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农村教育消费:巨大的潜力与沉重的负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教育消费的探讨成为近来的热点话题,一个中心议题便是“扩大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由此,本文想到了从属于整个教育消费的农村教育消费,作为经济整体水平较低却是最为广大的一块市场,其消费状况是怎样的呢?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愈发觉得农村教育消费即农村家庭的教育消费是较为特别的一部分,既有巨大的潜力,又有沉重的负担。一、家庭教育消费的构成和潜力1.农村教育消费特指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消费。家庭教育消费是指家庭为子女求学而支付的各种费用,这里不含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文化社会教育所支付的书报、杂志、短训…  相似文献   

2.
文学经典危机与文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文学经典在精神生活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性明显衰落,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法性受到理论质疑。定位为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文学教育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调节、完善消费社会的价值体系,培育消费社会中理想的文化主体。经典文本的人文价值与审美价值久经检验,是文学教育之范本,应该为受教育者认真研读。  相似文献   

3.
广东居民收入变化与教育需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明  刘毅  赵细康 《学术研究》2003,(5):99-103
本文对居民收入与教育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显示 :1)居民对教育服务的需求类似于对正常商品的需求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居民用于教育的支出相应增长。 2 )对广东居民收入与教育需求的实证分析发现 ,居民收入与教育消费之间具有正的相关性。但是 ,城镇居民教育消费的增长速度高于收入的增长速度 ,而农村居民教育消费的增长速度则略低于收入的增长速度。 3)未来几年 ,广东教育市场的开发潜力极大。  相似文献   

4.
树立科学消费观: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占勇  刘学伶 《理论界》2007,(2):139-140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特殊群体,他们既具有青年时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其理性消费是主流,但其消费行为存在着非理性化、消费结构不科学、消费心理不成熟等现象。本文对此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消费观,这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能对引导社会正确消费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育市场化运作为解决经费短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和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忽视了农村社会的实际需求和负担能力,导致教育市场化在拉大城乡差距、削弱农村人力资源、有失教育公平和延缓农村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对农村社会发展形成一定的制度瓶颈。  相似文献   

6.
消费时代的审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已成了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分析以欲望为特征的消费社会逻辑,指出传媒对人的欲望的塑造和对需要的遮蔽,并在此基础上考察现代传媒所生成的传媒无意识,以及传媒无意识在影响人们的审美趣味时所起的作用,从而揭示出消费时代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投入 ,无论从国家 (社会)的投入 ,还是受教育者的家庭投入的宗旨来看 ,都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 ,而人的素质又主要表现为生产劳动能力的状况。因此 ,教育的投入基本上是生产性的投入。如果把接受教育服务作为一种消费 ,那么 ,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审视 ,也是一种生产性消费。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送子女读书 ,扩大家庭对教育投资的必要性。国家宏观调控也企图通过教育需求的拉动扩大内需。也只有以有效的教育投入为基础才能实现知识创新和人才开发 ,才能积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决胜力量———“人力资本”。然而 ,教育需求拉动却碰到了三…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环境中艺术设计创新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时代带来了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也向艺术设计创新教育提出了挑战。在市场经济时代,社会需求和消费方式的多样化也对艺术设计创新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艺术设计创新教育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这都需要我们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不断更新创新教育理念,不断开拓创新,以适应新的时代对艺术设计创新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使艺术设计创新教育能实实在在的为社会培养艺术设计人才,为社会及市场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论述教育的巨大作用为开发与促进教育消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热烈的教育需求为开发与促进教育消费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开发与促进教育消费为扩大内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论证了开发与促进教育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贫富差距是社会贫富差距的折射,大学生贫富差距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大学生贫富差距对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学习价值观、消费价值观、就业价值观等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加强贫富差距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消费价值观;加强心理素质的教育,引导大学生主动调整个人心态。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河北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从就业准备、就业意识、就业意向、就业主动性、就业消费、就业挫折以及就业教育上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相当数量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够充分;就业意识还有待加强;就业意向存在理想化倾向;就业的主动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就业消费较低.且消费项目分散,同时毕业生应理性面对就业消费不断增加的现实;就业烦恼主要来自用人单位要求学历较高、社会需求较少、恋人同城理想难以实现和都市情节;就业教育相对滞后,就业指导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消费文化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还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与对人们进行思想意识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文章尝试从消费文化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消费文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微观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对消费文化的建构等方面对我国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消费文化进行研究,以期得出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从西方舶来的社会思潮,已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对消费主义开展有效批判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性;二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担当;三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对消费主义进行批判应遵循以人为本、以理服人、以一持万、以行证道的批判逻辑,帮助大学生破除消费主义导致的“伪丰盛、真破坏”的生态伦理困境、“伪优越、真分化”的社会伦理困境、“伪自由、真物化”的个体伦理困境,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新时代可持续的理性消费原则、公平共享的正义消费观念、“以人为本”的发展消费方式,以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罗国安 《学术论坛》2004,(6):152-155
青年指标体系是一个动态的指标体系,教育与培训在青年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青年指标体系中,教育与培训直接影响着青年在社会中的就业、消费、生活质量、闲暇生活、社会参与、价值观和青年的婚姻家庭质量,决定着青年对社会的贡献,与青年的犯罪及行为偏差有着一定的关联,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青年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形成教育消费热的宏观背景及影响教育消费行为因素的分析,认为教育消费热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对经济策略选择的权宜之计,从居民教育消费的实际承受能力来讲,教育消费热能否持续尚难定论,但至少目前这种过度的消费热是难以持久的。要使我国教育消费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之上,必须采取相关的配套措施,诸如: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居民预期收入,完善教育消费信贷政策及配套措施,扩大教育消费信贷的范围;改善教育供给体制,提高教育的有效供给;提高教育个人收益率等。  相似文献   

