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广义的符号学视域,可以认为电子游戏写实发生在写生现实表相的语义学维度与写生现实运作机制的语法学维度。以上述二分法为前提,本文考察了现实模拟游戏与现实主义游戏写实的问题。现实模拟游戏从整体上写实,但它制造的“现实感”只是以有限的“游戏现实”模拟无限的自然与社会现实后生发出的虚假经验。现实主义游戏调用了现实的社会关系,它不仅写生主客观的现实,更强调对现实的政治性介入,但由于游戏性与现实批判性之间未能调和的分歧,其介入的效果常受质疑。有鉴于此,我国游戏业亟需探索合理的现实主义游戏表达方案。  相似文献   

2.
利奥塔认为,语言游戏是多样的,而现代社会在向离散状态过渡。语言游戏的多样性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人们交往方式的多样化和社会关系的多样化。传统的合法化方式如解放的神话和知识英雄的神话都已破产。在现代,如果把科学话语的模式看作政治游戏和社会关系合法化的模式,那么,这将导致恐怖。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偷菜游戏为例,从游戏理论角度分析了成人网上游戏的动因,并通过对关于偷菜游戏报道的抽样分析(从8210篇中抽出175篇)、对10位玩家的20次深度访谈,得出成人参与网上游戏的若干社会心理因素。作者认为,游戏的本质在于交流、欢娱和虚拟的自我实现。在长期的媒介接触中,新一代人使用传媒之时通常具备三种能力:技术的能力、分析的能力和诠释的能力。游戏玩家在长期的媒介使用中,发展出使用媒体的技能,拥有新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利奥塔的政治哲学从维特根斯坦的反本体论、反形而上学的多元化语言哲学观出发,对于指令性的话语进行了语用学的分析,否认指令性话语是推论性的,认为它是多元的。根据对指令话语的这种理解,他认为,社会公正也是一种指令性的话语,就是“你必须公正”,而公正是无内容、无标准、无法定义的,它只有使人承担义务的功能。“你必须公正”的指令,如同康德的绝对的道德命令,是没有发出命令的人的。传统的和现代的极权主义就是试图通过解放的叙事和神话叙事使某个主体成为发出指令的权威。  相似文献   

5.
6.
臧要科 《兰州学刊》2005,(3):86-87,62
以伽达默尔的游戏概念观之,魏晋清谈是一种充满艺术气质的严肃的学术社交活动,是一种语言游戏,魏晋士人在这种基于"问-答"结构的语言游戏中探讨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追求不同于儒家价值和真理的另一种价值和真理.  相似文献   

