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蒋书 《社区》2009,(17)
也许是职业习惯,身为教师的她,为自己的儿子布置好了一切。她以为,乖儿子会在自己的安排下长大成人。没想到,一个督促儿子做作业时的习惯动作,导致儿子奋起反抗。她不明白儿子出了什么问题。做了多年教书育人的老师,在教育自己儿子的问题上她茫然了……  相似文献   

2.
朋友是一所大学的教师,教的是逻辑学。有一天下班回家,她发现儿子玩耍时散落了一地的拼图图片,于是她试图把拼图拼完整。由于职业习惯,她很自然地对这一大堆拼图图片进行逻辑推理。想寻找出从哪个图片开始作为切入点,最后她还是没找到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人生与伴侣》2006,(12):49-49
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天乌镇建华村,有位102岁的寿星,叫张光健太婆,她是都江堰市62位百岁老人中最有“个性”的,非常注重树立自己的形象。她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酷爱清洁,喜欢打扮自己。人们无论在什么场合见到她,都是一身笔挺而整洁的衣服,端庄富态的仪容,满头银丝不乱,绣花尖鞋纤尘不染。她孝顺的儿子李进修、儿媳叶宗群介绍说母亲生活上有很多与众不同的习惯,一些邻居说她有“怪毛病”。  相似文献   

4.
刘洁 《社区》2011,(28):62-64
韩群凤决意杀死两个脑瘫儿子,然后自杀。 在遗嘱中,她对丈夫说“对不起”,她认为儿子的脑瘫是自己带来的,带来了“十多年的灾难”,所以,她决定让死亡来解决问题,让她自己“独自带走两个儿子”。  相似文献   

5.
刘洁 《社区》2011,(19)
韩群凤决意杀死两个脑瘫儿子,然后自杀。在遗嘱中,她对丈夫说对不起,她认为儿子的脑瘫是自己带来的,带来了十多年的灾难,所以,她决定让死亡来解决问题,让她自己独自带走两个儿子。  相似文献   

6.
一封感谢信     
手机的铃声响了,是台湾那边打来的。事情是这样的:我的妻子患类风湿病10年多了,完全失去了行走能力。今年被诊断为一级残疾。我在外面打工,平时妻子的吃喝拉撒全部由上高中的儿子放学回来照料她。眼看儿子快外出上大学了,妻子的生活照料问题必须解决,保姆肯定请不起,她提出跟儿子走我不同意,我提出跟我走她不同意。她说只要解决行走问题,她可以在家自己照料自己。于是,我们就向社区提出了一辆残疾轮椅的申请报告。5月份,我们领到一辆由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秘密     
蒋书 《社区》2005,(20):38-39
下岗后做家政的她,日子过得极苦:儿子拿塑料袋当书包;自己捡菜叶度日。但在这样的条件下,她竟然考上了大学。艰难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她都瞒着儿子;但她的坚毅和追求,却深深地影响了儿子。  相似文献   

8.
毛维娜 《社区》2009,(7):13-13
72岁的蒋老太,由于丈夫早逝,自己独自将一双儿女拉扯大,按说现在是安度晚年、享天伦的时候了,没承想,与儿子儿媳同住的她生活得并不愉快。蒋老太与儿媳总是闹矛盾,这不仅让敏感的她觉得邻居们在嘲笑她,更是对儿子失望至极,加之身患疾病,蒋老太竟萌生了自杀的念头。  相似文献   

9.
春风化雨     
漫天飞雪,北风劲吹。严寒中,一个女人又站在校门外,关注着校园,关注着教学楼。从上课到下课,她一直这么站立着,关注着。知情的人见状,不由得叹道:“唉,可怜的人,又放心不下她的儿子了。”是的,她的儿子在校园里上学,这所学校就是新宾满族自治县新宾镇中心小学。她的儿子叫徐波(化名)。几年前,徐波的父母离异了,妈妈唯一的亲人就是徐波了。妈妈担心有一天,徐波也会离开自己,她担心徐波在外受委屈挨欺负。她的视线不敢离开儿子,担心片刻间自己不在儿子身边,就会失去儿子。人们心里明白,徐妈妈精神失常了。徐波在这样的家庭中,目睹母亲的异常举…  相似文献   

10.
华振鹤 《社区》2002,(18):49-49
郑大妈十多年前已经退休了。她生性好动,喜欢与人交往,脾气又好,虽退休在家,仍不时有左邻右舍、单位同事来往,热热闹闹地倒也不觉得寂寞。最近,她随儿子、媳妇搬进了一套三房一厅的新居,住房条件自然是没得说,然而郑大妈却越来越觉得不习惯。因为,那里家家户户都装上防盗门,邻居连个面都难得见着,更不用说来往了。平时儿子媳妇忙于上班,只留大妈一个人呆在屋里“守空房”。有时候实在憋不住了,很想跟儿子说说话,但他白天上班,晚上则老在自己房里写东西,忙这忙那,大妈不好意思打扰他,只好很无聊地一个人看电视。郑大妈诉苦说,她是一  相似文献   

