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時光流轉,春秋變换,江南明珠瑞安,人杰地靈,物阜民豐。而今的瑞安人在這方浙南熱土和温閩走廊上邁步前行,創造着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迹。而瑞安農業發展舆農村建設進程之快和成就之顯著更是其中最爲璀璨的亮點之一。  相似文献   

2.
一、人民公社的产生 1958年,人民公社这一初升的太陽在我國广闊的土地上出现了。由高級農業合作社轉变为大規模的、工農商学兵相結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是我國農村中繼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社之后的又一个偉大的歷史变化。这些偉大的歷史变化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我國經济和政治發展的必然産物,是生產关系需要适合生産力的規律作用的具体表現。由土地改革到農業合作化,由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表明了我國農村經济的發展,既是根据社会經济發展的客观規律,又充分調动了人們創造歷  相似文献   

3.
瑞安,天瑞地安,一方福地。百萬瑞安人民更是敢爲人先,開拓進取,創造了瑞安經濟發展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迹。2003年10月8日,瑞安再創辉煌,從中國機械工業協會奪走了“中國汽摩配之都”的殊榮。至此,我國汽摩配行業的第一張國字號金名片花落瑞安。  相似文献   

4.
西部開發,是中國經濟工業化進程中的必要一步。它的有效進行意味着西部地區的經濟結構,在較短的時間襄,將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快速的工業化進展將對目前的平衡狀態以顯著的衝擊。由於自然、社會基礎條件薄弱,農業積纍狀况欠佳,在工業化初期,大規模的開發活動將不可避免地促進這一地區的經濟出現二元性分化和發展。盡管工業性開發必然在市場開拓、信息服務和其他社會服務方面給農業带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在17世紀歐洲諸国中間,英國在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上走在最前面。在英國農村中資本主義關係有了很大的發展,在資本主義基礎上改造了的農業不但不落後於工業,而且大大地超過了它;農業财產,根據英國當時有名的經濟學家威廉·配第的統計,構成國家全部財富的五分之四。正因為當時英國國家經濟重心在農業,所以革命前英國最尖銳的社會矛盾是在土地關係中隱藏着的,而這種矛盾是17世紀中葉發生的革命的基本推動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以来外国资本主义侵蚀下的江南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鴉片戰爭以來,由於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封建社會開始解體,中國成了半封建半殖民的社會谶@過程中其變化是異常複雜的,我們想以江南地區農村的變化為例,說明中國農村受外國資本主義影響的情况,從而說明農村的解體過程,和近百年來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道路。我們之所以要以江南農村為例來說明,這基於下面幾個理由: 第一、我們所說的江南是指寧、滬、杭、甬長江下游三角洲地區,這地區是外國資本侵入最早的地區之一,“南京條約”的五個通商口岸中,這地區就有二個——  相似文献   

7.
一、农村人民公社的实現和工业化基础的建立为实現农业技术改造提供了优越的社会条件和物質条件。根据我國原有工業基礎薄弱和農業生産力低下的实际情况,根据生産力的發展总是有賴于生産关系变革的客观真理,我國對農業進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技术改造是分兩步走的,即先实行合作化,然后实行机械化。顯然,这是十分正确的。一方面,通过合作化,來促進農業生産的發展,來促進工業化,使農業合作化的發展速度与工業的發展速度相适应。如果按照当时某些人的观点,認为  相似文献   

8.
2004年2月21日,中國企業權威性組織機構--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在北京主辦了令企業界矚目的第二届全國企業管理創新大會谶@ 次會義上,萊鋼脱穎而出,《以提高創造力爲核心的學習型企業創建》獲得國家级企業管理现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是創建學習型組織首例榮獲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的企業。臺上一分鍾,臺下十年功。萊鋼創  相似文献   

9.
毛泽東闡於新詩和舊詩的見解,豐富和發展了我國詩歌理論,不時閃露著一個詩人在藝術創作和欣赏時精神世界的光輝。描述這些詩論的框架,研究這些詩論與整個毛泽柬詩詞創作的關係,歸納這些詩論對我國現當代新詩與舊體詩詞創作園地的深遠影響,從中找出某些可取的經驗或規律性的東西來,以利於發揚民族傳統和繁荣社會主義文學藝術,是毛泽東詩詞研究者面臨的一個有益的課题。  相似文献   

10.
季春的齊魯大地,已經顯示出一片勃勃生機。楊柳吐綠,冰河解凍,大地複蘇,到處呈現出盎然的氣息。就在這個季節,我们驅車前往諸城, 去探尋潍河岸邊的一個鄉鎮企業16年的發展里程,探尋一個民營經濟體超常規發展壯大的神話謎底,更是爲了了解鄭和平--一手搭建得利斯經濟巨艦而仍然以農民自居的現代企業家,有着超常思維的民營經濟領跑人。  相似文献   

11.
解决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妥善處理下崗職工的勞動關系不僅是一個影響國家發展的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關乎社會穩定的政治問題。按有關文件規定,國有企業下崗在再就業服務中心的期限不能超過三年,三年期滿仍未再就業的,應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按規定享受失業救濟或社會救濟。并且從2001  相似文献   

12.
一、兩個具体而密切關聯着的要求我們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是照耀我們全國人民在這一歷史階段的各項工作的燈塔,是範圍我們工作思想生活的方向;它向全國各不同職業不同工作崗位的人民,提出了努力的目標和任務飨P於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是這樣指示我們的:「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内,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工业化,並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國家对於社會主義工业的建設和對非社會主義的工農業及商業——的社會主義的改造,也就是整個社會經濟的社會主义建設和改造,顯然是非常偉大和艱難的事業,需要全國人民依照國家規  相似文献   

