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中美分歧的深层原因:以政治文化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17-22
中美关系中的差异行为可以从政治文化包含的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观这三个层次寻找原因。从意识形态层次看,中美两国对共产主义的不同认知,反映在两国关系中,存在着世界多极化与单极化之争以及对国际制度和国际组织态度的分歧;从政治心理层次看,"中国例外论"和"美国例外论"的根本差异导致两国对世界的认识、对国际组织的看法也有不同;从政治价值观层次看,民主是否能够带来和平成为两国争议、分歧和差异的深层原因;中美两国在人权问题的分歧成为损害两国关系的"暗礁"。  相似文献   

2.
能源是中美两国具有共同挑战和共同利益的重要合作领域,能源合作已逐渐成为影响中美关系走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能源和气候变化成为奥巴马政府内外政策中仅次于推动美国经济尽快复苏的优先议题,同时能源和气候变化也成为中美关系的支柱之一,并对中美关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中关能源合作现状及奥巴马政府能源新政的基础上,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提出了中关能源合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美关系六十年的影响因素及其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经历了对抗僵持、战略合作、调整适应及深化合作四个阶段.中美关系如此复杂的原因,主要是一直爱国际政治格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台湾问题等因素的困扰.透析中美六十年的交往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两国是可以实现求同存异、互利双赢的.六十年的交往史为妥善处理中芙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启示.为了推动中美关系的持续发展,双方都必须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健全协商机制,凝聚共识,妥善解决分歧.其中,中国应当进一步增强战略自主性,关注美国国内因素对中美关系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于权利主体--“人”的不同理解是导致中美人权观分歧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权注重人是社会人的本质属性,主张个人作为社会的“单元”形态存在,个人权利受到具体社会形态的影响和制约。美国人权则注重人是自然人的本质属性,主张个人作为社会的“单独”形态存在,个人权利不受具体社会形态的影响和制约。主体解析差异导致中美两国在人权问题相关范畴上长达数十年的争论,影响了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文史哲》2014,(6)
中外学术界在研究中美关系史时,一直强调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与历史背景的不同,侧重中美之间的冲突、对抗以及分歧。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及视野,"共享的历史"方法则是强调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共同的历史经历和旅程在中美关系史中的重要意义。用"共享的历史"方法来重新检视中美关系史,可能是学术上的重大突破,让我们得以在研究中美关系方面另辟蹊径,可以读到一部见解独到的全新的中美关系史。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美两国在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下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在双边、地区,以及全球重大问题上加强沟通与协调,中美关系的各层次和领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已呈现纵向分层、横向多元、纵横交叉、开放包容的立体化发展格局。展望未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中美两国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新型大国关系,保持战略耐心,加强战略对话,有效管控分歧,用不断取得的现实成果为两国的关系发展夯实基础、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金融危机前中关两国贸易总量变化和商品结构状况入手,指出长久以来中美贸易模式存在着贸易失衡、互补与摩擦共存、中对关依赖性强等特点.并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对中关贸易的具体影响对中美贸易模式进行了反思.认为当前中美失衡的贸易模式主要取决于美国的产业转移、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战略及两国储蓄率和消费支出的差异.最后对中国如何转变中关贸易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克林顿总统推动美中关系走向建设性战略伙伴冷战结束后如何处理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处理各自的双边关系和国际关系中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问题。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中美关系出现曲折,美国对中国实行了制裁和遏制政策,克林顿1993年入主白宫后,逐步调整美中战略关系。自1993年11月起,中美两国主要领导人多次会晤,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逐步取得了共识,指导中美两国关系逐步走了改善与发展的道路。1993年11月19日在西雅图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克林顿总统首次会晤了江泽民主席。双方认为,“处理中美关系应该放在世界范围内来看,…  相似文献   

9.
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大国,两国在现实的国际战略中有许多利益交汇点,因而旨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历史文化传统、国际战略取向等许多方面又都存在着根本性差异,尤其是美国对于中国的崛起抱有极大的戒心,因此中美关系又是当今世界最为动荡不安的双边关系之一。正是中美两国战略上的这些异同决定了中美之间既合作又斗争的现实。  相似文献   