11.
母爱平衡线     
孙鲁宁 《可乐》2010,(1):60-61
她生在农村,嫁在村里,生了个女儿,不得不开始低眉顺眼地做人。第二年,如愿生下儿子后,她在家里就连说话声都粗了不少。她对儿子疼爱有加,一家人都围着她和儿子转。  相似文献   

12.
放电剧情为了自己暗恋的男孩,以交换生来到韩国的女孩Jun go。在韩国居住的Sweet Home的主人,非常亲切,给她做了美味的佳肴,还给她准备了一间上房,这间屋子就是主人家的儿子的房间。因为事先没有得到通知,儿子宗满晚上回来之后看都没有看就跑到自己房间里睡觉……房主不仅把儿子的房间让给她,而且还让土生土长在韩国的儿子宗满当Jun go的韩文老师。宗满,  相似文献   

13.
一多年后,他一直记得那一幕。那天晚上,妻子出差,他搂着儿子睡。儿子刚刚3岁,第一次单独跟他睡,似乎不太习惯,在他怀里辗转反侧。儿子不睡他更不能睡,他怕打呼噜吵到儿子。  相似文献   

14.
多数国家民法典把习惯(法)作为一种法律渊源。习惯(法)与国家法发挥着不同的功用,它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民法典(草案)应当把习惯作为制定法的补充渊源。国际习惯不同于国际惯例,后者只有在法律确信的基础上才能构成国际习惯,才能构成国际法的渊源。我国民法典(草案)中的有关条款应当将国际惯例改为国际习惯。我国加入的民事方面条约并不在我国直接适用,特别在WTO协议方面,我国将倾向于主要采取“转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11,(6):17-21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体操赛场上,有一位非常特殊的选手,她参加比赛的目的只是为了利用比赛挣得的奖金来挽救她儿子的生命。她就是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她的儿子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她说:“:如果我不参加比赛,我的儿子就活不了了。”所以无论她的腿再怎样的肿胀,她的背部受了多重的伤,她都不能停止比赛。她的儿子还挣扎在死亡线上,所以无论吃多少苦,她都必须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16.
呱呱 《北京纪事》2014,(2):51-53
正除去明星的光环,她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妈妈。在跨国婚姻破碎后,她取得三个儿子的抚养权。生活中,她不仅扮演着妈妈的好角色,还努力使自己成为儿子的好朋友、好哥们儿。她就是著名歌手——韦唯。2013年9月,当大儿子韦紫明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时,韦唯流下了幸福的泪。  相似文献   

17.
睡不着的原因很多,但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有很多不良的睡眠习惯有关,下面就测测您是否也有这些不良习惯。 1.您是否经常强迫自己每天必须睡满7-8小时。否则就会感到睡眠不足。影响了健康?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睡眠规律,如果强迫自己入睡,躺得越久,睡眠的质量就越差。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中国近代以来西方法文化与本土传统法文化的博弈并未结束。传统婚姻观念与习惯,在民间仍然固守着自己的领地,从而导致国家制定法与民间习惯在司法上的冲突。以婚约为标本对此进行法社会学考察,探索二者调适和整合的路径,于当下仍可以为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吴刚凭电影《铁人》获得第十八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以前,吴刚被称为“岳秀清的老公”,但现在,岳秀清突然发现自己多了一个新称呼:吴太太。岳秀清对这个新称呼又开心又得意,因为在她看来,能够看到自己的爱人这么多年辛苦的付出得到回报,期盼许久的这一刻终于到来,是件无比幸福的事情。她给儿子阳阳口述了一封信,讲述了自己与吴刚的爱情,也谈了对于“90后”儿子可能面临的爱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赵丽慧 《社区》2012,(24):62-62
一位朋友无意间和我聊起生孩子的事情,她说生了儿子之后,她得了产后抑郁症,有好长一段时间郁郁寡欢,整日以泪洗面,甚至动了想把儿子扔进垃圾桶的念头。在她的心里,她—直希望生个女儿。她说女儿多好啊,贴心。儿子小时候还行,长大了娶了媳妇之后就变了。很多老人为了给儿子买房子、娶媳妇花掉一辈子的积蓄,到老了还要看儿媳妇的脸色,更有甚者还被遗弃…一怀孕时的惊喜和生产后的失望让原本身体虚弱的她不堪打击,抑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