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娟英  京江 《社区》2002,(21):28-29
福建省厦门市开元区针对目前社区就业的大趋势,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社区就业的“新招”。 首先,设立上不封顶的“促进就业资金”。其中包括就业推荐费补贴和公益岗位工资性补贴。用于下岗失业人员培训费、就业推荐  相似文献   

2.
李德明 《社区》2009,(13):30-30
江苏省常熟市虞山镇方塔管理区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一人,稳定一家;帮扶一户,稳定一方”为指导,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寻找“饭碗”,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了女工下岗失业的心态,指出发展社区服务是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的重要途径。提出政府、社区、个人应“三管齐下”,为发展和完善社区服务而努力。  相似文献   

4.
张兴 《社区》2003,(3):16-17
“星光计划”导读: 1、实施“星光计划”的具体作法:依托现有社区资源,多元化、多渠道筹措资金,根据社区老人及居民的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2、实施“星光计划”工程和社区效应主要目标: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解决部分下岗、待业人员就业问题,丰富社区文化娱乐生活,壮大社区各层次文化队伍,加强基层建设,  相似文献   

5.
赵国庆 《社区》2005,(19):28-29
江苏省南通市南濠河畔的启秀社区,去年有170多名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全部实现就业、再就业,成为全市首个无下岗失业人员社区。今年以来,这个社区新增加的近百名下岗失业人员,也实现了人人都重新拥有工作岗位。这一现象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关注。出路就在家门口2003年10月,启秀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的牌子挂到了社区居委会的门前,引来了众多居民的驻足观望。启秀社区有1100多户居民,4000多人口,2003年统计显示的17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中,有40对夫妻双双下岗失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的出路在哪里?2003年底,社区工作人员到辖区…  相似文献   

6.
孟欣 《社区》2002,(23)
杭州市上城区高银巷社区居委会本着“上为国分忧,下为民解愁”的服务宗旨,将落实弱势群体的再就业放在工作首位。高银巷社区对下岗失业人员做到“三清”:择业意向清、个人技能清、家庭情况清,力求有针对性地介绍工作,提高就业成功率。对再就业人员采取积极、主动、负责的态度,开辟“岗前摸思想,岗后重磨合”的新路子。与此同时,社区充分发挥“共驻共建”的作用,主动与地区单位沟通、协调,拓宽再就业渠道。在上城区人民政府、杭州市公安局、名城房地产公司、省食品公司、清波环卫所等地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共安置社区下岗失业人员95人。高银…  相似文献   

7.
黄熊飞  杜剑  王希宝 《社区》2002,(11):28-29
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街道野坡社区,地处东塘东南角,辖区总面积0.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834人,辖区内国有企业17个,下岗职工206人。由于下岗职工多,社区有相当一部分居民生活比较困难。针对这一状况,野坡社区把指导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工作放在了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年来,他们结合社区实际,率先在全市创办了第一家“社区就业指导中心”,办起了医疗服务等6个网点,组织了家政服务等5支队伍,拥有257名服务人员,开设了“钟点卫生”等16个服务项目,解决了652名人员就业的问题,辖区内206名下岗职工全部得到了安置,实现了“就业不出社区”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武候区黉门街社区,2005年登记的失业人员有135人。面对如此就业形势,黉门街社区积极探索社区就业途径,把开展“四送”(即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技能)就业援助活动作为一项长效机制,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社区服务等多渠道拓展岗位。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132名下岗失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绵阳市剑南路西段第二社区居委会“进百家门,知百家情”。对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调查登记,了解择业要求,随时掌握就业动态,按他们的特长或需要建立了就业档案,进而在社区内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单位中进行就业信息的收集,掌握驻区单位用人需求,建立一套再就业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10.
董敏 《社区》2002,(13):22-22
早在1996年,上海市提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要阵地是社区,并给予最优惠的政策,鼓励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以“非正规组织就业”的形式从事社区服务。随后,北京,大连、武汉、青岛等城市纷纷将眼光瞄准了社区,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获得了不少经验。仅2000年1-10月份,武汉已有4万人在社区就业。上海近几年已使1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走上社区服务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1.
宋炳云 《社区》2003,(17):12-12
[本刊讯]2003年7月10日,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民强社区的广大居民群众,喜洋洋地迎来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一行来社区考察工作和社区建设情况。民强社区成立不到两周年,在短短的时间内,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以开拓创新进取的工作作风,开展便民服务,成立下岗再就业中介服务站,为300多名社区下岗职工解决了就业问题。社区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用,在社区党员和在职党员中开展了“一助一”、“一帮一”和贫困户结对子的掌声。她参观了社区室内外环境,详细了解了民强社区的建设情况,对民强社区建设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并说:回到北京后向胡锦涛书记汇…  相似文献   