10.
中国崛起,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产生出对美国的挑战力量。对于中美关系而言,中国崛起导致中美两国深度的相互依存,中国成为美国的"利益攸关者"而不是"威胁者",所谓"中国威胁论"是建立在谬误基础上的。中美关系要想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美国对台军售、双方政治制度分歧和战略互疑三大问题。美国是一个正在衰退的超级大国,中国则是一个实力不断增强但却有软肋的大国,两国内在的问题决定今后的中美关系是并存与合作。中美两国合则双赢,斗则双输。中国崛起应以美国为鉴,在全球事务中争当老大是有责任和成本的,而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盈满则亏。  相似文献   

11.
李枏 《云梦学刊》2023,(1):37-46
自拜登执政以来,美国一直延续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对台政策,将台湾问题置于“中美全球战略竞争”的大框架下,掏空“一个中国”政策。拜登政府在积极发展美台双边关系的同时,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并积极为台湾地区拓展“国际空间”,使其尽可能加入国际多边机制。不仅如此,美国国内政治也在严重干扰中美关系,加剧台海局势升温,台海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在加大。一旦中美两国无法建立有效管控分歧的机制,台湾问题将随时成为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能源消耗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国,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有着较强的合作动力,双方在节能减排、能源安全、应对金融危机和推动联合国多边气候谈判问题上都有着一致的利益.同时,中美气候合作也存在一些分歧和障碍,弥合分歧、拓展合作应该成为两国共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仇华飞 《社会科学》2002,65(3):24-28
文章认为 ,1 972年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问中国 ,打开中美两国关系大门 ,这是美国对外战略实施重大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 1 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并宣布同台湾断交 ,废除美台条约 ,撤出美驻台军队。中美关系正常化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建交后两国关系经常出现波折 ,但每到紧要关头 ,两国领导人都能从大局出发 ,维护中美关系发展。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 ,中美两国保持战略协作关系 ,对推动世界和地区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中关两国互动的地缘政治、互动的地缘经济、互动的地缘文明关系,以及新世纪中关关系的发展前景,指出中美两国需要在疑虑中加强相互信任、在摩擦中加强相互合作,双方需要共同努力,全面推进建设性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建交初期,中关关系在全面展开的同时,也不断地遇到摩擦和阻力,一度面临危机,使得刚刚启动的中关关系陷入了令人担忧的境地.邓小平在稳定和促进建交初期中美关系方面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建交之初,邓小平访美增进了两国间的相互了解,进一步巩固了两国关系的战略基础,促进了两国合作关系的发展;在中关关系面临危机时,邓小平力挽狂澜,从中美关系的大局出发,促进了两国间矛盾和危机的缓解,稳定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势头;日趋成熟的邓小平外交思想对这一时期中国开展对美外交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非传统安全在国际社会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现阶段讨论最多的就是石油(能源)问题。作为中美关系议程中的重要内容,石油(能源)问题展现出更多的政治意味,孕育着中美之间更多的摩擦和必要的合作。在石油(能源)博弈中,美国充当设题方,中国基本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石油(能源)问题折射出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议题相互交织困扰着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传统安全范式下的政治考量和两国对非传统安全的认知差异,共同制约着两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内的合作与对话。因此,非传统安全对中美关系的推进与改善作用是有限的,它的凸现预示着中美间更多的挑战和更大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阶段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发展变化历史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美关系宕起伏的原因,指出了中美关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分歧及其根源,并从中美两国间的共同利益出发,论述了双边关系战略基础的构成要素以及重新构建这种战略基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了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可供借鉴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台湾问题是中美两国间最敏感、最关键的部分。台湾问题涉及到中美双方的利益 ,中美关系能否顺利发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中美两国关系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问题解决的好坏。中美两国在许多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 ,美国应严格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不应再在台湾问题上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相似文献   

19.
中美关系的"必读之书"--评蓝普顿力作《同床异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床异梦》多角度、全方位地考察了冷战后十余年间中美之间的互动,并就如何在新世纪更有成效地处理中美关系提出了政策建议。该书以其丰富的资料、独特的取材、客观的立场为中美两国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理解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被誉为理解中美关系的“必读之书”。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的观点看中美关系发展趋势张仲礼,黄仁伟自中美在1844年签订了两国之间第二个条约即《望厦条约》以来,中美关系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过程。在这150余年的时间里,中美两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世界也已经今非昔比。在这段历史长河中,美国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