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石油资源权力是沙特在国际社会中权力地位的主要来源和重要基础.沙特在全球石油贸易与权力格局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发挥着全球石油供应浮动国、机动国的角色,对于全球石油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海合会与欧佩克使沙特在全球石油领域中的影响力呈现出放大效应,新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G20进一步提升了沙特在全球石油贸易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然而,石油美元体系的存在凸显了沙特在全球石油贸易治理中的关键地位与主要困境.  相似文献   

2.
试论“石油美元体制”对美国在中东利益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石油为基础、以美元为标的的“石油美元体制”是美国实现全球霸权目标中除了借助军事手段外的最为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它为美国实现在中东乃至全球的利益提供了极为有效的金融支持。进入21世纪以来,美元的走低伴随着欧元的趋强,导致美国对石油美元控制能力的削弱,动摇了“石油美元体制”的根基,这必然会影响美国在中东乃至全球的根本利益。美国能否控制“石油美元体制”危机的蔓延,人们将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经济的严峻竞争形势下,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生存能力,保持竞争力,必须增强学习能力。文章以学习型组织为切入点,就如何建设具有石油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石油为基础、以美元为标的的"石油美元体制"是美国实现全球霸权目标中除了借助军事手段外的最为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它为美国实现在中东乃至全球的利益提供了极为有效的金融支持.进入21世纪以来,美元的走低伴随着欧元的趋强,导致美国对石油美元控制能力的削弱,动摇了"石油美元体制"的根基,这必然会影响美国在中东乃至全球的根本利益.美国能否控制"石油美元体制"危机的蔓延,人们将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油价只闻“涨声”不闻“跌声”,成为了广大“有车一族”最为关注的事情。作为当代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石油在世界能源总消费量中占37%左右。伴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各国对能源需求急增,导致国际油价急剧攀升。日前,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突破了每桶70美元的心理关口。在国际油价不断上涨的背景下,我国的能源危机问题日益严重。我国石油资源有限,目前解决石油  相似文献   

6.
长久以来,人们期盼着能找到一种"石油植物",像稻米的春种秋收一样,春播绿草,秋收石油,以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地里能种出"石油"?这个在以前被认为是痴人说梦的问题正在一步步从梦想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7.
今年开始,大型石油公司热衷于在美国各大校园里广纳贤才,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一些小公司也是如此。这对于石油工程专业和地质专业的学生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契机(要知道在最近几年,由于这一领域的持续低迷状态,许多综合性大学甚至取消了相关专业)。据相关调查,去年秋季石油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工资较前一年上涨了6%,达到所有专业中工资上涨幅度的最高水平。他们的求贤若渴并非是故作声势。首先,不断飚升的石油价格刺激了石油天然气公司对剩余资源尽可能地进行开发,而做到这一  相似文献   

8.
白晨曦 《城市》2008,(12):34-35
2007年10月27日,全球石油峰值研究会主席谢尔·阿列克列特在第2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的演讲中指出,到2015年左右.全球石油产量将达到峰值,石油的“辉煌时代”即将过去,人类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善能源利用结构、考虑可替代的能源战略。  相似文献   

9.
辣姜 《公关世界》2010,(1):60-60
历史仿佛总是在冥冥之中,有着惊人相似的轮回.去年的这个时候,那只被称之为“次贷”的美国蝴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海啸,而就在全球经济慢慢地走向回暖的这个冬天,人们意念中总是靠滚滚而来的石油美元堆积起来的富邦迪拜,却发出了590亿美元拖欠还贷的惊异叫声.  相似文献   

10.
曾月郁 《老年人》2003,(11):10-11
石油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口粮”,在国家资源安全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早在10年前就从石油输出国变为石油进口国了,而且需求量呈现逐年大幅上升的态势。2002年,我国平均每天的石油消耗量为536万桶,已超过日均消耗534万桶的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业内人士称,目前我国原油年产量不过1.64亿吨,产销缺口极大,到2005年将达9500万吨,2010年将超过1.37亿吨,21世纪中国石油需求的大头将依赖进口。面对国内石油供应短缺的严峻形势,我国在加紧寻找开发国内大油田的同时,采取了主动面向海外开掘石油进口渠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油价只闻"涨声"不闻"跌声",成为了广大"有车一族"最为关注的事情.作为当代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石油在世界能源总消费量中占37%左右.伴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各国对能源需求急增,导致国际油价急剧攀升.日前,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突破了每桶70美元的心理关口.  相似文献   

