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在中国的文化文学尤其是小说史上,梁启超以自己倡导的“小说界革命”和“政治小说”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小说理论和创作史上的无人可及的地位。他在文学上的成就离不开近代这一大的时代和政治、文化、文学背景,而其出现则使近代的文化和文学尤其是近代小说更有声色和内涵。本文拟以近代的政治、文化和文学(小说)为背景,探讨梁启超在近代小说的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即他在发现了小说的同时又丢弃了小说)及对近代文学和“五四”新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西藏经济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西藏的文学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短暂的高峰之后,西藏文学在80年代开始"井喷","雪野诗"和"西藏魔幻现实主义"登上文学历史的舞台,藏文新文学创作日新月异,纪实文学开始崛起,小说创作更是有了新的突破.新时期出现的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作家和文学精品,不仅生动展示了新西藏的时代精神风貌,也实现了西藏文学"从高原走向世界"的梦想.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是继话本小说发展而来的长篇章回小说,不但具备了"文备众体"的体裁特质,而且还独具"文备众题"的选材特征,尤其是它对传统文学题材整合之后出现的几种小说模式,对我国后世小说的创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走过了西方文学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时间里走过的创作路子,文学作品可谓名目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然而,在各种题材的小说创作中,少数民族文学的时代步伐却迈得不那么迅速,许多作家往往侧重于通过对民族遥远历史的追述或通过对民族原始、古朴的风俗...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小说不仅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内部结构,而且对小说这一形式和叙述本身进行反思、解构和颠覆.后现代主义小说与现代主义小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打破了美与丑,文学与非文学,能指和所指的界限.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泾渭分明、清晰可辨,而是既异中有同,也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6.
“折毛”创作古罗斯地方史的事件引发了公众的持续关注。一贯提倡消解学科边界的文学人类学在聚焦此事件的同时也在尝试拓展自身的对象域和问题域。本文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关注“折毛”创作“罗斯宇宙”的个案,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词条体小说。在文学人类学的视野下进行词条叙事的新文体探索,重新探讨“虚构事实”之间的关系。结合人类学独特的方法审视“折毛”写作词条体小说的实践过程,分析在进行地方性知识写作实践时所依托的共享文化符号池,以期为文学人类学的发展开辟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一陆地是壮族作家中使小说创作发展成熟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第一人。壮族文学主要是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民歌民谣,壮族文人的文学创作则多是古体诗词和古文。本世纪初叶小说创作才成为壮族文学的一种样式,较早的小说家要算韦杰三。由于历史原因及作家本人生活环境和经历等因素的限制,韦杰三的小说创作还处于萌芽和尝试阶段。作品所反映的生活面较为狭窄。除了反映“穷乡僻壤里小兄弟们的呼声与酸泪”外,较多地以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作品仍然停留在  相似文献   

8.
小说化成为民族志书写的一种可能,文学文本和民族志具有的相似性和共同性使小说民族志化也成为一种可能.本文将地方性小说<三水故事>放在文学人类学视野下,分析探讨文学文本.中不经意的民族志书写特点,进而寻找文学文本的写作和民族志书写的共同之处,讨论小说民族志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何谓苗族文学,文艺界有不同的界定,有的指反映苗族生活、表达苗族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有的则专指由苗族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本文论及的苗族文学是后者,而且仅限于广西当代的苗作者作品.(一)与前几年相比,广西苗族当代文学有了较大的进步,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创作队伍已初步形成.在广西苗族作者中,辈份最高,起步最早的是梁彬同志,他在繁忙的领导工作之余挤时间创作,从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有小说、诗歌、评论和民间传说故事.近年来,还编辑出版了《广西苗族民间故事选》和《苗族风俗趣谈》.南丹县的龙  相似文献   

10.
论及中国当代文学史,"50后""60后"作家及其作品都已经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文学史教材,甚至"80后"作家及其作品也已堂而皇之地框入了当代文学史的版图,唯独"70后"作家们的作品似乎被文学史所遗忘。但观照当下文学的创作实绩会发现,处于文学"中坚代"的恰恰是"70后"作家。近几年声名鹊起的魏微、鲁敏、徐则臣、盛可以、路内、张楚等,都在思考着当前文学在新时代如何实现深层次变革与转型的问题。特别是鲁敏,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创作,从《寻找李麦》到2019年的最新中篇《或有故事曾经发生》,很多篇小说都在讨论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本文以鲁敏小说的追寻主题为线索,进一步阐述鲁敏小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康巴之魅——藏族作家达真《康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巴>是藏族作家达真用多元视角深度讲述康巴藏地的文学力作.小说从创作追求、文本构建、人物群像到文化内涵和思想境界,力求高标和宏伟气势,以深沉执著的担当和勇气,全方位、立体化呈现了近现代康巴地区人像展览的百年"浮世绘",并以康定和茶马贸易为着墨点,就民族与宗教问题给读者带来了鲜活的启示.而充满康巴草原气息的原生态文本和金字塔式的三角叙事结构,交相辉映出<康巴>集天、地、人和多元文化、无边大爱于一体的高远境界与史诗魅力.  相似文献   

