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时代地域和诗人诗风等方面,将新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探讨新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之间的继承借鉴与突破超越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南北文化的融合对唐诗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南北诗风经过长时间的冲突、碰撞和交融,到了盛唐初期,当时占据诗坛主要地位的北方诗人群体和吴越诗人群体的交游创作体现了这种融合。而王湾作为北方诗人群体的一员,他的诗歌既有北人的豪迈雄壮,又有南方诗风的清新秀丽,体现了这种大趋势,也预示了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张九龄是盛唐前期的重要诗人.他的创作,可分为京洛为官、出守洪州、桂州、入主文坛和被贬荆州四个时期.早在开元之初,张九龄就以乘时而起、直道而行的情操,在京洛的主流诗坛上,最早传唱出了情调高远、气格高扬的盛唐之音.此后,他又在山水登临诗中开启了反思人生的创作主调.其崇文尚儒、身体力行的政治与文学的双重活动,对盛唐醇真诗风的形成,起到了引领和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章继光 《学术研究》2004,(4):144-146
韩愈对唐代诗人的评论 ,表现出具有创新精神的诗学观。它主要体现在 :树立以盛唐为法、李杜为宗的诗歌美学范式 ;提倡尚奇的诗风 ;重视诗歌的风骨与气势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张九龄是初盛唐之际的一位重要诗人。从整体风貌上看,他的诗兼有宫体诗、兴寄诗与山水诗,诗风明显地呈现出由初唐到盛唐的过渡性特征。从创作历程看,他的诗歌创作随时间、身份的变化亦有明显变化。以开元十五年为界,他的宫体诗多作于前期,而山水诗和兴寄诗多作于后期。在京为官多作宫体诗,谪居期间又多作山水诗与感遇诗。研究张九龄诗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唐诗由初唐到盛唐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6.
在盛唐诗坛,李白、李颀两位诗人有较多相似处:两人都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且都炼丹服食;二人皆倾财任侠,不事产业.开元时期,李白、李颀都与宰相之子、玄宗之婿张珀有着不同寻常的交谊.天宝初,李白以天纵之才把雄奇奔放的诗风带进京城诗坛,而此时恰是李颀诗风发生质变时期,且其转变后的诗风豪放跌宕,尤其是人物素描诗中对狂诞个性的张扬,最接近李白的作品.可以说:李颀诗风的转变,当较多的受到李白影响.  相似文献   

7.
葛景春 《中州学刊》2004,(4):118-123
李白与杜甫的诗风绝然相反.李白与杜甫之间的巨大变异,不仅仅是诗人个性与个人风格的差异,这是唐代诗歌主潮的变化,更是由深刻的文化思潮嬗变所引起的,是盛唐浪漫诗风向转折时期的现实写实诗风的嬗变,是唐代前期的理想主义文化思潮向后期现实主义文化思潮转型在诗歌领域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论张说对盛唐文学的倡导与建设隋秀玲初唐文学承袭梁陈,盛唐文学异彩纷呈,但这两个性质迥异的文学阶段并没有截然的时间断限,它们之间有一个过渡期,而过渡时期作家的理论和创作往往对后一文学阶段有重大的开启作用。充分认识引导诗风发展方向的过渡环节,将有利于理清...  相似文献   

9.
在唐诗发展史上,开元、天宝与元和、长庆是两个创作高峰。从开、天以后至大历初,盛唐诗坛上的巨星如孟浩然、王维、李白、高适、杜甫、岑参等相继殒落,而中唐元白、韩孟等尚未成熟,因而在大历、贞元的40年间(766—805),诗坛相对黯淡、沉寂,形成一个明显的低潮。一般认为,活动于此期的大历十才子是这诗歌盛衰之际的过渡人物,诗风在他们手中完成了从盛唐到中唐的转变。这种观点早已为人们所接受,然而,这里却忽略了一个  相似文献   