13.
"源於細流/你終成大海/自强不息/你步伐如此豪邁"在印刷精美的《富海報》上,富海集團的一個員工由衷地吟唱自己的公司和總經理羅冰。說起這個地處山東東營市河口區的富海集團,人們總驚訝於她迅捷的發展速度和不可限量的勃勃生機。短短五年歲月裏,富海捧出的纍纍硕果可圈可點:先後獲得了"河口區十佳個體私營企業""東營市重點保護企業""東營市十佳個體青年企業""中國農業銀行東營分行AAA級信譽企業""促進再就業  相似文献   

14.
本學期來,歷史系認真貫澈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組織教師就當前史學界所關心的重大歷史問題進行熱烈的討論。 (1)關於古代史分期問題:中國古代史教研組葉國慶教授針對該組教師編寫的《中國古代史講義》關於奴隸制與封建制分期意見提出自己的看法。《講義》認為中國奴隸社會萌芽于夏代,確立于商代,經西周到春秋戰國之交才向封建制過渡,所以西周仍然是奴隸社會。葉教授在題為《西周是奴隸社會?》一次學朮報告中認為:周族在克殷以前社會生產力已有一定發展,不低於商族,反之在農業生產知識,銅器應用都高於商族;武王克商是一個生產力較進步的周族,對落後的奴隸制商族統治的革命;周族在取得政權以後,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封建關係日益發展,“助”“籍”就  相似文献   

15.
定西市位於黄河上游、甘肅中部,自然條件嚴酷,素有"苦瘠甲於天下" 之稱。上個世紀以來,定西實現整體基本解决温飽,進入了穩定解决温飽并奔小康的新階段。特別是近幾年來,全市生態條件得到初步改善,産業經濟全面起步,經濟社會步入較快的發展階段,已成爲甘肅有影響的特色産業基地。這個全國最干旱、最貧困的地方,缘何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我們就此前往定西進行了采訪。  相似文献   

16.
一“付业”問題農業总産值的計算問題,以前就有过許多爭論,尤其是关于“農家付業”的產值是否应該包括在農業总産值中的問題,成了討論的一个中心。所謂“農家付業”与目前農村人民公社中一般所謂“付業”,又有很大区別。因此,如何理解这里所謂“付業”,同样会牽涉到農業总產值的計算問題。現在我們先从“農家付業”談起。農業合作化后,特別是目前全國实現了人民公社化后,在这个新的社会歷史条件下,我國的經济空前發展,生產水平不断地飛躍前進,为适应这个新的形勢,对于“農家付業”范圍的界定υ撚胍郧坝胁煌膬热荨R蛭魑镔|生產部門的划分,原就是歷史的產物,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似文献   

17.
經濟研究所對社員家庭副業的性質問題,最近開展了討論。大家共同認識到,家庭副業是一種從屬性經濟,從來不會構成一個獨立的經濟成份,現在人民公社社員的家庭副業是社會主義經濟體系中一個必要的補充部分。但是,社員家庭副業本身的性質究竟如何,在討論中有兩派不同的看法:有些同志認為它的基本性質是社會主義的,而另一些同志則認為它基本上是屬於小私有制殘餘的性質。就前一種意見說來,社員家庭副業是從屬法經濟,它的性質就不能直接取決於它本身,而是以它所依存的社會條件為轉移。現在我國已經消滅了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建立了統一的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社員家庭副業完全附屬在集體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基礎上,並接受它們的領導。雖然社員家庭副業屬於個人所有,但它的所有者不是個體農民,而是公社社員。社員是集體所有者和集體勞  相似文献   

18.
一、四年來國家預算的成就簡述 國家预算是我國實現過渡時期總路綫總任務的重要工具,是工人階級進行階級鬥爭的必要武器。它的任務就是要用一切方法調節收入,積累与分配資金,保證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国家對農業、手工業与資本主義工商业的社會主義改造以及巩固國防的需要。四年來,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偉大毛主席正確领導下,在過渡时期頭三年中,在各個戰綫上都獲得了巨大的勝利。人民民主政權鞏固了,抗美援朝勝利了,工农业生產絕大多數超過了解放前的最高年產量,社會主义经济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增長了。因此,在一九五二年底,我國已  相似文献   

19.
一論戰前的中國社會概況,孫中山、康有為和梁啟超的政治思想和組織活動 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開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民族危機漸漸嚴重。在十九世紀七十至九十年代中,世界資本主義已向帝國主義過渡,改良主義思想及運動迅速高漲,這時中國資本主義雖然才漸次發生起來,但是,也即刻興起了與它相適應的改良主義思想。一八九四——一八九五年的中日戰爭中國失敗後,民族危機非常嚴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又在開始初步發展,因而改良主義思想迅速向高峰發展,至一八九八年形成為一個變法運動。 孫中山於一八六六年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中。但他到十二歲以後,所過的生活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所受的教育也是資本主義性質的。這種生活和教育,使他產生了一些資本主義的民主思想。然而由於他在十二歲以前及十二歲以後,仍受了些封建主義的教育;十二歲以後在檀香山、廣州及香港所受的資本主義教育中,含有大量的改良主義思想,此外,他又還受到中國社會中的改良主義思潮的影響,所以,他在一八九四年秋的上李鴻章書中所表現的,是改良思想。至一八九四年底他在檀香出成立興中會,制定山“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綱領,並於  相似文献   

20.
周国洪 《华人时刊》2005,(3):6-8,10,12-13
作爲衡量一個地區一個時期經濟增長的重要指標,GDP有它值得重視的一面,但是如果片面操作爲單兵突進式的增長,GDP便會釀成社會經濟發展無法下咽的苦酒。只有充分認識GDP增長對资源耗减和環境惡化的負效應,人們才能真正明白,走出"GDP崇拜"的誤區,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