12.
祖尔东·沙比尔在20世纪维吾尔文学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维吾尔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奠基人,是维吾尔新时期小说创作发展的引领者,是让维吾尔文学登上世界文学殿堂的引路作家之一。笔者试图对祖尔东·沙比尔的中篇小说代表作《柏树叶》的人物形象塑造、谋篇布局、艺术结构以及语言锤炼、用语技巧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作论述。  相似文献   

13.
论及中国当代文学史,"50后""60后"作家及其作品都已经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文学史教材,甚至"80后"作家及其作品也已堂而皇之地框入了当代文学史的版图,唯独"70后"作家们的作品似乎被文学史所遗忘。但观照当下文学的创作实绩会发现,处于文学"中坚代"的恰恰是"70后"作家。近几年声名鹊起的魏微、鲁敏、徐则臣、盛可以、路内、张楚等,都在思考着当前文学在新时代如何实现深层次变革与转型的问题。特别是鲁敏,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创作,从《寻找李麦》到2019年的最新中篇《或有故事曾经发生》,很多篇小说都在讨论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本文以鲁敏小说的追寻主题为线索,进一步阐述鲁敏小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文学领域内,将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除此之外,将一些反响较好的影视剧改编成同名小说也成为了当代文学的一个新现象.影视作品是一种直观的观看行为,直接、简单、易于深入人心;小说则可以将影视作品所隐含、弱化的内容细腻地呈现出来,两者各有利弊,吸引着不同的文学爱好者.但总体来讲,从影视到小说,是现如今文学领域大势所趋,它能够对影视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说明,能够更为永久地传承下去.本文中,笔者就从"影视到小说"这一角度出发,对当代影视文学新现象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小说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从魏晋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延至现当代小说,它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儒学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建构奠定了中国小说注重道德伦理教化的主体思维图式,由此促成了中国小说对文学功利性的热衷和偏执。尤其是到了近代,中国小说与政治的关系更加紧密。在对中国小说理论与创作近代化的粗浅疏理的过程中,详加论述其近代化的特点及其近代化演进的外部与内部动力,由此为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提供一粗略的近代化草图。  相似文献   

16.
周耒、梁志玲是两位广西崇左市当下青年作家。出生的草根性、生活的底层性,使得他们天然地“作为老百姓的创作”;共同的文化资源——古老的花山骆越文化与转型期南国边疆城市化时代发展境遇,使得两位作家的小说在彼此个性鲜明的基础之上又透露出了相似的“边地味”风格,充满“边关风情”“边疆人文”。两位“边地作家”的小说创作,其文学地理学意味浓厚,具备了深入探讨的文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益希单增的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1980~1984年,传统恪守期。创作题材及方法主要是革命现实主义,即突出阶级立场和文学对社会的真实反映。2、1985~1989年,沉寂探索期。其创作除在革命历史题材方面显得更加成熟外,也吸收借鉴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开始了在小说创作手法方面的初步探索。3、1990~1999年,多向新变期,亦可看作是其长篇小说创作的丰收期。在这一时期,益希单增除了继续着他写西藏人西藏事的现实主义创作之旅外,亦从多方面努力寻求着他创作困境的突围路径。4、2000年至今,再度回归期。其创作数量明显下降,创作风格进一步趋于平实,作品倾向于表达对历史与现实的思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小说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从魏晋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延至现当代小说,它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儒学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建构奠定了中国小说注重道德伦理教化的主体思维图式,由此促成了中国小说对文学功利性的热衷和偏执。尤其是到了近代,中国小说与政治的关系更加紧密。本文拟在对中国小说理论与创作近代化的粗浅疏理的过程中,详加论述其近代化的特点及其近代化演进的外部与内部动力,由此为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提供一粗略的近代化草图。  相似文献   

19.
丹东作为"兴边富民行动"的典型,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品也有较大提高。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丹东应抓住大好机遇,利用"兴边富民行动"的优惠措施,打造有丹东特色的边贸和旅游经济,使丹东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更上层楼  相似文献   

20.
作为乔伊斯小说的开篇之作,<姐妹>在他的作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姐妹>的地位和创作背景入手,着重分析其主题,并对照乔伊斯后期的小说,旨在说明<姐妹>奠定了<都柏林人>的主题基调,成为乔氏小说创作的前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