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庆精神的典型化是铁人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原创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典型体现;大庆精神是铁人精神普及的结果;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2.
油田党委和油田公司命名的“新时期好工人”朴凤元和“刘备战班组”,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培育出来的新时期石油工人的典型代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好工人”精神,是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熏陶下孕育形成的,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脉相承。同时,“好工人”精神作为大庆油田的时代精神,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奏响了高昂的时代强音,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同志诞辰80周年,也是大庆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铁人精神,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上世纪60年代,大庆石油会战中诞生的铁人精神,经40年实践,已深深地融入中华儿女建设祖国、奉献社会的热血之中。铁人精神,就是以铁人自身品格与石油战线先进人物精神境界的融合,它作为大庆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力量,是大庆精神的人性化体现。铁人精神不仅属于大庆、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不仅赢得了过去和现在,而且必将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4.
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华教授的新著《大庆精神》一书,以大庆精神的内涵为主线,围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铁人王进喜以及几代大庆石油人的价值追求、情感世界、人格魅力、哲学智慧、社会影响、历史贡献等方面,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生动再现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人的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英雄事迹,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对我们全面认识、深化研究、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及推动各项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从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现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分析了新时期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所面临的挑战,从历史机遇、企业环境等方面入手深刻地分析了新时期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面临的机遇。深入剖析了新时期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现实条件,探索形成了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引领企业发展、强化企业管理、育人铸魂、加强三基工作、促进企业和谐的传承模式、创新模式和实践模式,初步地总结了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6.
"大庆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这一战略支撑点,强化了大庆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高度一致性,凸显了弘扬大庆精神的政治高度;"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这一战略支撑点,为新时期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提出了新要求,创造了新契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战略支撑点,为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构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家园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7.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庆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科学求实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拼搏进取精神等已超越时空,成为构建大庆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和创建百年油田的强大精神动力。时值大庆油田开发建设45周年之际,深入探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化为大庆人文品质这一关系大庆当前更关乎大庆未来的时代课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从政治上进行“经营”,充分发挥和实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政治优势;从文化上进行“经营”,不断实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创新发展;从经济上进行“经营”,充分实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油田的发展之魂、文化之根、力量之源。新时期,大庆油田努力建设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具有油田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坚持用文化锻造队伍,激励广大干部员工积极投身科学发展、永续辉煌的伟大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相似文献   

10.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研究是大庆这座城市文化底蕴与生命活力的研究,也是发展的"根本理由"的研究。只有很好地把握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的历史脉络,做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的知识准备,靠近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的前沿,才能更好地开展这个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红岩精神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的斗争岁月中锤炼形成的革命精神。红岩精神有五个鲜明的特点,包括红岩精神在内的中国革命精神共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  相似文献   

12.
俞秀玲 《学术探索》2002,2(6):38-4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中性的 ,它们本身并不必然产生某种特定的后果 ,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全在于人的运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各有其特点 ,因而它们两者是互补的 ,两者缺一不可。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并进发展 ,对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有很大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铁军精神是伟大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培新 《学术界》2003,(5):151-154
新四军的“铁军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以爱国主义为基础 ,以共产主义理想为动力 ,以挽救民族危亡为职责 ,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从质化研究兴起的社会科学背景、哲学基础和它的研究取向来看,质化研究表现出不同于量化研究的人文精神。质化研究的科学精神并非指科学主义所崇尚的以传统自然科学模式为楷模追求量化、精确、客观化的精神,而是在质化研究逻辑性基础上对研究规范性、策略性和信效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现代西方科学主义与人主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批判传统形而上学,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但由于它们的哲学立足的基础是片面的,导致它们的理论不可能根本克服传统哲学的弊端。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是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的内在统一,能够根本超越传统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6.
技术精神是由技术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技术行为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技术知识、技术理论、技术方法中的思想或理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认识基础上、在不断深入的技术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一方面约束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行为,是科学家及工程技术人员在科技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形成共识和潜移默化的行为方式。技术精神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探索技术原理的求真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务实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追求效益的功利精神、注重伦理的理性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它作为一种内化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中的进步理念,与科学精神一样,是与时俱进地提升人们思想品质和境界的不可或缺的精神给养。为了正确认识事物和合理解决问题,人们不仅应大力弘扬和牢固树立科学精神,而且还应以技术精神武装头脑,以更好地适应竞争、效益、民主、和谐为指向的现代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与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首次将三个精神作为一个整体提出.通过探讨三个精神科学内涵,得出了三个精神的内在关联性,即劳动精神是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产生前提、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劳动精神的具体化和特殊化表现、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较工匠精神更具意识形态特点;一体弘扬三个精神是符合马克思劳动观的科学要求的、能够兼顾受众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符合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三个精神以劳动精神为总,以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分,能够激励广大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凝心聚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而接续奋斗.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民族之象征、民族之魂、民族生命之原动力。民族精神是中华魂 ,是争取民族独立、战胜一切侵略者之奋斗精神 ,是实现民族团结统一、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之凝聚力 ,是建设现代化中国之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原明 《文史哲》2002,1(1):54-59
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依据“道法自然”的原则得以透显的。当它依据这个原则去求“真”时,则表现出合规律的遵道循理、追求世界的本真状态和在其相对主义体系中潜含着若干科学认识因素的科学精神。当它将这个原则延展到属人的世界而成为价值范畴时,则表现出众皆平等、“常德乃足”和安顿人类生存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展示了“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相统一的人类理想的生存状态,并对弥合当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建构新的科学人文主义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精神有着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人文精神对科学精神又产生了巨大影响,两者从相融作用、互补作用和双向作用等三个方面,表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