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林刚 《社科纵横》2013,(4):152-154
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水平是衡量研究生学位授予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研究生当中各种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逐渐增多。文章从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具体现象入手,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反思学术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应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朱虹 《创新》2013,(4):90-95
社会中介组织道德失范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总结当前我国社会中介组织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剖析导致社会中介组织道德失范的伦理因素,积极探索解决社会中介组织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对其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6年5月10日,教育部发出《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公布了具体的制度保障措施。近年来,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不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一直被认为是造成此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意见》的最  相似文献   

4.
学术越轨囊括了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的内容,表现为情节轻重不一的违反学术规范、违背科学精神和科学规律的行为。学术越轨的诱发因素包括学术“马太效应”,学术评价体制不完善,学术行政化,学术道德失律,图书馆、期刊社、出版社的不作为以及越轨行为低成本化等。学术越轨不仅影响学者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誉,还会损害高校、科研院所的形象和声誉,影响学术界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的步伐。防治学术越轨,不仅要实现学术约束机制化、职业伦理制度化、评价体系完善化、终端系统功能化,还要防范研究生的学术越轨行为。目前,关于学术越轨的相关概念尚未达成共识,对学术越轨的防治方法研究不足,研究深度不够。  相似文献   

5.
张德建 《求是学刊》2014,(3):137-147
对原初性、根本性、整体性的追求是古代学术思想的一个突出特征,而持续的分裂则不断消解着这种追求,明代学术亦如此。明初,理学思想影响下的明道论、功业论、教化论流行,永乐后建立了以政事为中心,道德、政事、文章一体的学术思想体系,实现了政治权力下的学术整体化。弘、正间,复古诸子打破台阁一统的局面,学术分裂为气节、文章,道德、政事不再是学术的中心。嘉靖时出现了对气节、文章的反思,王阳明则将道德、事功、文章、气节均统一于良知之下,既改变个体气质,又以积极入世的面目出现,从而获得了一统学术的号召力。但晚明士人的思想核心是解脱、自适,由此出发,他们对道德、政事、气节、文章一一加以解构,学术再次呈现为完全的分裂状态。  相似文献   

6.
黄成忠 《探求》2012,(4):94-97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济的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但社会也出现了道德认知混乱、道德行为失范和道德文化迷失等严重的社会道德精神的危机。因此,必须从自觉继承和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自觉引进与吸收外来的优秀异质道德成果,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等三个方面加强道德自觉的培育,努力重塑当今社会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制度伦理与社会道德进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仁武 《探求》2002,2(4):35-38,6
道德建设不能就道德论道德,社会道德秩序的形成和巩固要通过制度的力量来调整和规范。制度伦理是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的统一,它是社会道德进步的基础。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道德“失范”的问题,必须从制度伦理环境的建设入手,制定并完善一整套能够有效约束社会成员的合理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学术道德检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明 《浙江学刊》2005,(3):105-112
学术界承担着为民族立德、立言的历史使命,当下界内及社会的忧虑即学术道德的蜕化.本文认为危机来自学术权力腐败和学术造假两个方面,前者的为害更为深重,强调须将检讨的重点向前者转移.分析了学术道德两种不同类型蜕化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着重说明防范与控制学术权力腐败的难点所在.并对近年来学术规范讨论中关于整饬道德的取向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9.
王星明 《社科纵横》2011,26(1):138-140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引起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有主观、客观和社会原因;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5,(7):148-149
人们在尽情享受互联网日益普及所带来的便捷时,也不得不面对一些比较严重的网络传播道德失范现象。文章对网络传播道德失范问题的成因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在构筑自律与他律的网络传播道德秩序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云霞 《唐都学刊》2000,16(2):49-50
国目前正经历着一场大变革 :经济的转型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对于学术界广为关注的“道德滑坡”现象 ,笔者尝试从经济的层面入手 ,去反思人们“道德失范”行为背后的深刻动因 ,并试图提出解决这一难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侯保龙 《社科纵横》2012,(11):18-20
当今中国正处于道德社会的建设进程之中。我国公民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在于道德型领导的引领与示范的缺失。道德型领导是道德社会建设中主要的领导范式,其独特魅力建立在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无形的道德吸引力之中。理解道德型领导需要三个向度:从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维度看,道德型领导是一种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领导范式;从领导与群众关系的维度看,道德型领导是一种律己亲民的领导;从领导对公民道德的作用方式来看,道德型领导是一种充当公民道德催化剂的领导。道德型领导的领导策略是政府领导制度的道德化设计、政府领导行为的道德性示范、政府领导道德的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姬兴涛 《社科纵横》2013,(7):109-112
当前社会转型期,中国面临着道德评价多元、道德行为失范、道德教育失语和道德监督机制弱化等诸多道德困境,因此,当前道德文化的建构应注重挖掘中国传统优秀道德文化,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基础,合理构筑道德文化的层次体系,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从而化解当前社会道德困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4.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关于学术规范和学术批评的论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文全  王刚 《浙江学刊》2005,(2):139-143
近年来,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成为中国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从治学方法的角度,在已有的关于中国学术界学术规范和学术批评讨论的基础上,对一些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精神、丧失"朴学"传统的种种"失范"现象进行了简要的评述,认为批评乃是保证学术规范和学术健康发展的主要手段,并呼吁学界同仁从对中国学术建设和学术发展负责的高度善待批评.  相似文献   

