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理解职业教育质量内涵及其表达方式是制定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基础。通过概念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发现,职业教育质量是对职业教育服务的量度表达,是职业教育服务满足政府、企业、职业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家长等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程度。职业教育质量通过职业教育实体特性与主体要求的比较实现对其本质特征的科学把握,其表达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实证主义的符合预定规格、实用主义的适用特定要求和人文主义的追求各方满意。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最本质的规定性是其价值特性,人才资本的价值具有不确定性高、增值性强、专用性强、外部性强等特点。通过讨论组织价值与人才资本价值的关系,认为人才资本价值只有在组织中才能实现,组织价值的实现则依靠人才资本价值的实现。人才资本目标与组织目标存在差异。绩效—薪酬和管理是组织中人才资本价值有效实现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指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本身。价值理性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以人的主体性为中心,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完成对客体精神质量的批判和建构,从而真正体现人的本质。它的内在规定性由四个方面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是一种目的理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是一种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是一种批判理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是一种建构理性。这种内在规定性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这是因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个人或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存在着差异、矛盾和对立,导致了价值目标的差异。这种针对价值目标差异而产生的冲突就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益广告是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民众文化道德水准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在传播社会文明、弘扬社会道德风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公益广告要实现“自身”的价值,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服务、为公众服务,构思、创意和制作公益广告是前提。在构思、创意和制作公益广告时,突出社会性、体现教育性、提倡多样性和把握双效性是公益广告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价值主要是关系范畴,从"意义与价值相类比"的角度看,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价值,就是它在未来能对另一事物产生的全部影响.价值也具有自反性,事物的内在价值,就是它的所作所为对自身未来的全部影响.生态文明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价值追求,一是必须既同时承认人的内在价值和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但又不回避两者的差异,模糊两者的界限;二是必须努力实现生态正义,使人类在维护自然界孕育生命的价值中担负起独特责任.  相似文献   

6.
(一) 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它们彼此间互相联系但又互相区别。人们能够说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能够说出各种不同事物和现象的名称,这是因为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各有自己的质。所谓质,就是事物和现象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是决定这些事物和现象区别于另一些事物和现象的那种特性和特征(特殊点)。质,是我们认识事物和现象的基础。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  相似文献   

7.
文明的自性     
文明总是处于生成之中,但就其本性而言,文明又总会努力守持其本原性的历史文化规定性,并以此为前提,处在一个不断自主性地扬弃旧我,又从其他文明中吸纳养分以重构新我的过程中.一个文明既不是又仍然是而且在更大程度上仍然是其先前所是的那个文明;亦即,在其自主性的发展中和与其他文明的互动中,一个有生命力的文明会努力葆守其本原性的历史文化规定性,同时又不断创造性地重构自我.  相似文献   

8.
价值乃是事物(物质、信息,包括信息的主观形态———精神)通过内部或外部相互作用所实现的效应;在事物相互作用中同时实现着物质价值和信息价值的双重效应;物质价值、自在信息价值和精神价值乃是三类最为基本的价值形态,社会价值乃是三种基本价值形态交织综合的有机统一;人类的不同文明时代是以不同的信息处理、创制和传播方式为其技术前提的,人类信息社会文明形态的崛起突现了网络化信息处理、创制和传播方式对于当代社会发展的巨大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于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提法已经习以为常,但要准确地回答什么是具体问题、怎样的分析才是具体的、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有什么价值等,却颇为困难。本文尝试着说明这些问题。一具体问题的规定性问题是疑问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狭义问题是科学尚待解决的疑难。广义问题还包括明知故问,或提问者虽不知,但所提之问实属科学已经解决。科学方法论的对象是前者。与问题相对应的是回答。回答是对事物情况的断定。事物情况是客观方面的认识对象,回答则是主观方面的认识内容。如果主观方面的认识内容与客观方面的认识对象相符合,则回答是真的;否则,回答就是假的。问题与回答不同,在问题里提问者仅仅对事物情况提出疑问,并不对事物情况作出断定,因而不存在与客观外界是否相符合的情形,故问题无真假。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普遍认为,分析和量度"法"应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尺度,却将教育尺度排除在这个行列之外。由于教育属性是法的质性,法包含教育要素,"教育"与"法"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所以教育尺度是分析和量度"法"应该具有的基本尺度。但由于尺度政治博弈、法制传统断裂、法治建设失误、教育学科地位不高和法学研究缺憾等原因,教育尺度在"法"的世界里实际上"缺席"了。教育尺度是"法"不可或缺的内在性、基础性和泛在性尺度。用教育尺度去分析和量度"法",要看"法是否能通过教喻警示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看"法"是否"讲理",具有晓喻性;是否"善诱",具有引导性;是否"有力",具有警示性;是否"让生活更加美好",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促进性。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本要求的迫切需要、网络治理的现实要求,也是法演进史的逻辑展开、法治文明的基本走势。?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新 ,而知识创新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数字化图书馆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对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该文论述了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特征及其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 ,并提出了面向培养创新人才的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方略  相似文献   

12.
工科研究生“产学研”培养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讨论工科类研究生的“产学研”培养示范基地构建意义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地的构建模式,包括机构设置、政策支持、基地建设、服务形式、培养方式和管理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工科研究生培养为主线,在原有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凝聚区域性的人才、产业和科研优势,面向产业问题,加强产学研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建立以工业中心和培养基地为平台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通过示范基地由“点状”、“线状”到“网状”的建立和发展,实现产业聚集,提升高等教育和社会的融合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工科大学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即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艺术教育应遵循的规律性,即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正确定性定位,尊重客观规律;进行艺术教育的现实性,即采用科学方法安排教学,并优化教学课程。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主要表现在高科技含量和人才上。抓住机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要转变高等教育的观念,大力开展与知识经济时代想适应的开放式教育,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关键是要以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最优空间,营造了最理想氛围.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高校图书馆需要强化知识殿堂形象、精神文明基地形象、信息存储与传播中心的形象以及优质服务的职业形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创新正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思想政治教育理所当然也要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发挥自身的作用,我们在这里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中的价值及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就是为了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中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精英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社会精英人才为目的的高质量、高标准的分流教育,也是一种差别化的可以体现教育公平的教育。新加坡通过采取精英教育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说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其独特的精英教育培养体系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新加坡精英教育体系是一种通过分流考试选拔精英并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型精英教育培养体系。中国的国情和新加坡有很多相似之处,我国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仍然需要再实行精英教育,但是我们的精英教育存在许多问题,通过研究新加坡精英教育的培养体系,借鉴其成功之处可以给我们的精英教育带来启示,提高我国的教育实力,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业革命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与资源面临枯竭,生态环境的恶化越来越严重,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迎接这一挑战。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等教育在生态文明的建设无疑承担了新的重要使命。本文对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例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提出高等教育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巨大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培养人的生态理念;创新和孕育生态科技;对社会提供生态示范以及为完善生态法制体系提供智慧。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是复合型的、综合型的,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紧迫性。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举措很多,推行“一个中心,两个重点”的素质教育实践,是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较为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