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基于资产的融资中,贷款风险主要来源于借款人资产收益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本文对于已知借款人资产收益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以信贷市场结构作为约束条件,求解出了使信贷人期望利率收益最大化合同的利率和贷款价值比;认为当借款人资产流动性风险增加时,信贷人最优贷款合同应该是名义利率和贷款价值比均下降;对于借款人资产收益率波动满足正态分布的情况,若借款人资产收益率风险增大,信贷人最优贷款合同应该是名义利率和贷款价值比均上升。  相似文献   

2.
在贷款的整个运行过程中,贷后管理是变化最多、最为复杂也最难控制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确保资产质量提高的重要一环.能否及时发现、识别,并妥善防范、化解、处置风险,持续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确保信贷资产安全,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3.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为何较低□文/¥¥南京市工商银行张同信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较低.逾期呆滞贷款比例较高,严重地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正常运转。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有管理体制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是目前影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正常运转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国企、银行、社会公众之间盘根错节的债务链则成为束缚中国经济走出困境的枷锁。本文试图从剖析不良资产的成因出发,比较各种解决问题途径的利弊得失,以求为有效地治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一、不良信贷资产的界定与成因通行的做法是将贷款分为正常贷款和不正常贷款两大类。其中不正常贷款又分为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三小类。据统计,1998年初,这三类不良贷款占当时贷款总额的25%。笔者认为,这…  相似文献   

5.
金融业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近年来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三项贷款增加。造成风险贷款的原困:从银行外部看,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经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导致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过去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规模扩张和过量的资金投入来实现,造成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高度依附。而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过程中,个别地区忽视对国有资产和信贷资产的保护,使得部分企业借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之机,有意架空分离银行的信贷资产,导致信贷资产风险加大。如一些企业借转制为由,设立二…  相似文献   

6.
资产质量下降,是当前国有银行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妨碍着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因此,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优化信贷资产质量就成为国有银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焦点。据山西省某家国有银行统计,截止到1996年底,该行利用信贷资金发放的贷款余额为226.67亿元,其中,正常贷款181.94亿元,占总量的80.26%,而不良贷款为44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9.74%。一、形成不良信贷资产的因素分析国有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的状况是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的诸多矛盾的归结和突出反映,其原因是较为复杂的,既有企…  相似文献   

7.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金融领域内的重大创新 ,现已席卷全球各国。通过将商业银行的贷款等适合资产转换成可流通的证券 ,可以有效地提高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在我国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还面临诸多障碍 ,但选择住房抵押贷款为突破口先行试点 ,对我国银行业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远看对化解商业银行不良债权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和主要特点,并指出了金融风险监管的途径:一是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二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三是改进风险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的主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洪娟 《统计研究》2002,19(10):57-59
 加入WTO以后,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大量的信贷资产质量低下,贷款不良率仍然很高。从1999年开始,国家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实行了剥离政策。但即便如此,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仍比人民银行规定的15%的控制水平要高。剥离不良资产后,信贷资产质量仍然较差。这说明政策性的剥离不良资产措施只能解决不良资产的存在问题。要从本质上改善信贷资产的质量,商业银行就必须从自身的信贷风险管理的角度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技术,旨在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一、民营经济政策执行制约因素探析(一)金融机构制约因素。一是观念陈旧,影响了对民营经济的信贷支持。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金融机构认为民营经济不正规、不长久,种种偏见再加上民营经济自身不足,使这类陈旧观念在客观上增加了信贷人员支持民营经济的心理压力。二是贷款方式单一,难以满足民营经济对贷款的需求。基层各金融机构普遍采取质押和担保方式发放贷款,而民营经济由于受自身条件限制,可用于质押的资产有限,更难找到有实力的企业担保,因而信贷需求大多难以得到满足。三是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内部操作方法及管理制度限制了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的信贷支持。从金融机构,特别  相似文献   

11.
一、难点分析我国专业银行目前的自身效益普遍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基层行经营亏损问题十分突出。银行经营亏损原因是复杂的,归纳起来不外乎是由于国家政策性因素以及银行自身经营木善造成的。具体可归纳为二高一多,即:资产风险高,负债成本高,应收利息逐年增多。(一)我国专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高,结构极不合理,三项贷款居高不下。银行信贷资金90%以上用在了贷款上,而发达国家只有50%左右用于贷款。同时,我国银行目前信贷资产中的70%以上已纳入企业营运的最低资金需要,15%左右已经坏死。实际可盘活的资金低于信贷资金的15%。所…  相似文献   