10.
唐诗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刘长卿在盛唐诗向中唐诗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他前期的诗直面现实,关注民生,表现出积极的参政热情,多在诗中抒发怀才不遇之感,具有盛唐气象.后来由于遭受多重磨难,泯灭了他的生活激情,诗歌开始转向关注自身.他后期的诗闲旷淡雅,气骨顿衰,多叹老嗟迈之作,成为大历诗风的代表.刘长卿以其杰出的创作成就展示了盛唐诗风向大历诗风演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1.
一 唐代是我国诗歌取得最大成就的历史时期,李白和杜甫如日月丽天,照耀着盛唐诗坛,形成第一次高潮。安史乱后,唐代由盛而衰,进入了中唐时期,张籍、王建、元稹、自居易、韩愈、孟郊、柳宗元、刘禹锡、李贺等诗人则如群星灿烂,形成了第二次高潮。这一时期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冲融浑浩,雄丽高华的盛唐之音消失了。诗人们无论从个人遭际,抒发不平之  相似文献   

12.
文章围绕初唐诗歌的渐进式革新,明确提出从唐建国即开始理论和创作实践的革新,并进而从体式、声律、题材、内容、诗风、意境等唐代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特征入手,探析其不断开拓、创新、丰富、完善的过程,肯定了初唐诗歌的开创性意义和探索价值及其对盛唐诗歌高潮的积淀和孕育,凸显初唐诗歌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严羽<沧浪诗话>是集宋代诗学辨体理论大成的理论著作,它对明清诗学批评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沧浪诗话>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是宋代诗学批评辨唐宋诗风差异的理论总结,也是对江西诗派的全面清算,同时显示了严羽试图在儒家理学体系之外建构诗学话语的努力,指引着明清诗学批评的基本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诗学批评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方外十友”看道教对初唐山水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人说诗,推崇盛唐,尊王孟山水田园诗为正宗,认为其诗风之空灵清新与道家和禅宗主空无清净的宗旨有关。今人也多视佛道盛行为初盛唐山水诗繁荣的重要原因。佛道二教固然可造成隐逸的风尚,促使文人面向自然,但它们对山水田园诗究竟有多大影响,这种影响的利弊如何,还需要以文学创作的实践来检验。本文试以初唐“方外十友”为例,对此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清初闽派宗宋诗风的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闽派诗风恪守盛唐,至清初逐渐出现宗宋取向,成为晚清同光体闽派的渊源之一。其原因由特定时空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和自身发展规律所决定。其形成发展从时间看,盖经由明末至顺治中期、顺治后期至康熙中期两段;从空间看,则由汀州僻地至福州大邑两个段落。  相似文献   

16.
朱彝尊对七子派诗文批评是对七子派辩证接受的体现,也是清初诗风转变的侧面反映.《静志居诗话》在评论且肯定前七子模拟汉魏盛唐诗文所具有的神韵基础上,接受并提出诗歌在创作过程中要做到对神韵性准确把握的观点.朱氏还指出后七子陷入机械模拟的泥潭,致使诗文创作失去了生机.  相似文献   

17.
盛唐诗人王维孟浩然,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与诗风特色方面有相似之处,二人又有一段交游、诗相往来,友谊非俗,加之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成就最著,被推为此诗派的主要代表,所以文学史一直以王、孟并称,遂形成二人齐名的假象。历代诗论家(包括今天的专家学者)多着眼于两人的山水田园诗进行比较研究,而对他们具有明  相似文献   

18.
关于李梦阳与何景明的文学论争杨德贵李梦阳与何景明同为明中期著名的文学家,在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首倡复古,扯起“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大旗,以沉雄豪健之风一扫“台阁”诗风,天下文士翕然从之。何景明紧随其后,张帜呼应,二人骏发齐名,声噪艺苑,俨然成为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论述了李白“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之诗风 ,更偏重于“去雕饰”这样一个与本质论和创作论相连的构成性概念 ,因此 ,在李白这里 ,“清水出芙蓉”也就不仅限于谢灵运那样的自然清景之描绘 ,而是可以涵盖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不唯李白 ,盛唐诗人都表现出不假雕饰、天机俊发的审美趋向 ,这与当时乐府风尚的再度勃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明初"闽中诗派",在当日诗坛上以独师盛唐树帜,以"闽中十子"为基本阵容,"雄据一方,先驱当代".其诗学理论,在当时具有纠偏除弊的重大意义,对后世诗风也发生深远影响.长期以来,闽中诗派一直屈遭后人的曲解和诋毁,被视为前后七子复古主义的根源,枉执其咎.本文拟通过对闽中诗派诗学理论的辨析,对其是非功过,重予评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