12.
今年国际市场怪象叠出,2008年首个交易日先是石油期货“破百”,接着大豆期货价格创下34年来的历史新高,在国际粮价高歌声中,3月份1个月内大米涨价2~3倍,引起全球恐慌,部分国家和地区社会动荡,这究竟是来自一股什么样的“神力”搅动全球市场,引发全球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  相似文献   

13.
石油需求在中国能源发展中以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方式增长.中国的石油外交也成为新世纪中国外交的主旋律.中东石油在中国海外油源中占有特殊地位,中国非常重视发展与中东产油国的能源合作关系.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驱动国家互动的最基本要素,中国石油外交最重要的考量亦是国家利益,中国对中东产油国的石油外交具有政治与经济利益相辅相成、互动互利的特点.石油对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极为重要,"石油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由此凸现了石油外交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白晨曦 《城市》2008,(12):34-35
2007年10月27日,全球石油峰值研究会主席谢尔·阿列克列特在第2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的演讲中指出,到2015年左右,全球石油产量将达到峰值,石油的"辉煌时代"即将过去,人类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善能源利用结构、考虑可替代的能源战略.为此各主要能源消费国纷纷调整并制定了一系列国家能源政策,如欧盟的新能源战略、绿色能源战略,美国的新能源战略等,而其核心内容都是提倡简约型的能源消费理念.这些现象表明,"后半桶石油时代"正向人类走来.  相似文献   

15.
今日巴林     
巴林国独立20多年来,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1993年经济增长率约为5%。巴林这个石油储量仅13亿桶的海湾小国,何以能在海湾、中东地区乃至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衰退中保持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呢?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巴林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正是根据本国国情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扬长避短,走出了一条经济来源多样化的发展道路,使它在石油富国之林中丝毫不见逊色。  相似文献   

16.
石油需求在中国能源发展中以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方式增长。中国的石油外交也成为新世纪中国外交的主旋律。中东石油在中国海外油源中占有特殊地位,中国非常重视发展与中东产油国的能源合作关系。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驱动国家互动的最基本要素,中国石油外交最重要的考量亦是国家利益,中国对中东产油国的石油外交具有政治与经济利益相辅相成、互动互利的特点。石油对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极为重要,“石油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由此凸现了石油外交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石油等价格上涨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常规能源的使用受到了挑战,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小水电、地热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技术等层面上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18.
1月12日,正在北京访问的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长艾亚尔在北京宣布,中印两国已经签署了“加强石油与天然气合作”的5个备忘录,这是被媒体称为“印度和中国锁定能源合作、避免冲突的关键一步”。文件的签署表明,中印这两个能源消费大国正由竞争转向合作,而且合作已不是权宜之计,而将成为一种战略性的制度化合作机制。中印能源竞争遍布全球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印在能源方面的处境大致相同。印度国内的石油资源十分有限,属于贫油国。印度目前所探明的石油储量只有16.6亿吨,仅占到全球石油储量的0.5%。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  相似文献   

19.
享受了近1个世纪石油所带来的便利,以目前全球发现的石油蕴藏量估计,在需求量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大约再过40年,地球的石油将被全部耗尽.石油危机迫使人类更积极地寻找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或取之不尽的洁净能源,譬如风力、潮汐、太阳能等.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球石油工业的热点问题不是关于中东,而是关于中国.中国将对世界石油市场产生多大的冲击?中国对能源供应的需求是否将引发地缘政治冲突?是否将促使美国与不仅为其沃尔玛提供大量商品,而且还是其第二大债权国的中国相互竞争?去年超负荷的石油需求增长令全球石油工业猝不及防。受全球经济增长速度高达5%的刺激,全球石油消耗增长量高达250万桶/日,比1994至2003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高出一倍。大约50万桶/日的需求增长源于美国市场,而且主要是加油站的需求。但是,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达93万桶/日,几乎占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总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