16.
高校消费教育是培养一个成熟消费者的重要阶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我国高校消费教育起步较晚,内容滞后,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对消费者的要求。因此,高等院校应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高度重视、大力发展消费教育。  相似文献   

17.
论教育产品及其经济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产品的经济属性是确定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是否干预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教育产品不应该是理论界普遍认为的教育服务,如教师提供的教学服务,而应该是合格的毕业生所拥有的素质、技能、知识等,或者说是合格毕业生所具有的人力资本。这样的教育产品在学生毕业之后被消费,才能给受教育者本人、投资教育的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收益。在经济学对教育收益的已有研究中,正是以合格的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在教育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如果存在外部效应,那么教育产品就可能成为准公共产品或公共产品,这样才能决定政府对教育产品供给的干预程度。因此,在分析政府是否应该干预教育资源配置的时候,应该先确定某种教育产品是否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而不是相反。也就是说,不是因为政府提供了基础教育或实行了义务教育制度,基础教育产品才变成了公共产品。另外,教育产品的经济属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具有历史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文化消费作为建构社会认同的重要手段,其消费主体的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文化消费对于建构其社会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消费通过两条路径来建构社会认同:一条是通过彰显文化消费的符号意义来实现消费的“示同”和“示差”功能,以此实现外显层次上的建构;另一条是经由教育型文化消费,通过积累文化资本、发展自我,从而使个体融入更高的社会阶层,实现对社会认同的内隐性建构。对农村青年三条社会认同建构路径的比较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应该将其文化消费的重点由外显符号意义的文化消费转移到教育型文化消费上来,积累文化资本,提升自我价值,建构城市认同。  相似文献   

19.
陈柳钦 《江淮论坛》2010,(2):174-180
我国教育经济学已经取得的主要理论贡献,诸如教育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教育投资短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教育经济效益、教育产业化与后勤社会化等问题的研究;当前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教育与经济互动关系需要继续深化、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制度结构需要完善、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亟待逻辑化以及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偏颇的方法论要矫正等等;新时期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趋势为:教育经济学研究视野更宽、学科体系更开放、教育经济学研究内容将扩张到消费领域、教育经济学日益与培训经济学的融合、教育与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问题持续探索等等。  相似文献   

20.
田育进 《南方论刊》2013,(3):102-103
医学院校学生承载着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但一些贫困学生存在自我定位不准确、资助依赖、消费盲从等现象以及高校励志教育重视不足。本文通过阐述开展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的途径,以帮助促进贫困大学生树立人生目标,促进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