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维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理论研究的总框架,实事求是以其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求真与务实相统一的特点,实现了哲学自身的思想解放,是批判反思性的哲学思维范式,是世纪之交具有中国特色的思维范式.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哲学凭借实践思维方式,克服了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不足,其实践思维方式的方法论功能、立论基础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思维走向都彰显了马克思哲学在解决当代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践思维方式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能动的实践观,对人类生活世界的关注;实践思维方式的批判性革命性。  相似文献   

3.
陈志良  杨耕 《求是学刊》2000,2(4):23-31
20世纪思维发展的巨大变化,就是知性思维向辩证思维“复归”,科学思维本身包含着“悖论”,变成一种新的辩证思维方式;从主体与客体、连续与间断、全面与方面的关系看,矛盾是思维的本质,“悖论”实质上是世界的无限性与认识的有限性、事物的多样性与逻辑手段的直线性矛盾的体现;与形式化和非形式化、完全性和非完全性相联系的是系统和非系统。现代思维的发展还表现为,当系统论扬弃机械论之后,它又自觉地意识到了非系统的存在;应从主体活动的三个层次来理解现代思维的发展,或者说,现代思维是在主体对象性活动、自我意识和反思的层次、完备的主体性和完备的客体性这三个层次中运动着的思维。  相似文献   

4.
从近代哲学的认知思维方式向现代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的生存论转向 ,表明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 ,愈来愈贴近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尽管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现代哲学所诉诸的“实践”基点不同 ,但是他们都是“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来反思与探索哲学基本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怀疑方法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是对怀疑论的超越,它对于人类认识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怀疑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事实性或具体认识、实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所作的反思、批判、评价或规范,它具有未定性、辩证性、中介性和实践性.为了促进当代人类活动的科学化、合理化,有必要重建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怀疑方法.  相似文献   

6.
论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型人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的重要前提 ,而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型人格具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从一定意义上看 ,2 1世纪将属于能承受社会变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冲击的具有创造型人格和创造性思维的建设者。因此 ,培养创造型人格和创造性思维 ,对于造就“自觉和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具有积极意义 ,也是 2 1世纪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哲学思维作为重要的非日常思维形式,具有鲜明的非日常性,主要表现在哲学思维方式的反思性、哲学思维对象的超验性、哲学思维主体的个体性、哲学思维取向的批判性和哲学思维功能的非实用性。如果忽视、遮蔽和消解哲学的非日常性,一味从日常思维出发理解和建构哲学,就会使哲学丧失合法性。  相似文献   

8.
郑向东 《社科纵横》2005,20(3):115-116
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人们不懂得辩证法,不善于自觉地辩证思维,是造成科学发展发生波折、产生所谓“科学疾病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理论自然科学家愿意从历史的存在的形态中仔细研究辩证哲学,那末这一过程就可以大大地缩短”(恩格斯语)。  相似文献   

9.
自从"本体论"被尊奉为"第一哲学","本体思维"就被视做哲学的当然运思路径。然而,本体思维是一种"梦想型"的思维,它着眼于物之"是其所是"的知性追问,必然错过人之"是其所应是"的生存领悟。本体思维的终结意味着哲学思维路向的转折。哲学思维路向的当代性尝试之一,是确认"伦理学"先于"本体论"而成为"第一哲学",以"打破存在的自鸣得意"。"伦理思维"作为一种"关系思维",更多地将平等的、自由的、民主的、包容的、对话的、参与的理念或精神带到哲学运思中来。哲学终结之后如果还有"第一哲学"的话,那就是"伦理学"。  相似文献   

10.
和谐思维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建设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具有和谐思维特征。和谐思维的现实性在于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实践主题。和谐思维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哲学基础。构建以和谐思维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现实路径。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趋于成熟。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任务是完成这一哲学由文本形态到叙述形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创新思维与创造思维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奇 《唐都学刊》2004,20(1):150-153
从社会转型、知识经济、素质教育等背景出发看创造思维训练课开设的必要性及意义。作为活动课开设的创造思维训练 ,其基本的内容、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12.
创新思维的存在、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扬弃.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不仅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面貌、特性和走向,而且对创新思维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体悟思维、主体意象思维等传统思维基本形式进行辩证分析、研究,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向晓林 《唐都学刊》2008,24(4):115-117
音乐思维的过程是艺术家的情感通过可感觉的物质性的桥梁(作品),仍然回到非物质性的精神领域,eP Eh心灵--心灵;而文学思维的过程则是:艺术家的情感依附于具象之上,通过艺术的典型化仍化作作为具象的文学(客体)形象,这种艺术形象则可以唤起读者的情感.显而易见,音乐思维是艺术的"想象"与凝聚而以艺术的联想和幻想为辅.文学思维基本与此相反.两种思维这种特质上的不同,也会影响到文学家与音乐家创造个性的艺术显现和欣赏主体的感受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欧盟中,比利时是一个“小国”。然而,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却有“欧洲的首都”之称。因为1957年3月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总部就设在布鲁塞尔市法律大街200号,一幢现代化的十字型大厦之中。布鲁塞尔又是“文化的十字路口”。7条高速公路自西欧各国汇聚于布鲁塞尔。由于能源丰富  相似文献   

