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价值转变和价值建设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颁布无疑具有经济、法律和社会控制方面的意义 ,更具有文化价值观方面的深远意义。它实现了三个方面的价值转变 :对家庭而言 ,是从无限责任到有限责任 ;对个人而言 ,是从施恩论到权利论 ;对政府而言 ,是从特殊主义到普遍主义。这些转变是对我国社会救助观念的重大突破 ,有益于在实施社会救助的同时培养被救助者的自尊、自强、自立意识 ,建立现代社会制度和秩序。家庭的有限责任、权利论和普遍主义价值追求预示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方向。与社会救助价值转变同样重要的是价值建设 ,政府是价值建设的首要对象 ,大众传媒和专业工作者是价值建设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
唐正东 《学术研究》2005,46(5):13-18
马克思从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出发,以物质生产为基础构建了人类解放的理论逻辑,其中蕴含了把经济提升到哲学的层面上来加以实现的深刻思想.可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后马克思思潮中的不少学者却不加分析地指责马克思陷入了生产主义拜物教的泥潭.本文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文本学分析为基础,试图证明马克思的物质生产的解放逻辑决不是生产主义的拜物教.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府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政府管理指导思想的转变是其中一个最突出的表现.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法制经历了从法律虚无主义到形式法治主义,再到实质法治主义、功能法治主义的曲折发展过程,逐步完成了政府法治框架的构建,基本完成了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本文立足于翔实的资料积累,通过对政府法制发展思想轨道的梳理,深入剖析了其中的经验、教训,以期能时现实产生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姜丽清 《兰州学刊》2013,(1):211-213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启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对中国的启蒙追本溯源就变得十分重要.文章试图梳理欧洲启蒙主义在中国五四运动中发生的价值流变,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由人的解放的目标转变为立国的手段;二、在反封建的同时,由反教会转变到反对传统文化,改造国民性;三、由内在精神建构转变为实用主义;四、由重理论建树到重现实揭露;五、由运动发展转变为静止狭隘.在上述流变中,有限于中国国情的不得不然,也有对西方理论理解的肤浅与隔阂.只有对这一问题作了准确判断,才能对启蒙做出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5.
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的范武转变实质上是管理主义价值到宪政主义价值的变迁.一方面,从哲学基础和主导价值来看,两大范武存在着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钟摆式效应,从效率、经济、效能为主导的管理主义价值到以公平、公正、民主为主导的宪政主义价值的钟摆武效应;另一方面,从二元价值的交叉与整合来看,两大范武又存在着融合式效应.公共行政既是管理问题,又是宪政问题,只有把两种认知结合起来,才能理解公共行政,进而有效地解决公共行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罗尔斯早期的正义理论在秉承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理想的同时,也承袭了启蒙运动价值一元论的绝对普遍主义内在冲动。鉴于多元主义与自由主义绝对普遍主义倾向之间的内在张力,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把社会正义理论从早期的绝对普遍主义转变为一种有节制的普遍主义,以继续捍卫启蒙理想。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现代哲学各派日益把哲学逻辑化、语言化,使哲学之路越走越窄的理论背景下,广松涉以"物象化论"为哲学方法,对以康德、马赫、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为代表的西方实体主义的哲学传统进行了批判,由此实现了从物的世界观到事的世界观、从实体主义到关系主义的哲学变革.在格外重视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当代世界,关系主义应有实体主义所不具有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乐强 《江汉论坛》2005,(11):46-50
宗教上的绝对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与宗教多元的处境始终充满张力.英国比较宗教学者约翰·希克以自己的特殊经历和批判反省式的学术研究,洞察到宗教上的绝对主义和自我中心的价值观对人类和谐生存的严重威胁,构建了宗教多元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旨在超越宗教价值取向上的绝对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谋求信仰者间的平等关系与宗教和平关系的建构,这种努力的结果导致其理论具有基础主义、宇宙乐观主义和普遍主义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其理论陷入困境的根源之所在,它预示着宗教际问题的解决需要走多元化之路.而张扬宗教多元主义、谋求宗教对话和宗教和平关系的建构本身需要参与到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的互动之中,走多元化之路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曾于2005年在<社会科学论坛>第10期(上)发表<伯林自由观批判>一文.学者周枫以<为伯林自由观辩护>为文,在该刊2006年第5期(上)对本文作者上文的观点提出了批评.本文即是作者对周枫的批评的回应.作者指出了周枫在一系列问题上对自己对伯林的误解、误读,从而进一步阐明了自己在批判伯林自由观过程中所提出的关于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自由的异化、自由与理性的关系、一元主义和多元主义等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代表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个发展阶段。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的转变表明,竞争的悖论尚未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终束缚。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变也为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苏麓垒 《学术界》2001,(3):176-188
在<美国革命的激进主义>一书里,作者戈登·伍德从思想意识对社会变革的角度出发对美国革命的性质提出了新的见解是共和主义使得北美殖民地人民推翻了自母国继承而来的君主制社会,革命释放出了人民的力量,人民大众最终将这场革命导向美国民主制社会的建立,而不是共和主义精英们所设想的共和社会.这一共和主义的流产和民主社会的诞生的社会过程才是美国革命的激进主义真正的体现.作者在书里建立了一个宏大叙事的框架,并对以往的史学定论加以革新,但在与各史学流派的辩难中,仍显现出纰漏.本文对<美国革命的激进主义>的内容、思想、方法加以梳理和评论.  相似文献   

