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卫生服务购买的实质是购买与提供分离,按绩效付款。近年来,国内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实践发展迅速。从购买操作来看,主要有卫生服务券模式、内部合同模式和合同外包模式三种类型。重庆、潍坊、合肥、苏州、无锡五个典型地区实践表明,无论对于公众、政府还是社区卫生组织,三种购买模式都有明显的成效改进。由于卫生服务购买是一项复杂的安排,政府购买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要改进卫生服务购买的成效,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购买方式和服务提供者,合理定价与补偿,强化考核与监管,适当引进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实践.与其他备受关注的民营化领域相比,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受到的关注较少.目前,国外关于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有限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政府购买的原因、购买的形式、政府购买的内容、购买的成效、政府合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上.总的来看,这些对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研究明显落后于实践发展.在未来,需要加强对政府购买形式、购买成效、合同管理能力、绩效考核、政府监管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方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实践的发展,购买成效如何、购买效果如何得到保证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现行评估模式停留于政府直接供给模式下对服务商单一主体服务质量的“事后”评估,尚难实现购买机制下对地方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的完整评价。从地方政府购买全流程出发,综合考量多重委托代理下“购买者—生产者—接受者”三元主体的绩效感知与表现,通过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及德尔菲法构建全流程、多主体的地方政府购买法律援助服务评估模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和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的S省购买绩效评估结果显示:地方政府购买总体绩效尚可,呈现“基本动作”规范、“自选动作”有待加强的特点;通过“政府购买”能够实现较好的服务过程绩效、服务回应性和社会效益,但服务满意有限;地方政府的购买绩效不足为主要薄弱环节;“充分竞争”不是绩效实现的必要条件。完善购买方案、促进购买价格与市场接轨为绩效改进的首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政府垄断服务供给模式的弊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政府购买服务得以迅速发展。上海市在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的过程中,形成了政府购买岗位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减轻了财政压力,激发了工作热情,但也存在着热情过高、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为此,需要从理性审视绩效和加强制度建设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5.
政府购买社区托幼“保育照护”服务是减轻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增加社区托幼服务供给、发挥社会组织活力、提高政府效率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国在此方面已经逐渐加以重视,但在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托幼“保育照护”服务方面仍很薄弱。这不仅影响了社区托幼服务的供给,也制约了社会组织的功能发挥。文章分析了社区托幼“保育照护”服务和政府对其购买的重要性,以及政府购买社区托幼“保育照护”服务的体系构建包括服务购买者、服务提供者和服务监督者,但政府购买行为也存在政府责任缺失、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善、服务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优化政府购买该项服务的有效性,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监督机构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教育服务合同是在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日益盛行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合同现象,是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凭证。而对教育服务合同的有效管理则是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也直接关乎到公众的公共利益和政府的合法性。教育服务合同管理有其内在的逻辑,它的兴起和发展意味着政府权威管理模式日渐式微,政府合同管理模式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和深入实践。委托代理理论为教育服务合同的管理提供了新的解释路径。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合同的有效管理需要培育和坚守契约伦理,重塑公共教育管理者的公共行政精神;健全和完善教育服务合同管理过程,规避合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发展和提升政府的教育服务合同文本管理和关系管理的能力,使政府成为一个"精明的买主",进而更好地实现为公众做一个好交易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政府投资建设领域公共权力委托—代理运行失灵、项目的绩效难以估价等造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低效率。而在项目委托管理新模式下 ,政府购买的是项目管理公司的服务和管理才能 ,政府和项目管理公司之间是一种合同契约关系 ,政府主要是对市场经济环境进行宏观管理 ,提高项目投资决策水平 ,而不直接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及管理。  相似文献   

8.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是促进养老服务专业、高效、灵活供给的重要形式,深受地方政府青睐。但养老服务购买合同中,政府同时充当了购买人与监管人,引发养老服务购买实践中的角色冲突。当政府角色冲突未能及时化解时将产生责任风险,包括普遍性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独具养老服务特色的合同缔结、履行和违约风险,以及购买人行政优益权滥用风险。风险治理需要凝结创新思维,引入“双阶理论”区分不同阶段政府角色的不同性质,阐明政府在不同阶段的公私法责任,协调角色冲突。针对政府承担的公私法责任风险,分别提出控制型和绩效型问责模式,以化解此责任风险。  相似文献   

9.
在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业已成为普遍性共识,并成为政府的政策实践。目前,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转型期,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公民社会发育有待成熟,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着大量的体制、机制与技术等方面的现实困境。因此,完善与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践进程,亟需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责任、加大制度供给力度、壮大文化社会力量、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政府合同治理的风险分析:委托-代理理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融入了更多市场精神的治理工具,合同制被当代政府在公共服务中广泛运用,其目的在于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然而,政府合同治理并非万能.由于存在着信息非对称、信息不完全、机会主义和合同内在不完备等因素,以及合同的市场化逻辑与政府的公共属性之间存在必然冲突,政府合同治理将产生一系列委托-代理风险问题.理性思考如何应对政府合同治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对于提高政府治理的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