15.
白一汐 《唐都学刊》2004,20(5):70-71
道德失范是以过去僵化的计划体制下生成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作为参照系对现今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一种评判。道德失范似一把双刃剑给社会带来了双重影响。它一方面引起了人们道德意识淡薄和社会行为的无序,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形成了一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道德理念并因此支配着人们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学术评价制度的缺陷与改进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高校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学术失范现象,这阻碍了高校学术创新、发展科学、教书育人的职能的发挥,学术评价制度的缺失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文从现行高校学术评价制度的局限性及其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切实改革现行高校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对策建议,旨在为营造更公正合理的制度环境铺垫基础,从而最终有效推动高校求真务实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燕  王露璐 《唐都学刊》2013,29(5):6-10
“政策性离婚”是指因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出现的离婚现象,其实质是通过假离婚等非常规方式规避政策的限制,以实现个人或家庭利益的最大化。诱发“政策性离婚”的伦理因素包括:经济利益至上导致的婚姻伦理关系的淡化、道德监督缺失带来的婚姻主体道德责任的弱化以及制度伦理失范引发的社会道德环境的恶化。为了减少“政策性离婚”等类似社会现象的发生,必须强化个体道德自律,坚守婚姻的道德底线;健全道德监督机制,促进社会生活的规范化;推进制度伦理建设,维护社会的正义与和谐。  相似文献   

18.
张莉萍 《社科纵横》2008,23(9):125-126
行政道德是从行政工作中引申出来的职业道德,从属于政治权力的道德体系.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道德是非,会在不同的程度上涉及到国家及国家各阶层的利益.中国行政道德失范现象的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改革发展的进程,对于处于市场经济关键时期的中国而言,加强行政道德的建设,无疑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9.
学术不端受人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术不端者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人们一直以来对于科学研究求真务实行为寄予期待,因此对于频发的、超越道德底线的学术不端难以接受。学术社团是学者的自发组织,在保护组织成员利益的同时,更应本着对科学负责的态度,肩负起发展学术、保持科学纯洁性的历史使命。在预防学术不端、倡导学术道德的过程中,学术社团应该在明确规范、认定成果、保障法律赋予权益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设以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的研究生学术共同体,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是提升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深入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有效路径.基于学术共同体视角,探讨其组织形式、构建路径,并通过整合校内和校际的研究生团队、校内外的导师团队等学术资源,加强交流与合作,探索校内外科研力量结合的交互路径,为提升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