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中的选段《晴朗的一天》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咏叹调作品,一直活跃在声乐舞台上与声乐教学领域中.这首咏叹调是整首歌剧作品的转折点,也是歌剧中最具戏剧性魅力的精彩段落之一.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针对这一咏叹调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管窥普契尼歌剧中的戏剧性因素及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
四幕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是普契尼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它成功塑造了绣花女"咪咪"这一感人肺腑的悲剧性角色,其中《来到你身旁——咪咪的告别》这首咏叹调是女主角咪咪十分重要的唱段,充分表现了咪咪细腻而丰富的内心情感,十分感人!文章对这首咏叹调的艺术风格、音乐特点、戏剧情节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艺术分析,从而进一步挖掘其音乐的内涵,帮助我们在演唱的过程中处理好这首作品,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再现人物的歌剧形象。  相似文献   

3.
以歌剧《卡门》中唐.荷塞的咏叹调"花之歌"为中心,通过将其放置在唐.荷塞这个歌剧人物的戏剧性格整体情境发展背景中来探讨其音乐特征和演唱风格,希望通过讨论为声乐演唱者深入理解作品,进而正确演唱这首咏叹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大型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呈现的是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它以交响乐为灵魂,以"中国歌剧"这种艺术形式来重新诠释、歌颂花木兰,剧中音乐形式极为丰富,其中的多首咏叹调更是优美动人、抒情浪漫、极富光彩,彭丽媛对作品的演绎张弛有度,中西合璧、雅俗共赏,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理论与演唱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普契尼的歌剧《波希米亚人》的第一幕《冰凉的小手》。心理及技术上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阐明了演员如何通过心理调节解决作品中的难点,以使演员将这首咏叹调演绎得更完美。  相似文献   

6.
咏叹调是歌剧音乐中优美动人、最具有音乐魅力的声乐体裁,它是歌剧唱段的核心,它的存在能使全剧华彩盎然、气韵生动。进入咏叹调的学习标志着演唱者或声乐教学对象在音乐修养方面已经基本符合了大型作品的演唱要求,声乐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但是,要想较完善的唱好咏叹调,仅仅从声音上要求是不够的。在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和教学中,应该让歌唱者了解到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的歌剧剧情、唱段背景、旋律特征,更好的把握歌曲演唱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歌剧主人公拉达梅斯为研究对象,以咏叹调《圣洁的阿依达》作为载体,从人物戏剧形象、曲式结构和音乐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入手,解析威尔第在歌剧《阿依达》中利用音乐元素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为演唱者能够更好地把握咏叹调的内涵,举一反三,了解威尔第咏叹调的特点,更好地把握威尔第的其他作品,从中找到作为歌剧艺术在其创作和舞台演绎过程中的艺术通道,为今天的歌剧艺术提供更为有益的艺术借鉴。  相似文献   

8.
亨德尔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大师,他的清唱剧代表作《弥赛亚》中的歌曲《欢呼吧,耶路撒冷的人民》是一首女高音咏叹调,通过对其曲式、演唱技巧、演唱风格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它对于女高音歌唱者的训练价值,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巴洛克时期亨德尔作品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9.
著名的女高音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是意大利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的四幕歌剧《波西米亚人》中的著名唱段。作曲家普契尼运用简单朴实的乐句和平稳流畅的旋律,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纯真少女初涉爱情时,由羞涩—犹豫—向往—打开心扉的心理变化。论文通过对咏叹调的曲式、主题、和声、配器、演唱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作曲家对咪咪这一角色的演绎。  相似文献   

10.
歌剧《原野》在中国歌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又被称为"国际歌剧史上一部伟大的爱情歌剧"。这部作品完美的结合了东方传统美学和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以大胆的探索创新、精巧的整体构思、鲜明的音乐形象赢得了广泛的赞许。在这部歌剧中,焦大星的情感是贯穿整部歌剧的线索之一,他的咏叹调《哦,女人》是男主人公最具有表现力的,也是演唱技巧较难的一个唱段。表现了焦大星人物"懦弱型"的性格特点以及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1.
"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你呀……"一到过年,商场超市就开始单曲循环这首新年歌曲《恭喜恭喜》,听上去喜气洋洋,又特别洗脑。近期,《恭喜恭喜》这首歌居然上了热搜,网友们点进去一看,这才发现了一个冷知识:原来《恭喜恭喜》这首歌居然是一首抗日歌曲!抗战胜利,《恭喜恭喜》应时而生我们如今在商场超市听到的《恭喜恭喜》大多数都是后来的歌唱家翻唱过来的,整首曲子的风格也因为电声乐器的伴奏而渲染得更加喜庆。  相似文献   

