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试图在较为客观地把握竹简《诗论》诗学思想的基础上,将《诗论》置于一定的历史坐标中加以比较考察,来认识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文章认为,《诗论》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篇诗学专论,是先秦文艺性诗歌评论的代表,同时也是中国文学批评若干重要思想的滥觞;通过与《毛诗序》的比较,可见《诗论》与《毛诗序》旨趣迥异,其文艺价值远胜于《毛诗序》,同时《诗论》也可能对《毛诗序》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文章还指出,《诗论》能为审视《毛诗序》历史公案提供若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孔子文学批评思想新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孔子的文学批评思想,除了其著名的诗论外,对一般文学理论批评亦有具体而深入的论述,且自成体系。孔子的文学批评思想以“仁”为基础,以“文”为目标,以“中庸”为准则,探讨了文学的本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等理论问题。孔子的上述文学思想对后世的文学发展及文学批评理论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李贽生活的年代虽相距遥远,但思想上却颇多相似相通之处。李贽继承并发挥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且他们本人的著述活动恰是对此理论的最好诠释。两人撰史的动机、意图一致,对历史的一些看法趋近一致,故李贽对某些史家责难司马迁的言辞不以为然,并为之申辩。但由于各自所持的经济主张不同,在对汉武帝的经济政策及制订者的评价上,两者观点迥异。他们的思想中承续着民本思想,体现着对主体的重视、关怀,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史记》在中国古代史学中的地位,是与其作者司马迁的学术个性密切相关的.讨论司马迁的学术个性,是深入研究《史记》及中国古代历史思维的重要课题.所谓学术个性,用司马迁本人的话来讲,就是“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著史,是要“稽其成败兴坏之理”,进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以“成一家之言”为著述目标,表明司马迁对确立自己的学术个性已有较自觉的意识.但这种自觉意识并非一开始就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转折.促成这一转折的契机就是他所遭受的腐刑之祸.《史记·自序》所记司马迁受刑前与壶遂讨论《春秋》及司马迁本人著述的缘由动机的对话,和受刑后司马迁的自我表白,反映了其思想的变化.但以往的研究者并未充分注意和重视司马迁受刑前后思想的变化(较多提到的只是他受刑后发愤著书及对生死的看法,且时有把二者混同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戴震反对前人舍《诗序》而论《诗》,以毛、郑为“陋儒”,定郑、卫为“淫诗”的作法,肯定了《毛诗序》为子夏之学,即使非其亲为,而其中之师承当不诬;并且认为,“变风变雅”也如“正风正雅”一样,同样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与“里巷狭邪”,淫僻烦惑之事毫无关系。由今日出土的材料可见,戴震所言与《诗论》的意旨极其相近。以《孔子诗论》与戴震治《诗》的基本观点作比较,说明了戴氏的《诗经》研究著述对今日的《诗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诗论》也为研究戴震的治《诗》成就出示了证明。  相似文献   

6.
嘉道以降,社会危机日益加重,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唤醒了部分先觉士大夫的经世意识,他们把目光投向政治,投向现实社会,欲以自己的满腹经纶来匡济天下,力挽狂澜。张琦的"经世致用"思想不仅表现在醉心于历史地理的考索中,著述兵书、医书,其诗论、词论、史论文中也纡婉蕴藉地表现出其经世之心。  相似文献   

7.
《史记》作为中国古籍编撰史上继"六经"之后的里程碑作品,体现了司马迁卓越的编撰才能和匠心独运的编撰思想。《太史公自序》所集中体现的编撰思想在目的方面表现为学究天人关注人伦日用,文通古今绍续《春秋》遗风,成一家言倡导发愤著述等;体例方面主要是以人为纲,本纪、世家等五体互补;编撰方法方面是人以群分比类合传,事以类聚专题叙录,详今略古重视考证等。司马迁确立了纪传体在史书编撰史上的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8.
刘勰的诗论思想散布在《文心雕龙》对诗体的各种论述当中。《明诗》篇对诗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这是刘勰诗论的核心内容。现在通行的观点把"持人情性"理解为讲诗的政治教化作用而非诗的含义,既没有把握《文心雕龙》文体论的独特论说方式,也没有将刘勰诗论和其"标自然为宗"的文学观相结合,因而造成了误读。刘勰不仅用诗"持人情性"的新观点重申了自己的"自然"文学观,还对孔子"思无邪"思想作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在学术思想上对先秦诸子都有批判和继承,但家学的渊源和自身的遭际使司马迁之文服膺于道家.道家思想是司马迁作<史记>的主导思想.<史记>在结构上以黄帝开篇,以吴太伯为"世家"之首,以伯夷为"列传"第一;在内容上对老子"无为"、"轻刑"、"寡欲"观的推崇,对道家唯物论、辩证法、变化因循等哲学观的继承和发扬都是司马迁崇道思想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作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理论体系最为周全详赡的理论专著 ,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将这些影响细加分析 ,便于更为全面深刻地领会《文心雕龙》的理论意义。同时 ,江西诗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将《文心雕龙》和江西诗论进行比较研究 ,发掘其一致之处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确认江西诗论的一个理论源头 ,进而审源知统 ,以便从一种历史的视角下把握江西诗论。  相似文献   