7.
在文化学视野下,儿童游戏被看作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儿童早期社会文化学习的基本途径。儿童游戏文化的核心元素是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体现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等之中。游戏是儿童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儿童的文化就是游戏的文化,游戏的文化也是儿童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8.
重估审美游戏论与语言游戏论的诗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游戏论与语言游戏论,是对艺术的生命表现价值的本真认识,但是,游戏论本身所具有的消解社会功能价值的意图,导致人们对艺术游戏观念持否定态度。其实,艺术的教谕功能与艺术的游戏功能之间,并非截然对立,只要重视艺术的生命表现价值与艺术的创作自由本质,就会对审美游戏论与语言游戏论形成正确理解,因此,重估审美游戏论与语言游戏论的诗学意义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施有效的游戏产业政策,发展多层次的游戏人才培养体系,韩国游戏产业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迅猛发展,国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贸易顺差逐年递增,成为世界第二大网络游戏输出国.近年来,中国游戏产业发展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增加,但由于游戏产业相关的政策和立法尚未健全,游戏人才培养机构不够完善,人才供给不足,制约了中国游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中韩两国游戏产业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合作,中韩自贸区谈判推进为两国游戏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注重健康游戏文化的建设,奠定游戏产业发展的思想基础,制定把游戏产业“蛋糕”做大的双赢策略,有助于两国游戏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谜语     
《快乐青春》2013,(12):52-52
1.不是糕点不是糖,洁白芬芳袋里装,不能吃来不能喝,每天都要把它尝。(打一常用物) (答案)牙膏 2.白白模样四方方,口感滑嫩味道香。(打一食品) (答案)豆腐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园游戏课程中,我们采取“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养模式,既体现了儿童游戏的自由意识,又体现了儿童活动的规则意识。 表演游戏是幼儿体验和表现社会化的游戏,也是游戏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还是以角色扮演为形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创造性游戏,独立性、自主性、社会性、象征性是角色游戏本质特征的具体表现。在表演游戏中,以它独特的具有游戏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从表演游戏的内容来看,它来自语言丰富、优美的文艺作品,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它又不同于故事表演,是幼儿的主动活动,幼儿可以围绕主题增减故事的对话,发挥创造性,以表演角色的活动为满足,幼儿玩表演游戏只是追求表演的快乐,而不是以表演给别人看为目的,符合其心理、生理的需要,表演游戏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积极的情感和对促进幼儿言语、良好的个性的发展以及美好心灵的塑造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一种将与人生经验有关的内心的幻想世界借助某种异于现实的方式加以模拟的显现活动,具有消遣性、模拟性和超越性。文学在其发生、性质与功能上都带有游戏因素,文学活动与游戏活动在结构上也有相似性。文学中的游戏因素既体现在各种谐音、谐趣、消遣、讥刺、戏仿类的文本中,也体现在文学创作、文学阅读中作家、读者的角色分化与表演中,负载了从文字戏谑、感官娱乐到自我认识与超越等不同层次的社会文化功能。文学中的游戏因素应当是一种有节制的游戏现象,即放纵与严肃、娱乐与责任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3.
论人与游戏的关系在现代哲学论述中的两次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人与游戏的关系在现代哲学论述中的两次转向:第一次是指康德与席勒等人将游戏带入理性驾驭之下的"人玩游戏";第二次是指尼采、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的不受理性支配的"游戏玩人".从人与游戏关系的两次转向中,我们对人的存在和游戏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对伽达默尔“游戏”是“游戏本身在游戏”而非“人在游戏”的观点提出质疑 ,并提出了自己对游戏本质的看法 :所谓游戏对游戏者的主宰是游戏者主动赋予游戏的 ,通过这种转换 ,人象征性地获得了对存在命运的自我把握。因而游戏通过摹仿提供了一个与日常生活不同的世界 ,表达了人对主宰自我命运的渴望  相似文献   

15.
孙慧 《兰州学刊》2011,(8):89-94
人际传播是人类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技术和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使得人际传播的形式和结构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以社交网络为依托的各类网络社交游戏在短时间内发展迅速,其用户总人数和活跃人数与日攀升。文章从传播学的视角,以目前SNS平台上最为火爆的社交游戏“农场游戏”为例,对网络社交游戏参与者的人际传播进行研究。通过自制问卷对网络社交游戏参与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试图探讨网络社交游戏中人际传播模式的特点,并进一步研究网络社交游戏中的人际传播对参与者现实中的人际传播和人际关系的影响。文章还对人际传播方式在新技术和社会结构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舞蹈艺术经历了身体舞蹈向影像舞蹈的发展历程;21世纪,舞蹈艺术又经历了模拟影像舞蹈向数字影像舞蹈、再到游戏舞蹈的嬗变.数字媒体对舞蹈艺术观念、舞蹈创作、舞蹈观赏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影像数字化、游戏自娱性、即时互动性是数字时代舞蹈艺术最显著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网上学习与电子游戏结合起来形成游戏式网上学习,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促使学习者学习更多的知识,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协作学习.要使网上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应对网上学习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学习环境和学习评价等进行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18.
曾勍 《天府新论》2024,(2):150-160
栖居于世,人们总会被分配到角色。在电子角色扮演游戏中,社会分工及社会伦理仍然存在,甚至成为卖点。社会分工、生产或成为更好的自我与游戏似乎关联不大,但为什么这些要素能被“收编”,并成为游戏体验的关键?从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的角度来看,游戏是另一维的现实,其中的后设伦理是现实的延伸。从联机/单机角色扮演游戏的角度来看,后设伦理通过拟态来遮蔽其四维本性,模拟三维时空的变化与发展;通过戏仿加强现实伦理的正反馈,“豁免”其中的负反馈,或是通过刻意剥夺玩家的“豁免”权来对玩家进行询唤。在这三重两类意义上,可以理解游戏中后设伦理的必要性。由此进一步反观现实,意识到“化性起伪”“必也正名”以及“史笔”的力量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戴晓利  李欣 《兰州学刊》2003,(6):193-194
本文探讨了幼儿园游戏教学对幼儿成长尤其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作用。首先分析了目前中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 ;其次 ,结合作者的实际教学实践 ,分析了游戏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游戏教学是把有趣的活动和学习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因此应引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来.通过对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留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实验得出游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并提出若干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