15.
论日常思维     
王国有 《求是学刊》2005,32(6):16-19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学术界兴起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把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作为中国文化转型的现实切入点,旨在改变中国人传统的自在自发的生存方式,实现人自身的现代化。日常思维理论是日常生活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人的自在自为的生存方式为基础,在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的关联中阐释和论证日常思维的内涵、结构、特性、运行机制及其价值定位,力图通过对日常思维问题的系统分析和论证,深化和推进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一、人类思维的日常层面与非日常层面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是与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相对应的哲学范畴。以人的对象化活动…  相似文献   

16.
论现代民本思维与古代民本思维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根洪 《学术交流》2004,(11):23-27
由于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截然不同,决定了现代民本思维从根本上超越了古代的民本思维。这种超越性体现在现代民本思维与古代民本思维具有着七个方面的根本区别上。即人民之"民"与臣民之"民"的区别、自本之"民"与神本之"民"的区别、主体之"民"与客体之"民"的区别、本体之"本"与工具之"本"的区别、发展之"本"与生存之"本"的区别、政治之"本"与经济之"本"的区别和法治之"本"与人治之"本"的区别,从而使现代民本思维具有了全面性、普遍性、必然性、内在性、全局性、稳定性的特点;而古代民本思维具有的只能是片面性、特殊性、偶然性、外在性、局部性、多变性的特点。可见,现代民本思维比古代民本思维更彻底,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本思维。因此,只有现代民本思维,才是符合今天时代发展要求的主导性政治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Advances in longevity and falling birth rates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our societies, in both the industrialized and developing worlds. Demographic ageing is causing considerable concern, if not alarm, in many circles. Yet the public debate about the future of social security is often lacking in accurate and objective information. It is easier to focus on the "burden" of ageing on society than attempt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mplex, interrelated nature of the issues involved, especially the rising numbers of persons of working age who are inactive and contributing neither taxes nor social security contributions. Whether the mode of pension financing is public or private, retirement income of the non-active older population must be paid out of the economic gains of the younger working population. Social security policy is all about making plans now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his means more carefully defining the terms of the public debate, articulating more clearly the desired objectives and policies.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国盛 《求是学刊》2004,31(6):33-40
技术是真理的发生方式。它作为工具就是发挥作用,而发挥作用以"带出"(poiesis)的可能性为前提。"带出"就是去蔽,是一种真理的发生方式。在真理的发生中,人并不是一个决定性的角色。他倾听并且应和存在的召唤,把自己向着敞开领域敞开,并在这种敞开中达到"自由",这就是"此在"之"此"的意思。现代技术是技术时代的技术,是形而上学的完成形态,它是一种"挑起"(Heraufordern)的"去蔽"。古代技术汇聚起天地神人,保护着物之物性。现代技术向着现代工业体系"预置"(bestellen)一切,使物成为"持存物"(Bestand)。技术时代的人比物更原始地归属于"预置"和"持存"。"预置"归属于其聚合"座架"(Gestell)。座架的神秘运作是存在历史的命运使然。  相似文献   

19.
刘建 《南亚研究》2001,20(1):59-66
泰戈尔主要以诗歌名世 ,而其诗歌又以宗教抒情诗的影响最为深远。1 91 3年 ,诗人以宗教抒情诗集《吉檀迦利》荣膺诺贝尔文学奖。在经历数十年时间的检验之后 ,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 ,《中华读书报》在中国读书界进行调查并披露结果 :广大读者认为 ,《吉檀迦利》是二十世纪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外国诗集。对于印度之外的读者来说 ,宗教抒情诗是泰戈尔最难解读的文学作品样式 ;对于基本没有宗教信仰的中国读者来说 ,情况更复如此。金克木先生曾经撰写《泰戈尔的〈什么是艺术〉和〈吉檀迦利〉试解》(《南亚研究》1 981年第 3期 )一文 ,笔者也曾撰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