11.
由于早期的文学与社会关系紧密,文学理论的早期研究范式大多是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入手,这种文学观念把文学看作是对象现实的模仿、再现或反映。到了现代文学理论中,文学理论研究出现了语言学转向,形成了新的理论范式,以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和结构主义为代表。到了所谓的后现代的文学理论中,由于图像文化的勃兴,又出现了文学理论的新的转向,即图像转向。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文学理论研究就出现了两次转向,大致存在着文学社会学、文学语言学和文学图像学这三种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2.
文学教师在文学教育中扮演两种角色:文学评论者和文学话语传递者.文学评论者通常被视为高级文学阅读者,他们将成熟的思维逻辑、理论素养和研究培训杂糅进阅读赏析中.而文学话语传递者重视对学生个体性的塑造,阅读和写作过程实际就是话语的描述性因子,文学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对文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消化,并逐渐培养其个体批判能力.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文艺批评缺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解读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对后现代性的片面理解、对经验论的自由主义的偏爱、对体系性建构的逃避,指出其3重欠缺——批评视野的狭隘、批评理性的残缺、批评本体的孱弱。只有进行原创性的体系建构,当代中国文艺批评才能自我提升到更高的境域。  相似文献   

14.
文学符号学构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符号是存在于具体历史时空文学活动中的,由最小文学手法、整一文学手法、文本文学手法、文本纯文学风格、文本文学审美风格五个层级自我调节构成的结构,其模式为:((((ERC)RC^1)RC^2)RC^3)RC^4)RC^5。其中,ERC,即自然语言符号。E,是其能指即音响形象;C,是其所指即概念;R,表示两者的关系。文学手法、文学风格,是文学符号((ERC)RC^5的基本意义。文学符号第一个结构层级的能指(ERC)与第五个结构层级的所指C^5文本文学审美理想具有双栖身份:既属于文学领域又属于非文学领域。通过(ERC)与C^5,文学符号在保持自己结构边界、结构转换规律维系文学符号自主、自足、自律运动时,维系与非文学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长恨歌》主题一直争论不休,主要有:讽谕主题说、爱情主题说和双重主题说。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从文学传承的角度看,继承了之前作品主题;其二,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创作环境和自身经历共同促成了主题多样;其三,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是文字符号的多义性和接受的个体性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6.
当下的部分文学理论家认为文学性思维在后现代语境下对其它人文学科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渗透,因此文学研究应该转向.实际上,文学性思维只是众多艺术性思维的一种,文学性思维的弥漫本质只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的自我赋予意义的表达,是文学研究在后现代语境下的一种焦虑症的表征.  相似文献   

17.
文学期刊与改革要求和市场大趋势难以谐调的矛盾日益突出;文学期刊面临生死挑战;文学期刊改革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曾对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提出过一系列的观点和看法,形成了周恩来的文艺理论体系。1959~1962年的《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对在京的话剧、歌剧、儿童剧作家的讲话》三篇讲话从文艺的服务对象、遵循文艺规律和发扬艺术民主三方面体现了周恩来的文艺思想,具有丰富深刻的内容和巨大的理论价值,在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鲁迅曾经计划创作反映唐代历史、红军长征和知识分子问题的三部长篇小说,但都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完成。这无疑是中国文学的巨大遗憾,而另一方面,鲁讯的这一抉择也显示出其文学创作思想的端倪。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论述文学治疗的对象、机制和方法,探讨了文学治疗作为一种医疗手段所存在的价值,疗愈是文学发生的原初功能之一,文学和治疗在科学发展的繁荣表象下被割裂,但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发生合流。文章试图从文学和医学两方面加以阐述和例举,提出"文医"的概念,为文学治疗探求一个合适的存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