12.
张明焕 《社区》2013,(18):12-13
湖南省津市市作为城市化率超过50%的老工业基地,在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发展过程中,社区义无反顾地承载起了公有企业改革成本转移消化、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经济发展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建设移民动迁、困难群体生活保障等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使城市社区在“大成本消化、大矛盾化解、大民生保障”与“缺人管事、缺钱办事、缺办法处事”的夹缝中艰难负重运转。  相似文献   

13.
缪舜 《社区》2003,(17)
长沙市开福区东风一村社区依托社区小环境,采取八条途径,帮助410名下岗失业人员找到了工作,安置率达94.8%。他们的具体做法是:1、通过职业中介推出一批:社区通过建立就业信息服务部,在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档案,了解每一位下岗失业人员的优势和就业意图的基础上,借助劳动力市场网络、职业中介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平台的信息,帮助了149人实现社区外自主择业。2、劳动部门送岗位解决一批:2002年7月起,每周五下午3点,市劳动局职业介绍中心派专人到社区为下岗失业人员送岗位,共帮助21人解决了就业问题。3、兴办实体吸纳一批:社区通过整合资源…  相似文献   

14.
陈马牛 《社区》2003,(7):38-39
工作对于下岗、失业人员来说就像沙漠中的一湾清泉,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它也是和平幸福的一块基石。从这个意义上讲,亟待完善的社区再就业工作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民心工程”。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社区就业潜力很大,应该把充分开发社区服务业的就业岗位作为一个重点。” 随着城市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消费结构多元化、社会保障社会化趋势的出现,社区建设的不断加强,广大居民群  相似文献   

15.
周祖惠 《社区》2013,(12):18-19
在城镇化建设的征程中,如何当好充分就业的“红娘”,是社区落实民生之本的大事。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街道星都社区依附就业和再就业的一系列帮扶政策,打好服务“组合拳”,在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的“四送”活动中下功夫,引导失业群体正确就业。至今,全社区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就业率高达98%以上,无零就业家庭。  相似文献   

16.
胥子 《社区》2009,(36):22-24
想就业,但苦于无技无文凭,怎么办?好在有社区居委会的帮助。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是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尽管各级政府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社区居委会也千方百计地扩宽就业渠道,可再就业工作仍是不容乐观。社区工作人员反映,再就业人员的就业心态及就业态度存有很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茜  冯兆君 《社区》2005,(20):17-17
今年内,深圳市的社区就业服务将有专人负责。作为全国试点城市之一,深圳市将在700个社区配备劳动保障协理员,协助搞好公共就业服务,同时基层劳动保障平台还将配备职业指导师和劳动力市场分析师。劳动保障协理员主要负责在基层协助搞好公共就业服务,负责失业登记、职业培训,退休登记,对失业人员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及时掌握和了解每个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协助相关职能部门搞好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等。目前国家关于劳动保障协理员的职业资格标准已经出台,并选定深圳等省、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和国家及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在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出现了新的变化。学生就业意愿降低,“慢就业”现象严重。理想职业岗位与目标发生变化,“求稳”心态加剧。求职高标准高期待,存在“畏难”情绪。文章通过就业认知、就业能力、亲友资源、就业期望和社会环境五个方面,探究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原因,同时给予提升对策,即广泛体验,端正学生就业认知;精准出击,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家校合作,科学利用亲友资源;正向引导,合理设置就业期望;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求职渠道;提高重视,提升政策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04,(3):22-22
新开路社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区繁华地段,总人口831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就有1890人。社区居委会成立以来,坚持把服务居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社区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建立了社区管理、家政服务、托教服务、卫生保健的社区服务体系,使绝大多数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相似文献   

20.
《社区》2002,(17):12-12
人文社区工程的实施,是依据城区工作的特点,着眼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操作中要有全新的理念和系统的思想,有力地引导社区建设的新实践。一是扶贫帮困与促进就业结合关心弱势群体。我们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帮困体系,加大帮困力度,对因病因残、双下岗以及“三无”人员等城区特殊困难群体,开展切实有效的扶贫帮困活动,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一些社区还发动党员进行义务劳动、义务捐献,增加慈善基金基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