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综合院校舞蹈编导教学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院校的舞蹈编导教学中,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生的起点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因材施教,应善于从编导教学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应把舞蹈编导教学方法放在具有科学意义的一个过程之间去做,使之完善、规范,并将舞蹈编导教学上升到一个学术层面,形成综合院校舞蹈编导教学的方法论.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更好地推进综合院校舞蹈编导的教学,使学生在非艺术院校中也能学到和掌握非常好的编舞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古至今,不同的舞蹈音乐,会带来不同的舞蹈表演效果。舞蹈音乐的旋律越鲜明、形象、准确,舞蹈编导的才华和舞蹈演员的表演才能,才越能最有效、最准确地表现出来。从一定意义上讲,形象化的舞蹈音乐可以启发编导的想象力,可以帮助编导创作出最准确的舞蹈语汇,所以说音乐为舞蹈之灵魂。  相似文献   

3.
浅谈音乐为舞蹈之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至今,不同的舞蹈音乐,会带来不同的舞蹈表演效果。舞蹈音乐的旋律越鲜明、形象、准确,舞蹈编导的才华和舞蹈演员的表演才能,才越能最有效、最准确地表现出来。从一定意义上讲,形象化的舞蹈音乐可以启发编导的想象力,可以帮助编导创作出最准确的舞蹈语汇,所以说音乐为舞蹈之灵魂。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舞蹈的发展有了重大影响,舞蹈开始了"知识化"。舞蹈是一种综合性艺术,舞蹈编导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支撑难以创造出精品舞蹈,舞者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也不能精准地演绎舞蹈作品。当今的舞蹈艺术家们应当引导社会大众对舞蹈艺术树立更正确的认识,让民众能够给舞蹈艺术一个更高更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艺术创作是属于高级形态的一种精神实践活动。舞蹈艺术创作受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心理的制约,与时代脉搏共振。舞蹈艺术创作教育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全面提高舞蹈编导的学养。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注重理论的连贯性,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舞蹈艺术创作,使舞蹈创作理论知识在创作实践中发挥其主导作用。再次,在创作实践教育中,自己创编的作品的表演,是受教者真实情感的流露表现。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域辽阔,水草肥美。高原特有的自然环境、宗教文化,哺育陶冶着藏族人民的审美心理,形成融合农、牧、宗教三者为一体的藏族民间舞蹈形式。本文从地域文化的特色,外来文化影响、拟兽及图腾崇拜、藏族舞蹈的独特审美意蕴等四个方面来探寻藏族舞蹈风格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以求对藏族舞蹈文化的深层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7.
当传统的民族文化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具有民族瑰宝之称的民族民间舞蹈编舞艺术应如何适应?本文从一名舞蹈演员、舞蹈编导工作者的角度,通过社会调研,从“在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中镶嵌鲜活的现代审美观念”、“在朴素的原生态舞蹈中注入多姿多彩的现代编舞技法”、“经典文化与现代民族民间舞并存”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8.
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以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演绎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群众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新疆回族舞蹈艺术在绿洲农耕文化的孕育下,形成了特有的回族舞蹈动态元素。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这些舞蹈动态特征,既有可变性的一面,也有不变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授舞蹈技艺,更要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向学生传播舞蹈文化,使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舞蹈艺术启蒙教育的优与劣,取决于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在舞蹈启蒙教育阶段中,成为最主要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启蒙教育产生着深远影响,所以,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舞蹈的创作过程是舞蹈编导的一次心理历程。这个创作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舞蹈音乐的创作,二是舞蹈动作的创作。舞蹈动作的编排一方面是创作动作,它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外形上的"形象化";另一方面是到达"形象化"的内心劳动,而其中内心的劳动又是舞蹈作品的创作基石。  相似文献   

12.
钢琴伴奏作为舞蹈教师、编导的第一助手 ,它不仅与教学以及舞蹈艺术的舞台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还在舞蹈的各个阶段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具有高度音乐水平的现代舞蹈艺术 ,却又向舞蹈钢琴伴奏提出了严肃的专业要求。钢琴伴奏者既要综合掌握相应的演奏手法和技能 ,还要认真去理解舞蹈艺术的属性和特点 ,以及音乐和舞蹈表现相互关系的规律 ,努力提高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3.
即兴舞在舞蹈编创中的重要性表现在五个方面:灵敏的思维有助于创造鲜明的舞蹈形象;肢体的开发有助于打造新颖的动作;乐感的加强有助于想象力的提高;尽情的舞蹈有助于启发瞬间的灵感;舞出自我有助于增强舞蹈编创的自信心。通过即兴舞的训练可以提高舞蹈者的综合素质,使其了解舞蹈编导技法,增强编舞的自信心,创作出更多、更新、更好的舞蹈作品。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明史,舞蹈艺术也在不断地完善、发展、创新。它的发展过程有着鲜明的时间性(时代)与空间性(地域)。纵观各个朝代舞蹈艺术的发展,各阶段都有着很强的时间关联,即线性的时间链条;另一方面,横看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就决定了舞蹈内容的丰富与多样,又具有地域空间的多维性。  相似文献   

15.
地域文化对于舞蹈创作具有重大影响,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富于创新,舞蹈艺术才能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6.
周宏 《延边大学学报》2014,(1):143-144,F0003
基于对舞蹈审美个性的思考,具体分析舞蹈创作中审美个性的特征,可以从舞蹈形象和舞蹈语言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出舞蹈个性化的表现手段。通过对具体作品的举例与分析,可以阐述出舞蹈的个性化审美内涵,即体现一定审美需求和渗透一定审美意识的舞蹈形象和舞蹈语言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总和,它是编导创作特性的表达,也是编导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它构成了舞蹈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是舞蹈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社会舞蹈在经济迅速崛起及与世界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纷繁多彩的多元化趋势,但在形式与内涵不断丰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传统舞蹈民族属性逐渐淡化的趋势和传承断裂错位的危机,只有实现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理性共融,社会舞蹈的民族特色才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及改革发展的前景。着重强调综合院校舞蹈教学要突出师范性,要密切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工科院校开展舞蹈艺术教育存在的受众面窄、审美难度高等问题,结合教学实践,认为舞蹈教学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采用文理交融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物理学原理、逻辑推理和实践体验渗透舞蹈教学,并总结出情境法、引导法和互动法,以期更好地促进舞蹈理论课程的授课效果,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把民族文化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民间舞蹈是高职院校形体训练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把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质,发展形象思维,增强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作为是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清楚地体会到民族民间舞蹈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形体动态的传授过程,同时也是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授过程,课堂上不仅是一种肢体动作的学习,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非语言文字的人体动态文化的学习.,因此,我们把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并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服饰等各个方面:赋予民间舞蹈教学更深厚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艺术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