12.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爱情不仅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艺术永恒的主题。本文以普契尼的著名歌剧作品《艺术家的生涯》等为基点,借助咏叹调的艺术特色,对普契尼歌剧作品中演绎的爱情进行赏析,阐释"爱情是艺术永恒的主题"的艺术理念。  相似文献   

13.
在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时期,歌剧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发展路线。作为意大利的歌剧创作代表人物,威尔第借用法国大歌剧的创作手法,将意大利的传统歌剧发扬光大,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在他的歌剧创作中,古典主义时期歌剧中以分曲式结构为主的创作特点被减少,宣叙调与咏叹调的界限亦被淡化。文章以其代表作《阿依达》为切入口,重点探讨威尔第在歌剧中的创新表现。  相似文献   

14.
单国友 《山西老年》2010,(12):45-45
生死不渝的爱情,扣人心弦的情节,波澜壮阔的场面,优美动听的旋律,威尔第的《阿依达》被公认为世界十大经典歌剧之一。咏叹调《圣洁的阿依达》因其演唱难度高而成为许多美声唱法演员展示实力的扛鼎之作。"我为你战斗,我为你凯旋,圣洁的阿依达,像天仙一样,神秘的花冠灿烂放光……"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团体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悲剧审美角度分析了《玉梨魂》和《伤逝》的悲剧主题、悲剧形象和悲剧意识,并认为《玉梨魂》是传统爱情理想的挽歌,《伤逝》则传达了觉醒者爱情理想的幻灭的精神困境。这两部作品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追求爱情和个性解放的思想要求,《伤逝》较《玉梨魂》更富有悲剧意蕴和现代性。  相似文献   

16.
《伤逝》虽然普遍被视为鲁迅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但真正从本体意义上的"爱"的角度来讨论的却几乎没有。《伤逝》表面上以一对现代男女的爱情故事为框架,却不止于男女间的"爱情"探讨,它最终面对的是超越性和救赎性的"爱"之缺失这一终极性难题,凸显出鲁迅文学中隐含的"宗教性"维度。  相似文献   

17.
"二源"即以《诗经》为代表的北方诗学体系和以《庄子》、《楚辞》为代表的南方诗学体系,中国诗歌长河的大势流变为"二源"合"一流"。曹植诗櫽括《风》、《雅》,组织《庄》、《骚》,得《汉乐府》精髓,法《十九首》意象,继往开来,初步确立中国诗歌这"二源"合"一流"的嬗变大势,这是曹植对中国诗史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伤逝》以其艺术的独特性、思想的现代性、内容的曲折晦涩性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研究者大多关注"青年爱情小说"这个文本线索,而对周作人"伤悼兄弟之情逝去"的说法视而不见。透过《伤逝》的环境、情节和人物描写,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动因可以看出,《伤逝》其实是作者在男女情爱的表象之下,以自身的重大创伤经验为机核、以兄弟相处经历做骨干的"伤悼兄弟之情逝去"之作。  相似文献   

19.
叶长春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0):73-75,112
通过对巴洛克时期著名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女高音咏叹调集的介绍以及对作品歌词、曲式、调式、乐句等的分析研究,从歌曲的歌词及音乐创作两方面对作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从而凸显了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创作的特有风格。发现"巴洛克"时期歌剧咏叹调的歌词简洁明了,维瓦尔第将歌词与旋律结合在一起更加完美。同时歌集的旋律创作也充分展现了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所特有的ABA曲式结构、转调、繁复的长乐句等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20.
歌剧是一种把戏剧、文学、舞蹈、舞美、交响乐等的融合在一起的艺术形式,一般分为正歌剧、抒情歌剧、喜歌剧。本文就作曲家、剧情、角色及咏叹调四个方面对歌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