12.
银行逾期贷款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作为社会的信用中介机构,担负着最重要的社会资源配置--资金融通的重任,在经济建设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近几年,几乎所有专业银行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据1994年、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我国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中,不良信贷资产占全部贷款...  相似文献   

13.
我国微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消解:信贷配给视角下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贷市场上严重的信贷配给现象是微小企业融资活动中的典型特征,如何消除信贷配给现象是解决微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出路.文章运用信贷配给理论对微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提出了解决微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三类基拳对策,即贷款需求曲线左(下)移对策、贷款供给曲线右(上)移对策和利率曲线自由移动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金融机构不断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积极调整资产组合,大力发展低风险、高效益、资产流动性强的票据贴现业务,使票据业务得以迅速发展,尤其在当前宽松货币政策下,全国信贷投放大幅增加的同时,票据融资量逐步放大,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而且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调节资产和负债规模的手段.2009年3月份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5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票据融资增加1.48万亿元,占贷款增量比例为32%,而1月和2月该比例分别为38.5%和45.5%,票据融资增势处于高位运行态势.……  相似文献   

15.
朱子云 《浙江统计》1997,(12):17-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贷款质量越来越明显地关系着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和社会金融安全,影响着广大人民的生活安定。为了及时正确把握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的运行态势,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贷款质量,很有必要建立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认真进行监测调控。一、贷款质量的特殊性和指标设置原则所谓贷款质量,是指贷款资产的优劣程度。它包含三重意义:一是反映贷款资产的安全性大小;即商业银行收回贷款资产本金的可能性程度;二是反映贷款资产的合法合规性,及时发现商业银行有无违法违规行为;三是贷款资产的效益性…  相似文献   

16.
一、目前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 2000年,农村信用社按照人民银行信贷扶持“三农”的要求,全面试行和推广了小额信贷活动,以自由存款和中央银行再贷款为资金,开展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地提出了小额信贷,引发了关于小额信贷理论和实践的论证.到200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在山西、陕西、四川、贵州、内蒙古五个试点省(区)开始倡导商业性小额信贷的试点,这些地区成立了山西平遥日升隆小额贷款公司、贵州江口华地小额贷款公司、四川广元全力小额贷款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融丰小额贷款公司、陕西户县信昌和大洋汇鑫小额贷款公司共计7家试点商业性小额信贷公司.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中国信贷市场供求配适性状况,以及造成中国信贷投放总量错配的主要因素,文章利用1997-2009年2季度中国信贷市场季度数据,采用最大似然方法估计信贷供求非均衡模型参数,实证结果表明:(1)信贷供给小于信贷需求为32个季度,信贷供给大于信贷需求为15个季度,其中1997-2001年以及2005-2007年存在严重的供小于求现象;而2002-2004年及2008年3季度以来存在信贷供大于求现象,其中2009年第1季度信贷超额供给占观察到的实际信贷量的比例为18.37%;(2)中国信贷市场上银行信贷能力是影响信贷供给的重要变量,信贷能力越高,社会上的贷款就越多,而2009年来的信贷大幅投放已经超过了银行的实际信贷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 (一)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提高银行总体盈利水平.资产证券化的初衷就是使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组合起来变现和出售,以尽快回收资金,增大货币的扩张效应.如果将贷款证券化,使长期被占用的银行贷款转化为证券出售给投资者,则整个金融系统就有了一种新的流动性机制,银行就可较快的回收资金,扩大金融资金来源渠道.资产证券化本身并不意味着收入的增加,而在于释放的资本,用于其他较高边际收益的项目,将增加更多的潜在利润.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较高,除了信贷管理等各种原因之外,应该说资产流动性较差也是原因之一.因此,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我们在改革中,通过提高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改变信贷资产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一、县域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目前县域中小企业贷款的方式主要以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为主。一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放贷权集中在县及县以上机构,而且县级机构放贷权被严格限制,乡镇级银行办事处基本上没有放贷权。只能进行企业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这种消极的放贷政策。二是因为信用评级一般由与各信贷机构有合作关系的资产评级机构进行,评级机构对被评级企业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加之手续烦琐、效率太低, 因此企业更趋于选择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20.
资产证券化的经济功能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程序和经济功能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AS)是近几十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它是在特定金融环境下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一般涉及四类利益主体.假定:一家商业银行缺少流动资金,打算将其一批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抵押贷款等资产证券化,以筹集资金.涉及的四类利益主体是:贷款出售银行,一般称为原始权益人;该商业银行的客户,即拟证券化的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抵押贷款的贷款人,一般称为原债务人;特定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是购买商业银行特定资产,并以所购资产预期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作为偿付保证而发行证券的中介机构;投资者,即购买SPV所发行证券的人或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