考虑到昔时西北粮运困难及兰州处内陆腹地而少雨多旱,水利的发展对兰州城市的发展就更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将明清两代兰州水利发展作为一个统一的历史阶段来考查,对于认识这个城市在明清两代的发展也应是一个不可缺少方面。  相似文献   

18.
旅游城市形象是地区旅游发展的灵魂和品牌标识,是影响游客旅游消费决策、是否愿意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参考。从某种程度上说,旅游城市形象就是城市的无形资产和巨大财富。桂林在加快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其旅游城市形象国际传播,提高桂林旅游业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然而,桂林旅游城市形象塑造上,还存在着形象特点不够突出、旅游城市形象立意单一的问题。旅游城市形象国际传播上,则存在着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对外宣传渠道缺乏多样化、对外传播内容缺乏新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桂林应通过多举措,加强旅游城市形象的对外宣传推广,包括政府明确桂林旅游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战略意义、巧妙用好各类平台做好国际传播、创意传播桂林旅游文化特色、利用大型旅游活动加强线下宣传、加强国际城市间交流和注重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供给等。  相似文献   

19.
蒯大申 《社会科学》2004,(7):115-120
国际大都市的形成固然要有经济优势、区位优势、城市规模、基础设施等条件 ,但也不能忽视文化条件的重要作用。就城市功能而言 ,国际大都市不但要有高度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国际经济服务功能 ,还须拥有高度现代化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功能。就国际联系而言 ,国际大都市不但是资本和信息、技术、商品的集散中心 ,而且也是国际间科技、教育、文化的交流中心。就城市形象而言 ,国际大都市不但应拥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 ,而且还应拥有高素质的市民、高品位的生活质量、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鲜明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东岳论丛》2017,(1):25-34
随着城市功能由生产型城市向消费型城市转型,生活文化设施在当代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以场景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对丽江大研古城酒吧、中关村创业大街咖啡厅、景德镇创意市集草根类文化设施的价值和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草根类生活文化设施由民间自发形成,与社区生活联系紧密,市民参与度高,时尚,富有活力,是激发城市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生活文化设施只有依托特定的文化空间环境,与多样性的文化实践活动、多种类型人群的互动整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场景”,并通过“场景”展示出来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吸引力,才能发挥独特的效用。本文以社区、生活文化设施、多样性人群、文化实践和价值观五个维度,分析中关村创业大街、景德镇创意市集如何通过整合当地资源,分别形成了以互联网为核心,以吸引网络人才为重点和以陶瓷创意设计为主体、以吸引陶瓷创意人才为重点的各具魅力的“场景”。本文还探讨了场景理论的特点和价值,提出场景理论中国化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