12.
低调主义是一种行为处事不走极端的人生态度和行动哲学。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在底线准则、道德规范、价值理想和信仰诸方面均有表现。对人类说来二者不可偏废,应重视在低调主义与高调主义之间把握它们的张力。  相似文献   

13.
从反叛到回归--论丁玲女性人物形象嬗变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玲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在她创作的不同时期 ,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早期的莎菲是受个性主义影响而觉醒的、具有叛逆精神的新女性 ;左翼时期的美琳从个人主义走向集体主义 ,成为革命女性 ;延安时期的贞贞、陆萍则陷入个体与群体、个性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矛盾冲突中而具有了二重性 ;晚期的杜晚香完全融入集体、社会 ,是无私无欲、概念化的人物 ,集体主义的代名词。从莎菲到杜晚香的转变过程 ,实际上也是她们在文化上从反叛到回归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从物质主义到后物质主义的转向.人们从热衷于经济增长和财富占有等物质价值转向对生态环境、生活质量、自我实现等后物质价值的关注.后物质主义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和政治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之出现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从唯物质化向非物质化、从强调"异质性"价值向注重"同质性"价值的社会转型.人们普遍接受物质需求合理化的生活方式,追求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政治领域出现了"解意识形态化"趋势,左派与右派之争在后物质主义的旗帜下开始淡化.  相似文献   

15.
拒斥还是辩护: 全球化中的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遍和特殊或共相和殊相、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最古老的哲学问题之一.在全球化时代,这个问题又重新焕发了活力.全球化过程内在蕴涵着普遍化和特殊化双向运动的悖论.全球化本身即意味着普遍化.无论是地方性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全球性的普遍意义,还是某种规则在全球范围内被普遍奉行和遵从,都意味着或要求某种普遍性.但是全球化并没有也不可能消灭多样性和差异性.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之争主要集中在价值和价值观领域.以普遍主义姿态出现的"全球主义"意识形态,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普遍性,而是某种特殊主义的普遍化,即"西方中心主义"冒充"全球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是一种盲目排斥外来文化、拒斥普遍性的典型的特殊主义.只有在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性.为此,必须抛弃对自身特异性的自恋,接纳现代文明的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领域的独占主义威胁到消极自由的核心价值,会制造一种全球性的人身依附关系,因而应以工具主义态度取而代之.工具主义理论主张财产应服务于道德价值,反对把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主观权利,并主张知识产权是一种附有义务的特权.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知识产权的性质、知识产权和道德的关系以及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新制度主义主要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与规范制度主义.这四种制度主义由于对制度的界定各不相同,所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与历史制度主义吸取了行为主义的科学性方面,但是不能解释制度方面的重大问题.社会学制度主义与规范制度主义比较接近传统政治学,但是所界定的制度太过于宽泛而丧失了应用价值.新制度主义的根本问题在于它们对于制度与行为之间进行了虚假的二元划分.  相似文献   

18.
政治思想是伴随政治权力的形成而产生的.在共和主义政治哲学中,政治权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始终是共和主义思想家们关注的重点.回顾共和主义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当代复兴的坎坷发展历程,其政治权力观经历了从至善到非道德、从分立制衡再到无支配的历史演变.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考察共和主义政治权力观,有助于深入探究共和主义这一古老的西方政治传统.  相似文献   

19.
对于心灵如何存在于物理世界中,金在权主张非还原物理主义无法解决心理因果性,只能回到还原论的怀抱。许多学者不同意金在权的理论,从不同方面证明还原物理主义最终会把心灵从物理世界中抹掉。还原物理主义与非还原物理主义之争的根源在于科学主义的致思取向,没有考察心灵的规范性,更没有注意到心灵的价值性。  相似文献   

20.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和纳吉布·马哈富兹的<开罗三部曲>以爱国主义、家族情感、人道主义情怀和全球视野,以及多样的文学创作手法,构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进化主义矛盾统一的倾向.他们的文化选择在当前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很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