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人类创造文明成果的凝聚,就其本质而言,它体现了人类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存在属性。古往今来,人类通过自身的文化创造活动不断地彰显了文化的创造活力,促进了自身与社会的整体发展。当今时代,文化创造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自身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当今的中国社会,在文化体制变革的过程中,积极促进自身文化创新机制的构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3.
文化创新机制的构建,一方面要营造内部条件:更新文化理念,确立文化创新的理论前提;通过文化整合,形成文化创新路径;立足群众实践,发掘文化创新源泉.另一方面又要营造外部条件:推进政治文明,奠定文化创新的制度保障;建设物质文明,夯实文化创新的物质基础.通过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构建出高效的文化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一个地区人们创造力的高低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速度。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东北地区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文化。东北地域文化虽具有许多很有价值的精神,但其重经验轻理性的少数民族文化、封闭保守的移民文化、贬抑个性的殖民文化、“官本位”为主的体制文化等方面,限制了东北人创造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认识论对中华民族创造力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对一个民族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认识论在某些方面对民族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在自然界未被当作独立的认识对象严重影响了民族创造力的发挥 ;内敛式的认识方法削弱了思维力 ;认识来源的局限性导致缺乏创造所需的探索精神 ;对物质利益的否定导致创造动力的缺乏四个方面。为了提高民族的创造力 ,要在深刻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扬弃并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文化力正成为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和构成要素,推动文化中心建设也成为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中心研究正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价值。我国关于文化中心的研究,更多是围绕文化中心建设的地方实践展开,对文化中心的形成机制还缺乏更深入的研究。文化中心是基于文化变迁的内在机制所呈现出的文化空间形态,对文化存在的历史过程和空间关系的梳理可以看出,文化中心是文化创新与文化集聚两种机制共同推动的结果。必须从这种深层机制出发,为文化中心建设寻找到根本层面的支撑点和更富实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支持来推动知识和技术创新,是目前我国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过程中问题的实质。本文对企业化科研机构运作机制的建构进行了分析与论述,试图建构既摆脱计划体制弊端,又避免陷入市场体制陷阱,市场拉动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企业化科研机构运作机制,来推动科研机构知识和技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提高文化创造力——广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特征,提炼和总结了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了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树立文化兴国战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尊重客观规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良性发展;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梯度开发和重点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创新文化的基本模式与创新文化的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新文化主要是指对创新活动具有牵引、导向作用的文化。根据创新文化通过对创新主体的影响而在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不同作用 ,参照对现有各国创新文化的初步分析 ,创新文化大致可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对我国创新文化建设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地方文化符号研究有利于地方特色文化的充分发掘、建设与有效传播。本文借助洛特曼文化符号圈理论对地方文化符号进行系统性建构,认为地方文化符号系统可由符号圈"中心"、中间区域、边缘和界限构成一个统一体,整个系统依靠自我创新、位移创新、互动创新三种创新机制进行创新性运作。 相似文献
12.
文化强国梦要有一个强大的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又需要公共服务与之匹配。文化强国梦的公共服务经济逻辑在于,公共服务一方面为文化产业的需求培育、需求释放、需求升级提供需求动力;另一方面为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人才资源优化配置、资本技术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供给动力,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文化强国梦。实现中国文化强国梦,必须实现公共服务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匹配和供给匹配,构筑一个以需求为导向、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14.
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经济兴起带来企业管理的深刻变革。企业经营理念由注重商品和资本转向注重人的知识创造力 ;企业竞争由产品竞争转向整体素质和社会形象的竞争。我国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 ,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新特点 ,把塑建特色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工程 ,以观念创新、战略创新、机制创新为切入点 ,提高和增加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优势 ,并在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中把握处理好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与政治思想工作的关系、建设企业文化与培育优秀企业家诸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近期公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十分重视人才的创造能力的实现,纲要中在其指导方针中指出:"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足以见得,人才的创造力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来源。相关学者对此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然而,我们有必要追根溯源,从人与文化关系的角度对其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探索,努力廓清人才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本文旨在通过从文化哲学的研究角度,依照"人文"互创理论对当代中国文化创造力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对研究中青年人才创造力的实现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18.
新农村文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霸权理论与中国历史上的"独尊儒术"这一特有的政治文化现象在内涵上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而流行于当代西方的文化霸权理论与葛兰西意义上的文化霸权理论亦有本质上的区别.文章主要讨论葛兰西意义上的文化霸权与"独尊儒术"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论洋务文化的生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洋务文化是中西文化嫁接的产物。由于这种嫁接依托于社会经济的变动 ,从而实现了中西文化的实质性对接 ,并使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变异 ,形成了新的文化格局。决定洋务文化特色的社会机制是在“内忧外患”危机中涌现的洋务派官僚及其知识分子 ,反对办洋务的顽固派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新文化的走向。左右洋务文化风貌的文化机制 ,则是西学和中学相互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洋务思潮 ,其中“西学中源说”、“中体西用论”和洋务文化联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融给中国文化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建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本文主张树立全球文化意识 ,确定文化多元发展的新思维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反对全盘西化 ,坚持文化开放 ,引进世界先进文化 ;加大对世界先进文化研究力度 ,使之产生实际效应 ;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