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山之鬼神观是其哲学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船山之鬼神观承接了张载关于鬼神气本论的基本观点,并以气本论为其鬼神观的逻辑起点,论证了鬼神即二气之良能的观点;在人与鬼神的生死气化过程中,论证了鬼神与人一也的观点;在人与鬼神的伦理道德方面,船山阐释了守人道而鬼神之理已得的基本观点。船山之鬼神观凸显了其气本论哲学思想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2.
从哲学本体论角度阐释船山学的人文精神主要涵盖如下几个层次:万物一府说明了人与万物产生的共同本原,似乎并未能说明船山人本主义哲学的理论依据,但仔细发掘船山哲学本体层面的气可知其有三个层次:即太虚之气、絪緼之气、阴阳二气(含二气之良能);人禀赋的是二气之良能,恰恰能说明船山人本主义哲学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前提,而人物之生莫不受命于天说明了人所禀赋的二气之良能是当然之则,是实现船山人本主义哲学的逻辑过程;良能之气是分殊人与其他宇宙万物的"关节",是船山人本主义哲学形成的形上基础。  相似文献   

3.
贺麟是现代少有的能会通中西哲学精神的思想大家,他于1930年所作《朱熹与黑格尔太极说之比较观》在中西比较哲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在朱子,太极作为一种理本体,逻辑上先于气,事实上又不离气,理既在心外又在心内,而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是绝对的唯心一元论。朱子也存在一种作为内心境界、主体性的太极,此心是生物之仁心、有存养的心,此为一种道德的唯心论,也可视为绝对理念的自觉和自我实现。黑格尔的太极是向外征服恶魔的"战士",而朱子的仁心是向内克治情欲的"警察"。黑格尔的精神本体重在表现社会理想,而朱子的太极之心注重的是内心修养。通过与黑格尔思想的比较,特别是受新黑格尔主义的影响,贺麟对朱子理学作了一种创造性阐释,揭示了朱子思想中"理"和"心"积极能动性的一面。贺麟借助西学激活、整合了理学的能动性和鲜活性一面,欲以此唤醒、振奋民族精神,达成其学术救国的理想,这其中也洋溢着一种浓郁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 张载哲学基本属性是气一元论唯物主义,还是二无论?关键是弄清楚其“神”范畴及它与“气”范畴的关系。一、“神”不是“清气”一些论者认为“神”就是清气。他们的根据是张载说过的:“太虚无形,气之本体”, 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太虚为清,清则无碍,无碍故神。”其实,张载这里讲的“清”,不是指“清气”而言的名词,而是指“清通”而言的形容词,即“清通不可象为神”。张载还说:“凡气清则通,昏则壅,清极则神。”(以上《张载集·太和篇》,以下只注篇名)“推而行之存乎通。”(《神化篇》)由此可见,“清通”是形容运动变化,说的是气澄清就能感应变化无所不通。这种感应变化的态势叫做“神”。所以,“神”不是清气,而是气的功能。如张载所说:“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鬼神屈伸之义。”(《神化  相似文献   

5.
宋道贵 《理论界》2009,(3):131-132
在宋明理学家中,朱子对鬼神问题讨论得最多.他首先从阴阳二气的角度揭示了鬼神的存在本质,否定了世俗信仰中的惟灵论的鬼神观念.同时,他又根据祖先与子孙之间一气流通的生命相续关系,强调子孙生命活动之精神即是祖考精神的展现,因此,在祭祀时要以诚相感.在这两者基础上,朱子表达了对生命根源与归宿的敬畏,由此也使他的鬼神观念超越了宗教的形式而具有了哲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如《周易》以"刚柔"来指称阴阳那样,"刚柔"无疑是中国哲学极为始原也极为重要的概念。然而,要对"刚柔"思想有真正的认识,就在明确"刚柔"的触觉的"身体觉"性质的同时,必须"刚"与"伸"对应,"柔"与"屈"对应,最终回到亦屈亦伸的身体。正是在亦屈亦伸的身体里隐含着"刚柔"的真正秘密,才使以刚柔立本的《周易》推出"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的命题,在屈伸的相感之中发现了生命生生不息的真谛;才使中医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得以实际的成立,其中的每一纲都可视为亦屈亦伸的身道的生动展示;才使中国哲学在身的屈伸的亦此亦彼、莫得其偶之中消解了人类哲学的种种二分对立,并标志着与思维的"同一律"法则不同的身觉的"感通律"法则在理论上的真正挺立。  相似文献   

7.
《理论界》2017,(11)
在阐释《孟子》"浩然之气"的过程中,朱子将"气之本体"与"养气"工夫做了区分:"气之本体"无疑是"本自浩然"的,但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说又难有整全的"浩然之气",所以必须"养气",使之回到"气之本体"或者说"气"与"义"("理")合的状态。在朱子"理——气"二分框架下,不仅"养气"是为了"穷理",而且"知言"、"持志"也都是为了"穷理"服务。与此同时,朱子一方面重视"心"对"气"的控制义,另一方面又肯定"气"在协助"心"进行认知活动方面的作用,并未完全将"气"视为成德过程中的负面因素。朱子气论的难点在于:"浩然之气"无疑是"理"、"气"合一的理想状态,但囿于"理——气"形上形下的二分框架,"气"反倒成为影响"浩然之气"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二)张载的辩证思想张载这样说:“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屈伸终始以发明之,则虽物非物也;事有始,卒乃成,就同异有无相感,则不见其成,不见其成,则虽物非物,故一屈伸相感,而利生焉!”他从肯定宇宙的物质性中,进一步探索宇宙现象,从探索中看到宇宙事物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朱子的理气关系学说必须一分为二,分别为"在理上看"和"在物上看"。"在理上看",就是从逻辑上思辨与分析。"理先气后"之"先",不仅仅指思维逻辑与理论逻辑层面上的"在先",也有哲学性质上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意义上之"在先"。理在逻辑分析意义上有主宰义与决定义。"在物上看",就是从宇宙生成论视阈分析。"理气合一"必须在"理先气后"这一基础上立论,才不会导致认识上的偏差。理与气没有割离,理在气中,理是一种具体的普遍,而不是超越经验世界的抽象普遍。朱子的理气论哲学新意并不多,缺乏思想创造性,或许可以说是朱子理本论的一大缺陷。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哲学思想凸显了人本思想的特征,这里的人本实际上是以仁为人的根本。王夫之诠释人本之仁从四个逻辑层次上展开:人本之仁根源于气化流行之仁,气化成仁;人本之仁妙合于物理之仁,万理有仁;人本之仁顺应于良能之仁,良能安仁;人本之仁贯通于天道之仁,天体全仁。王夫之诠释人本之仁逻辑体系完成了气化、物理、良能和天体的四层演化,体现了王夫之气学集大成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