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舞蹈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一个舞者的舞姿,使观众沉浸在优美的舞姿中忘却烦恼。丰富多样的舞蹈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民族审美观念,极大地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解放了我们的心灵。我国各民族舞蹈有着独自的文化特色,集中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内涵。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特色深深地融合在一起,舞者通过优美的舞蹈展现本民族的民族文化特色,促进本民族文化大发展。另外,民族舞蹈所带来的现代美学价值同样不可估量,促进着现代美学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推动文化发展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富贵财宝,传承民族舞蹈文化,对师范类舞蹈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能提升学生的美学修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增长学生的舞蹈技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师范类舞蹈专业教学中,应加强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学习,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伟大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舞蹈文化,出现了摆手舞、跳丧舞、八宝铜铃舞、耍耍等别具地域特色的舞蹈形式,成为中华各民族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璀璨奇葩;从历史文化内涵来看,该民族舞蹈动作体现了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思想;从历史文化意象来看,该民族舞蹈强化了传承民族历史文化、还原不同生产文明、展现不同生活意境、透视原始宗教观、体现古朴道德观等意象主题,为我们从文化人类学角度透视该民族舞蹈做了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富贵财宝,传承民族舞蹈文化,对师范类舞蹈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能提升学生的美学修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增长学生的舞蹈技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师范类舞蹈专业教学中,应加强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学习,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在服装创意设计行业发展中,服装元素、设计风格、地域特色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民族传统服饰元素也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现代服装的设计中.带有民族元素的服饰文化在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中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年轻人.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族性的传统文化不断演变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通常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当地的传统民风民俗,形成具有浓浓地域性特征的民族服饰文化元素,对此问题的研讨、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新唐装东方美学精神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来分析民族文化对服装设计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56个民族均有自己的民间舞蹈,各民族舞蹈都有独特的风格特点。简而言之,藏族舞蹈大多节奏柔缓、舞姿曼妙,当然也不乏流畅的节奏和舒展的舞姿。蒙古族的舞蹈具有粗犷、豪放的特色,维吾尔族舞蹈呈现出活泼、热情、开朗、奔放的民族情怀。随着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舞蹈创作与编导更加注重提升表演效果,使观众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能深度感知舞蹈作品情感,提高审美素养和欣赏水平。本文简单论述了舞蹈编导、表演与欣赏之对立统一关系,希望能为舞蹈创新与发展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学前教育是一国的基础教育,对于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其鲜明的教育特色和特定的研究对象,而将承载民族文化的艺术教育融入学前教育中,完成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是教育者的责任。羌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由于无文字产生和记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用舞蹈的形式保留和传承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因此,将羌族舞蹈引入学前艺术教育中,对于我们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幼儿美育素养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羌族舞蹈的特色、在学前教育中推行羌族舞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羌族舞蹈在学前艺术教育中传承现状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达到推动我国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楚凤纹样是民族工艺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纹样,我们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应当对纹样进行"再"创造与研究,这样才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探索。本文从楚凤元素的形态特征入手,利用构成手法,展现它们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可能性,科学、合理地对楚凤元素进行二次创作并应用在文创产品设计中,促进其传播与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源源流长的发展历史,文化积累非常丰富。各民族文化特色不尽相同,都有自己的音乐形式和舞蹈风格。各民族舞蹈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依靠人体动作来表演,表达、传递思想感情信息,把人物的心理、生活活动与人体动作密切联系。人体动作借助音乐的节奏、旋律表现,通过“肢体语言”来抒发人们的思想情感,感召观众,使其领会主题思想,并从舞蹈节律中感受娱悦。在观赏舞蹈,欣赏舞姿、舞步律动的同时,亦欣赏它的艺术美、造型美、情感美、意境美。  相似文献   

10.
