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很多美术教学者认为欣赏教学比艺术实践教学有难度,尤其是对现代艺术作品,其价值较难判断.本文论述了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策略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和审美.  相似文献   

2.
小学美术欣赏课是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养成小学生对艺术的观点、发展小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课程。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往往采用相对单调的方法使课堂教学变得比较枯燥,无法使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理解,难以达到对艺术美的真正认识。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是广大小学美术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蒋荣欣 《职业》2014,(15):116-116
在中职学校里,艺术欣赏课要更多地从完善学生成长的角度去看待,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学中艺术欣赏这样的美育课程是每个学生提升审美情趣和完善自我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说来,美术教学中艺术欣赏课程可以初步培养学生认识美的功能、感受美的功能,以及美化自己和环境的自我完善功能。  相似文献   

4.
美术创作研究是美术创作者必须学习和探究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艺术的新审美、文化关怀成为最重要的选择,艺术作品的时代性、民族性凸显出来。通过对中外一些优秀作品的分析,来思考美术创作过程中创作者的思想、对事物的感知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艺术的审美、内涵与技能对于师范类美术教学来说应不断的提高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美术创作的内涵、原则和程序。二是对构思和构图进行分析。三是对创作中的素材进行思考。四是对如何处理好美术创作中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5.
小学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艺术家及其作品有全面的认识;要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交流、外化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欣赏技能,并能应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欣赏美术作品;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探讨了如何以审美为中心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美术欣赏课的功能和价值,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小学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艺术家及其作品有全面的认识;要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交流、外化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欣赏技能,并能应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欣赏美术作品;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探讨了如何以审美为中心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美术欣赏课的功能和价值,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民间脸谱艺术作为中国原创艺术的瑰宝闪耀着绚丽的光芒,其历史悠久,内蕴丰富,而济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侯氏社火脸谱"又在其中独具特色。将济南侯氏社火脸谱引入美术课堂,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将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引入美术教学,将有利于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深化对民间美术的认知和热爱。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动力,本文通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美术课兴趣的六个方法: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美术教学应形式多样;三、艺术来源于生活;四、运用多媒体教学;五、要乐于赞美;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阐述了美术教育与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蔡馥蘋 《职业》2012,(15):167-168
为了提高技校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本文针对音乐欣赏课在技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就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如何提高技校生的审美、创新、想象三种能力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孟振华 《现代交际》2014,(9):198-198
音乐欣赏课的开设对于普通职业院校的学生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普通职业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构建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审美的艺术,而欣赏就是感受它审美特征的最好途径。音乐欣赏课是音乐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欣赏课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通过感受与鉴赏来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在音乐欣赏中,音乐教师创造出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开阔音乐视野;通过各种有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音乐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理性的认识,体会到音乐自身散发出的美。  相似文献   

12.
版画训练与美术基础教学是密不可分的,纵观我国学院式版画艺术教育,教学手段的单一,教育模式的趋同,以及没有美学流派的争鸣和相对自成体系的教育理论等现状,阻碍着学院式版画艺术教育的变革,同时也使美术基础教学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本文通过论述版画的四大版种——凹、凸、平、孔,以及电脑版画各自特点分别是美术基础能力的体现平台,来充分论证版画训练对美术基础教学进行充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井代玲 《职业》2014,(9):127-128
随着社会对中职学生综合素养重视程度的与日俱增,音乐欣赏课在中职教育的地位也逐步提升。音乐欣赏课在提升中职学生素质修养中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文化素养较低的中职生而言,音乐欣赏是其增加生活情趣,树立良好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导入、教师语言、学科融合等细节,阐明如何提高中职技校音乐欣赏课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与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民间美术作为极具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独特艺术,正在逐步走向没落。本文主要通过传统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当代艺术设计所具有的优势以及传统民间美术在当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这三个方面来浅析传统民间美术与当代艺术设计这一客体,从而发掘传统民间美术与当代艺术设计相结合之后产生的全新的活力,为新时代增添一抹独特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欣赏难于艺术实践。不同的人对同一幅美术作品有着不同的欣赏角度和情感理解。那么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我们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欣赏美术作品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理解作品的内涵及艺术家创作的情感;运用留白艺术,充分激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通过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水平,进而促进学生在时间有限的课堂内获得最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公共艺术作为文化产品,包含着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艺术表现形式,公共艺术中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公共艺术也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公共艺术与德育具有辩证统一性。公共艺术能够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德育通过公共艺术载体能够实现对受教育者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同时有效地保证德育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杨晶  王孟 《现代交际》2013,(10):222-222
美术是艺术的一种重要途径,创新能力在任何一项艺术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高校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学科教学。为了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传统意义上以技术为主的高校美术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当作为高校美术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装饰画是一种集装饰功能与美术鉴赏于一体的艺术,通过夸张、变形、提炼等方式表现图形、场景等主体。基于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美术基础课程,结合装饰画技能学习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寻求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美术技能的方法,以满足未来职业需求。  相似文献   

19.
审美能力是人类认知世界、感受世界的一种比较特殊的能力,美术教学尤其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加强知识与技能的传承;充分利用社会环境资源;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巧用艺术藏品与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代美术发展史上,一些主张变法维新的上层文人,从民族存亡的角度,大力提倡介绍和引进西方的艺术和艺术思想,试图通过吸收新的因素和手段来改造中国的传统艺术,补充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以使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获得新的转机。正是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下,学习西方美术,并在中西艺术的比较中抨击传统绘画之弊端,企求改良中国画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