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道光廿七年(1847年),河南开封一书香门第添了个男孩,取名章樾。此人先是入选京师国子监,后去湖北任知县,再后调至盛京,办理东边一带垦务。至光绪三年(1877年),受人举荐而以试用知县名义前往桓仁建县,三年后实署,成了桓仁历史上的首任县官。彼时桓仁人烟稀少,  相似文献   

2.
程安平 《社会福利》2007,(11):25-26
救助工作向社区延伸,是"主动救助"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救助管理工作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焦作市救助管理站积极探索救助工作进社区的有效途径.建立了"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服务设施为阵地,以社区志愿者为资源主体,以企事业单位一帮一、多帮一为载体,以城市低保、定期救济、大病医疗基金及慈善协会定向资助互为补充"的救助机制,形成了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居民积极配合,救助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的新格局,使社区未成年人预防和回归安置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付世明 《学术交流》2008,(2):107-111
波罗的海斯拉夫人与德意志人等在打击北欧海盗的过程中共同开辟了波罗的海商路,罗斯商人与汉萨商人的合作为汉萨同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罗斯的诺夫哥罗德与汉萨同盟之间的正式贸易伙伴关系持续了200多年,双边的贸易真正达到了共赢,不仅活跃了北欧的经济生活、完善了国际法,而且使诺夫哥罗德成为罗斯国家面向西方世界的窗口,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罗斯的国际地位,也为汉萨同盟成为中世纪欧洲的共同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波罗的海商路巩固与加强的基础上.俄国开辟了白海商路,为开发巴伦支海与喀拉海沿岸资源、占领新地岛和北地群岛、征服西伯利亚以及增强俄国在北冰洋的战略地位创造了有利条件.俄国与汉萨同盟的长期合作一定程度上振兴了德意志北部各邦的经济,但加剧了德国的分裂,可在客观上却为俄德两国人民建立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晓英 《今日辽宁》2007,(5):28-29
"这种鸟名字叫做黑脸琵鹭,目前全世界仅有1400多只,春天它在辽宁庄河,秋季又长途跋涉飞到台湾台南县越冬,年复一年"。9月1日上午,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在沈阳喜收台湾高徒叶怡均。拜师收徒仪式上,辽宁省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分析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实训的开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出发,结合的自身教学研究与实践,提出应充分利用学院的自身资源来积极开展与引导实训,往往比单纯地把学生介绍到企业中去实训取得更好地效果.  相似文献   

6.
宪法之下的天皇制虽然已经从战前的神权天皇制转换为现在的象征天皇制,但象征天皇制之下的天皇所具有的"神格"与"人格"的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日本宪政的解释中的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冲突,依然对现今的日本政治与社会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天皇制对日本社会而言是一种仪式性、宗教性要素,由此不断地酝酿、强化历史地形成的民族性的国民意识.  相似文献   

7.
革命一词的历史哲学含义内在地含有目的论意义和不可抗拒性意义,不能把所有变革都称为革命,只有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或本质变化的变革才能称为革命,革命的形式也不一定使用暴力.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革命观具有循环论和道德论的局限,而且造成了革命标准的模糊.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的改革是一种非暴力意义上的渐进革命,但是其彻底性超出了暴力革命.  相似文献   

