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着重强调综合性人才培育及美育政策,为落实高校音乐专业美育的特色教学,提出音乐美育的特色化创新型实践研究.阐明音乐美育的概念内涵,分析我国音乐美育的现况;在音乐美育融入特色化主题内容、特色化教学观念转变、特色化人才培养方向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提出音乐美育的特色化创新型实践,包括情感渗透式特色化教学...  相似文献   

2.
面向我国高校人才培育、美育德育等政策部署,基于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落实高校艺术专业类课程教育教学任务,开展高校艺术惠民与思政教育融合改革研究.阐明高校艺术惠民的内涵,对高校艺术惠民与思政教育融合进行概述;进行高校艺术惠民与思政教育融合改革在顶层设计、思想主线、教学方法、教学反馈上的探索;提出高校艺术惠民与思政教育融合改革的三大实践:依托高校的创新教学体系、多重载体的展演实践形式,多向提升思政教育成效.艺术惠民作为一种实践教学,通过将理论教学融入具体操作之中,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教育教学,在这一专业教育实践教学之中,实现一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全面培育.  相似文献   

3.
举办艺术惠民活动应当是高校、社会共同的责任,艺术惠民活动能够为城市文化建设带来积极影响,也能够为艺术类专业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一流大学的艺术惠民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针对当前一流大学艺术惠民活动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并分析出当前大学艺术惠民活动存在的问题,再根据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许多知名院校,在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增设艺术专业,基于学科建设中艺术专业教育的特殊性,积极探索,从深度和广度上完善艺术专业教育内容,高校通过开展面向大学生的实践创新型、区域特色化创新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服务能力,营造浓厚的学以致用、敢为人先、不过分拘泥于规范的文化氛围,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数字媒体艺术是数字技术、视听艺术、媒体文化融合的一种实用艺术形式,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适应当前战略性发展的新兴专业.该文以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思政建设路径为主要研究内容,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论述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及其教育中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并与思政建设的内涵进行结合,针对目前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中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建设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面对"五育"并举、立德树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政策号召,立足美育、德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进行教育改革实践的相关研究.阐明美育、德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必要性;提出以课程体系调整推动学科发展、以教学模式创新推动专业进步、以教育环境改善实现人才培育的三大改革策略;立足三大策略提出特色化、在地化,全时间、全空间,提升式、引领式的三大改革实践.理论和实践表明,美育、德育与专业相结合的教育改革实践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一流人才培育的必然要求,在一流综合素质专业精英培育的同时,不断实现专业进步、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各行各业都展现出了焕然一新的生命力.音乐表演专业是具备艺术表现力和提升大众审美能力的专业,应该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该文基于我国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研究,对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索改革的必要性;挖掘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架构模式、专业支撑、教学方式方法;分层次、全方面、多角度对音乐表演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核手段三个主要方面进行改革实践,力争通过音乐表演创新和现代化教育的改革来培养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实际操作能力突出、创新技术水平一流的现代化音乐表演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逐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培养过程。创新创业能力的塑造对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就业需求、规划职业发展方向以及努力实现就业愿景有重要助力作用。该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为背景,对艺术类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进行研究。通过阐述创新创业相关理论、音乐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加深对音乐专业“双创”教育的了解;研究国内外艺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发展模式,通过对比得出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最后结合现阶段音乐表演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通过采集数据,利用枚举法、实测法、构造法等有效手段,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提出改革思路,在师资建设、平台搭建、学科交叉方面提出相关策略,以促进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双创”教育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红霞 《社科纵横》2009,24(5):146-147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担负着中小学音乐师资的培养任务,对中等学校音乐教师的音乐文化观念、音乐审美观念以及音乐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培养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目前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秉承的仍然是传统的专业钢琴教学思想与内容,自身的师范特点并不突出;受专业钢琴教学的影响教学目标不明确,忽视应用技能的培养;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内容,相对显得薄弱。针对此问题,本文论述了整合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内容,培养社会需求人才。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外部环境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国家产教融合战略的推进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属于应用型文科专业,对人才培养更应注重与社会需求接轨。该文概括了地方高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趋势,分析了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提出了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探索性地提出了“校企实践夏令营”模式,并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总结了“校企实践夏令营”的实践内容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教学实践出发,总结了《公共关系实务》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的初步实践,从课程的性质和定位、课程项目开发可行性、课程的项目开发和设计原则方法、项目实施情况等方面探讨了项目教学的经验和体会,重点分析了项目的开发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In this paper an attempt is made to draw a distinction betweenthe notion of the practical and the technical. Reference ismade to Aristotle's concept of Phronesis and the related thoughtof the German philosopher, Hans-Georg Gadamer. The purpose ofthis is to retrieve a sense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which recognizesit as a form of practical, moral engagement, and not primarilyas a matter of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3.
绿色教育汇集了“环境保护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健康生命教育”三重含义,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精神。在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导游人”作为教学目标,基于导游岗位典型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内容选取,建立了“双结构”课程教学模式和双栖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开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情境化教学,建立多元动态课程评价体系,使课堂重新焕发出生机。  相似文献   

14.
田根胜 《求是学刊》2006,33(1):114-117
五四运动前夕,传统戏曲、京剧改良与新剧实践配合社会革新浪潮,在舞台上交相辉映。初始阶段的新剧由于生长在传统的戏曲根基之上,加上理论薄弱、经验缺乏,出现“杂合”戏曲、内容趋向低俗的“歌舞派新剧”,这很大程度上背离“新剧真正之主旨”。针对这种情况,以冯叔鸾、郑正秋、周剑云、欧阳予倩等为代表的一批理论家,结合新剧舞台实际,提出新剧改良主张,强调剧本的重要性,主张正确地开展戏剧批评。  相似文献   

15.
16.
热处理基础工程训练属于热加工部分,是工科院校基础工程训练工种之一.从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出发,对热处理工程训练的内容进行调整和充实,在一些传统实训内容中开拓创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学会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研究和自主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哈贝马斯的理论对社会工作四个面向的启示。在社会工作反思方面,批判理论有助于社工警惕服务的异化。在社会工作分析方面,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有助于社工洞察案主困扰的根源。在社会工作伦理方面,商谈伦理学有助于社工走出伦理的迷失。在社会工作实务方面,理想的沟通情境有助于社工开启温馨的对话。总之,本文致力于把哈贝马斯的论述带到社会工作实践中来。在文章最后,也对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运用哈贝马斯理论的局限性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实习模式的建立对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江苏工业学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借用“二元论”的理论视角,分析了社会工作实习的维护系统,认为社会工作在社区(机构)系统不完善,案主系统隐性化,社会工作在社会公共价值观系统缺位的时候,社会工作实习只有充分整合其培育系统的资源,采用课程(课堂)实习为主,社区(机构)实习为辅.从本专业出发,逐步辐射全校,再向校外推广的外卷化的发展形式,实现自我增权,才是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特点决定了专业实习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督导指导下的实习是使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转变为高素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学习途径。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督导的现状,指出促进理论与实践整合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督导的首要目标,引入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环路模型作为实习督导的理论依据,探索可操作化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督导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