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青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已纳入西方学者研究的对象,随着青年研究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西方特色的种种关于青年的理论模型。了解这些理论,对我国正在发展中的青年研究事业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本文按照西方青年研究大体发展逻辑,简介青年文化学和青年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理论。一、青年文化学理论青年文化学是把青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利用文化人类学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旨在指示青年亚文化发生发展并起作用的规律。首先用文化人类学观点对青年进行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艺术的定义问题是西方现当代艺术产生之后西方美学所争论的焦点问题,围绕美学定义,哲学家和艺术学家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由丹托的"艺术界"理论和迪基的"艺术体制"理论开始,关于艺术的美学争论有了社会学的特征,并且从此出发,社会学家们从合作与冲突的角度分析了艺术体制与社会情境的关系以及艺术体制的结构性规则,从新的文化社会学角度研究和理解美学与社会学的联系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世界社会学第14届大会于1998年7月26日至8月1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各国学者共有5000多人。国际社会学学会鹏川是联合国所属的研究社会问题的学术机构,有5对研究分支,青年社会学是第34研究委员会(RC34)。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的6位学者参加了这次大会及青年社会学研究委员会的讨论。这次大会涉及的青年社会问题,反映了世界多极化和青年问题多样化发展的趋势。1.青年全球化意识较多的欧州学者反映“青年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比较突出”。瑞士斯德哥尔摩青年研究中心对美国、瑞典。俄罗斯、捷克、匈亚利、保加利亚、…  相似文献   

4.
艺术世界的文化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审美现代性是一个抽象概念 ,它通过具体的文化实践来实现。因此 ,对审美现代性的考察必须落到实处 ,本文将通过对现代社会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研究 ,透过文化实践的主体行为、社会机制和结构的复杂活动 ,将审美现代性置于一个文化社会学的背景中加以分析 ,以期揭示审美现代性的某些特征。一、艺术世界哈贝马斯在社会学意义上称之为文学公共领域的机制 ,在比较狭隘的美学意义上 ,可以称之为艺术世界或艺术共同体。艺术世界这个说法来自美国哲学家丹托 (ArthurC .Danto) ,他于 1 964年发表了颇有影响的论文《艺术世界》(Artworld)。通过…  相似文献   

5.
从成年礼的社会学分析看青年研究的理论建设可能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也会对我们青年研究的学科建设有一定的启发作用。青年研究要进入学术研究的殿堂,应该确立它的学科地位。青年研究应建立在法学门类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青年基础理论研究应以社会学理论为旨归,以文化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的青年研究为基础,以宗教学、历史学、法学、民俗学等学科青年研究的资料为条件,加强青年研究的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6.
八青年学的基础中有三大任务,这就是认识青年,教育青年和帮助青年。我们这篇文章,论述的是近年来我国青年研究领域中新出现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发展动态,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淡的,这里也涉及到青年观念的变化。而青年教育问题,始终是我们所认真关注的。现在,青年思想教育理论存在的一般问题是,没有能跟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其基本的理论框架仍是文化革命以前,各历史时期中所构成的。这些从传统  相似文献   

7.
思维问题依然是青年研究中最深层次的问题,它涉及如何理解并应答青年及与青年相关的问题,而这又将直接影响青年学术发展与青年工作实践。在多学科跨视域研究中,群体思维、生活世界思维、场域思维和圈子思维等四种理论研究思维对于探索青年及与青年相关的问题、顺应以青年为本的青年研究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它们昭示了青年研究思维方式的本应内涵:首先是怎样想——置身多元文化视域;其次是想什么——关注青年个性与发展;再次是做什么——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最后是如何做——架构青年与社会文化发展的互动。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近几年形成了从多学科角度对中国文化研究的热潮。社会学的学科对象和性质决定了它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功能。本期刊登的这组论文和调查报告,分别从历史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的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性质、中西文化的比较、文化改革和观念更新、实际的社会调查等不同角度阐发了作者的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见解。我们希望通过讨论,使文化研究向深广发展,以促进中国文化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的建设,促进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社会改革的伟大“系统工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1.机构状况1.1法国特点1)首先,与绝大多数欧洲国家不同,法国从来没有任何青年研究机构或青年问题研究中心。每次试图建立此类机构的努力均遭到来自科学团体的强烈反对。这里有着许多原因,最主要的是担心这种机构会被政治所左右:青年是一个极为敏感的研究领域,科学调查可能被用来为政治运作服务。如果建立起了隶属于某个机构或政治部门的特殊机构,那么青年研究学者就有丧失自主权的危险。除了以上对可能受人控制的担心外,法国没有青年研究机构还有着理论和认识论的选择。2)法国社会科学家都非常关心诸如艺术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教…  相似文献   