楚凤纹样是民族工艺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纹样,我们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应当对纹样进行"再"创造与研究,这样才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探索。本文从楚凤元素的形态特征入手,利用构成手法,展现它们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可能性,科学、合理地对楚凤元素进行二次创作并应用在文创产品设计中,促进其传播与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民族民间舞蹈源于各民族的生活与劳动,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代与特定环境中文化艺术的高度浓缩。各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审美意识及生产劳动方式等也存在差异,而上述因素不仅会对该民族的步态及身体动作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在该民族的舞蹈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以傣族舞蹈为例,身姿轻盈、动作优美、情感表露含蓄充分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审美心理及民族性格。傣族舞蹈的动作十分灵活,情感内敛,并且具有雕塑性,舞者通常保持半蹲,同时身体各个关节通常会呈现出一定的幅度,使整个身体呈现出鲜明的"三道弯"特征。傣族舞蹈文化风格独特,舞步轻盈,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特征,源于傣族人生活的环境,以及长期形成的审美意识、文化习俗以及独特的生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
《相和歌》是中国民族舞剧经典作品《铜雀伎》中的舞蹈片段,编导孙颖老师在作品中复现了汉代时期盛行的女乐舞蹈——《盘鼓舞》。《盘鼓舞》因舞者敏捷踏盘踏鼓而舞的形式得名,既具有如飞似行的高超舞技又展现出独特的柔婉韵律,代表着汉代舞蹈的最高水平。本文通过对舞蹈作品《相和歌》的舞蹈语言、舞蹈构图等要素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探索汉代艺术文化的审美取向与美学意蕴,以汉代舞蹈的形象与意象展望汉代社会的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在服装创意设计行业发展中,服装元素、设计风格、地域特色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民族传统服饰元素也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现代服装的设计中。带有民族元素的服饰文化在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中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年轻人。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族性的传统文化不断演变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通常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当地的传统民风民俗,形成具有浓浓地域性特征的民族服饰文化元素,对此问题的研讨、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新唐装东方美学精神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来分析民族文化对服装设计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具有内生互动性.国家《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给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指明方向,也将带来重大机遇.民族地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获得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市场空间,在民族文化旅游业、民族民间工艺、民族节庆会展、民族演出演艺等重点领域逐渐形成特色.但产业化发展的同时给民族特色文化带来挑战和问题.要转变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树立新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观,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良性互动,实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平原  张妍 《中国民族博览》2017,(12):143-144
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藏族舞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另一类是宗教舞蹈.宗教舞蹈是在祭祀礼仪中才会跳的一种舞蹈,大多是为了祈福,这也符合了藏族"多神崇拜"民族信仰的特点.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生活发展的缩影,沉淀了藏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的信仰,成为了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藏族舞蹈随着整个藏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藏族宗教文化的独特性,才创造出了现在的藏族舞蹈,本文我们将对宗教文化和藏族舞蹈进行分析探讨,看看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旅游中,民族地区因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民族旅游发展迅速,这一过程既展现了特有的民族文化,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中东部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传统民族舞蹈元素概述入手,着重分析了中国传统民族舞蹈元素在舞蹈创编中的运用价值和运用方式,并探索了中国传统民族舞蹈元素在舞蹈创编中的运用策略,以促进中国传统民族舞蹈元素与现代舞蹈的融合,推进舞蹈创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世界历史上,每一个国家和不同民族拥有各不相同的文化内核,以及思想差异,而舞蹈艺术在一定层面上可以作为这些不同的代表。舞蹈文化亦是每一个国家体系内的上层建筑之一。在华夏绵延不断的文明中,身为一种独特而又蕴含精神文明的艺术形式,舞蹈在我国的文化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的民族舞蹈的展现与表达与不同民族的精神内核相匹配。而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就是对自身独有文化与民族特性的展现,因中国与其它国家不同的文化形式与魅力,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在表现形式上亦有着自己独到的,针对我国精神内涵的解读。在时代变换之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不但坚守着自己本有的艺术特性和民族个性,并在同时表现出其身为艺术的时代性与文化性的特点。本文则从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坚守与未来趋向几个方向展开讨论,论述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未来如何将实际情况与理论研究更好地结合,并将艺术民族性、文化性等特点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国家,基本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及文化,其中最能传递和表达各民族文化的是各少数民族的舞蹈,因为舞蹈可以通过各民族的服装、语言、乐器等载体集中展现出来,让各少数民族间的文化得以交流,也可以让游客及少数民族文化爱好者更简单、直接地了解和欣赏并参与进来.其实,各少数民族的舞蹈也是各民族对外宣扬的一种文化符号,也是各少数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本文主要通过对越南京族竹竿舞及贵州苗族竹竿舞的起源、方法、服装等做出对比研究,让更多人了解这两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竹竿舞的异同之处,从而有效地促进两个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这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寻求民族传统与现代意识的统一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回族舞蹈回族的生活意识和情感,积淀了回族的文化传统,凝聚着鲜明的民族个性.回族传统文化真实、形象地记录了回族的历史文明,是当代回族舞蹈的母体和根基.回族舞蹈决不能脱离民族的土壤、传统的土壤.但是,光在民族土壤上停步不前,不接受当代进步文化思潮和创作经验,也是没有出路的.一个优秀的民族舞蹈总是民族传统与现代意识的综合体现,因为民族传统不是僵化、凝固的,它在强大的时代洪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