8.
清朝末期,随着移民向北挺进的脚步,东北中部和北部的土地得到开发,辽河码头逐步向北延伸,大量的农副产品汇聚到辽河两岸,并顺流而下到达营口.同时,人们所需要的日用品也溯流而上.随着辽河航运的发展,辽河已经成为东北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东北经济一体化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9.
邹满星 《唐都学刊》2008,24(2):19-22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开放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政策、发达的对外交通给文化的交融带来契机.绘画艺术在此时也与不同地区的画法交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以女性为题材的仕女画达到高峰,创造出丰满的艺术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以丰腴为美"时代特征.这一风尚的形成有着生活安定、国力强盛作为社会基础,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是胡化风气浸淫下的审美时尚的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0.
张莹 《唐都学刊》2008,24(1):55-57
在近代当代文学的"文化热"中,不少作家从民族远古的或者近代的民俗文化中汲取创作素材,出现了民俗文化向纯文学的强有力的渗透乃至交融.当代作家文化意识的觉醒,使我们的当代文学出现了一些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同时能以20世纪开放的世界性眼光艺术地把握显示的优秀作品.陈忠实的<白鹿原>、<梆子老太>、<四妹子>、<蓝袍先生>等一系列作品便为我们展示了关中民间人生仪礼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1.
郭爱民 《学术交流》2006,8(6):133-136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在其庞硕的学术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理念。他认为,剩余是交换的基础;垄断是智慧的象征;货币是国与国之间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所有致富方式中高利贷是最违背自然的;在孤立交换条件下,物物交换有其比例问题;如果增加一较小的单位使整体的好处大大增加,就是一个较为合意的东西;行政当局要考虑普遍公平的规则和国家的福利。这些经济思想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调控、货币理论、供求均衡、边际效用、效率与公平分别存在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雒莉 《唐都学刊》2000,16(4):90-92
文章通过对李清照的六首梅花词与历代男性诗人所写的梅花诗词的对照分析,指出李清照以女性词人特有的视角及独特的感受状写梅花,使词中所写之物与所抒之情水乳交融,真正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诗美境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回顾,依据不同学者对空间理论内涵的不同理解及由此形成的在乡村空间研究取向上的差异,把相关研究归纳为两种类型:一是乡村空间变迁的机制与逻辑的研究;二是多元视角下的乡村空间研究.这两种类型的研究涵盖了当前乡村空间研究的基本范畴和领域,可为认识和研究乡村空间治理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多元化视角.同时需要看到,现有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无法从整体上构建乡村空间变迁逻辑的解释框架、对相关中层理论缺乏提炼等问题,这对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4.
经济制裁作为一项外交政策工具长期以来被美国广泛使用,许多研究经济制裁的美国学者对它是否应该继续使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文在探讨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功能,以及对外经济制裁在美国未来对外战略中的地位的基础上,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美国还会继续把经济制裁作为一项外交政策工具在国际事务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5.
洪耀辉 《学术交流》2005,(2):172-176
由于沈从文推崇超政治文学观,人们都愿意把他看成是一位远离政治的追求纯艺术的作家.而事实上,身处特殊政治文化语境的沈从文,同样会不时地显露出与当局对立的政治倾向,他的文学观也并非一味排斥文学的政治功用,其平静冲淡的艺术文本中一样隐藏着作家的政治意识.所以说,沈从文并未真正超脱现实政治.  相似文献   

16.
郝柳 《唐都学刊》2001,17(3):115-116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积极倡导美育教育思想,提出德、智、体、美相融并举的育人方针及其理论依据。他一生中身体力行,倡导美育,实践美育,为近代中国新文化建设和美育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付丽 《学习与探索》2005,(5):142-145
从媒介文化发展的视角看,网络出现泛娱乐文化倾向,张扬感官满足,悬置人文理性,忽略历史与社会意识,使网络文化缺少应有的理性深度、历史维度及超越精神。网络媒介技术以主体感官为主宰对象的功能偏失,使网络主体对技术效果尤其是感官满足效果产生依赖与迷恋,从而削弱了其文化反思能力、否定能力及超越能力。网络传媒强大的消费娱乐导向,集中体现了新媒介文化的商业化。网络泛娱乐倾向中的文化偏失提醒我们,网络文化亟须加强人文理性建设,走出娱乐至上的文化误区。  相似文献   

18.
林定忠 《唐都学刊》2002,18(4):71-73
生活世界问题是胡塞尔后期哲学的中心问题 ,有关于此的研究也是胡塞尔现象学研究在社会政治、历史方面的重要成果。分析胡塞尔生活世界观念的层级性的交互主体性建构特征 ,有必要澄清生活世界概念之内涵及其普遍哲学概念之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教学形式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大学校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高校实施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场所,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校企合作也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做好学...  相似文献   

20.
人的自由问题是哲学人学的前提性问题。西方传统哲学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主要有机械决定论、非决定论和自由意志论等几种基本观点 ,而当代西方哲学中又出现了调和论、取消论等 ,但所有这些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陷入偏颇和困惑。国内学术界以往对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自由观的研究也存在着诸多误区 ,通过全面考察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有关论述 ,可以得出结论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自由观实质上是一种立足于现实性、实践性和辩证开放性基础之上的辩证自由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