10.
艺术是社会的镜子,艺术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经济社会状况以及社会精神面貌。对唐代敦煌艺术中的青年艺术形象的研究发现,菩萨造型、飞天形象、舞伎形象、民女形象等女性化审美取向与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由此可以认为,敦煌艺术中的青年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仅符合当时社会的审美需要,同时是由当时特定阶层的社会性需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八十年代初,在欧美各国的青年问题研究中,开始注意研究青年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群的问题,并把青年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群的研究应用到解决当前的青年问题和社会问题中去。在这基础上逐步产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青年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群社会学。英国的迈克·布雷克是青年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群社会学的首创者之一。他曾先后从事非技术与半技术性工作以及专业青年工作,从中调查和收集了大量资料。1980年布雷克博士根据多年的工作和研究,发表了在欧美很有影响的著作——《青年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群社会学》。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的动力:青年的反向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本世纪初就盛行的社会结构理论倾向 ,研究者多论及个体心理行为变化对文化变化的影响 ,而很少将文化变迁与青年社会行为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加以研究。本文从青年类行为出发 ,解释以前喻行为为特征的青年反向社会化对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一、反向社会化、文化变迁及其关系在社会学研究领域 ,西方学者总体认为 ,作为青年文化现象的反向社会化 ,是与主体文化相悖的 ,有人认为是越轨文化、反文化 ,强调其反叛性、对抗性、边缘性、反文化性等。而在文化人类学和文化社会学领域 ,则强调反向社会化“是其中先进的、积极的一支”亚文化 ,主要是…  相似文献   

13.
费孝通文化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孝通是进行实地社区研究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通过对迅速变迁着的中国社会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考察思索 ,他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人类学的一系列理论观点 ,开创和发展了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社区研究学派。文化研究是费孝通的社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随着费孝通本人的学术回顾与反思 ,简要梳理其文化理论的来源 ,介绍其“多元一体”的世界文化格局理论和他对中华文化重新定位的思想。文化功能动态论的理论渊源任何社会现象都可以被视为文化现象。文化问题成为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或者说核心领域。这也是费孝通一生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现代居室的风格设计对提升居住者的审美意趣和艺术感受具有重要作用,而设计风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陈设方式上。良好的陈设设计不仅能够满足日常居住的功能,还能提高居住者的艺术品位和生活品质。因此有必要加大陈设设计的创新力度,展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15.
国际青年社会学研究委员会(RC—34)决定在亚洲地区发展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凡有志于青年研究学术事业的国内青年研完或社会学研究的团体、组织,以及研完工作者均可提出申请。  相似文献   

16.
序章当我们把弥散的视线聚焦于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结构的关注时,我们将发现这样一种不容忽略的现象,新时期中国青年文化的苏醒大致是沿着下列排序发生的,即在当代中国青年文化三大基本构成块面——青年政治价值文化块面,青年物质消费文化块面和青年艺术审美文化块面——首先被七六年十月春风激活的乃是显现于第三块面的青年艺术审美文化上:一夜间人们似乎惊讶地看到“星星画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研究的评估,即是从社会学研究原理和方法的角度来评价一份社会学研究报告的可靠性程度。其基本原理是:以社会学研究中理论和证据的联结关系为主线,将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分解为理论、理论命题、操作化、实地调查、研究结果5个逻辑环节,然后依据5个环节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各个环节之间的转换以及每个环节中涉及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效度检验,从而对社会学研究结论的可信程度作出方法论意义上的评价。因此,这一方法也称为“社会学研究的解析”。70年代后期,社会学研究的评估逐步形成为一套完整的方法和技术。随着80年代社会学对社会政策研究的介入,社会学研究的评估方法和技术开始被应用于以社会政策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广泛的社会领域,使社会学学科的应用性大大加强,从社会的旁观者变为社会的直接参与者。  相似文献   

18.
据国际青年社会学学会的最新报导,第四届斯堪的纳维亚青年研究学术讨论会将于1994年6月在瑞典举行。会议论文的召集和组织工作不久就将展开。斯堪的纳维亚青年研究例会已进行三次。首届于1987年在挪威举行;第二届于1989年在芬兰举行;第三届于1992年1月23日至25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第三届讨论会的主题是“社会和文化变迁中的青年”。200多名与会者主要来自北欧和其它一些国家。论文的内容涉及各门学科,犹如丹麦的大杂烩,但都被很好地组织在各个专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费穗宇、张潘仕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穆宪三位同志撰写的《青年社会学》专著,即将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次出版的青年社会学专著。著名社会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袁方教授为这本书作序。他认为该书“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中国青年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其交互作用,探索其中的规律,这对发挥青年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贺词     
“现代化与青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际社会学协会RC一34的关切下,终于在上海召开了,这是欧、亚两洲从事青年问题研究的工作者的首次欢聚。我希望这仅是一个起点,今后要继续进行交换学者、交流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