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西北民歌是在陕西、宁夏、甘肃等西北省区流行的民歌,西北民歌主要受该地区地理环境和人民性格的影响,具有旋律自由、荡气回肠的特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民歌是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浓郁西北地方特色的歌曲形式,经过漫长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歌唱体系,并且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人民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北民歌的音阶与其他的民歌有所不同,传统的音阶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为此本文将对西北民歌的音阶形成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促进西北民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三声、四声音阶的满族民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音乐是吉林地方音乐的代表,满族民歌是满族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对满族民歌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使我们从音乐风格方面对满族文化进行了解,并且其研究成果也能够为音乐创作而服务。在对满族民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禁发现,满族民歌的旋律基本以五声音阶为基础,但其具体作品中也存在着三声、四声等多样的音阶构成现象。那么,以三声、四声音阶构成的满族民歌究竟有什么样的特征?其音乐语言在如此简单的音阶下如何发挥作用?以上两个问题是文章中要具体阐述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西藏民歌,为藏族人民所创造,是一种很有特点的文学体裁,是藏族劳动人民发自内心的声音。千百万首不同时代的西藏民歌反映了藏族人民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思想见解和政治态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历史、时代生活、风土人情以及文学艺术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况。西藏民歌的内容纷繁,题材广泛,主题鲜明,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有的民歌,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繁重的乌拉差役,对奴隶主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强烈的控  相似文献   

4.
藏族民歌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人民长期以来的生活、劳作等形成的。对藏族的民歌进行研究,有助于对藏族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等进行了解。在对藏族民歌的特点了解基础上,对藏族民歌的文化价值进行总结,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提出如何进行藏族民歌传承的建议,以此来达到促使藏族民歌更广泛流传,让人们所接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藏族民歌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人民长期以来的生活、劳作等形成的。对藏族的民歌进行研究,有助于对藏族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等进行了解。在对藏族民歌的特点了解基础上,对藏族民歌的文化价值进行总结,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提出如何进行藏族民歌传承的建议,以此来达到促使藏族民歌更广泛流传,让人们所接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毛南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其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主要包括毛南族民歌、毛南族舞蹈和毛南族肥套等内容,是毛南族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己创造的艺术作品,代表着毛南族人民的审美理想,是毛南族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坚实的群众基础.其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民间文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节庆传播、旅游传播、学校传播、媒体传播等途径来促进毛南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陕北民歌是一种特殊的区域性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与艺术特征,是陕北地区人民和汉民族文化精神的折射,也是民族情感和生活哲理的融合,陕北民歌产业化开发意义深远.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陕北民歌,提升其产业化价值,必须创新文艺创作形式,深化理论研究内容,通过音像出版、图书发行和艺术演出等多种形式,推动陕北民歌的产业化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8.
藏传佛教在土族和裕固族中的传播与发展唐景福藏传佛教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我国藏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而且传播到我国西北的土族和裕固族地区,对这些民族的社会生活、精神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也产生了深刻地影响。本文只就藏传佛教传播到土族、裕固族...  相似文献   

9.
演唱民歌是历史形成的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之一,如在壮族的“歌圩”、苗族的“游方”、侗族的“会期”、回族的“花儿会”等活动中,都是以演唱民歌为其主要内容的。民歌来源于人民群众,有广泛的生活基础,所以它有很强的生命力。人民用民歌这种形式控诉黑暗的旧社会,嘲讽骑在人民头上作成作福的反动统治阶级,歌唱新中国的美好,赞美各民族的团结,抒发  相似文献   

10.
花儿作为一种民间文艺,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花儿产生于西北高原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是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花儿民歌的缘起进行民俗学、人类学层面的解析,进而展示花儿民歌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毛南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其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主要包括毛南族民歌、毛南族舞蹈和毛南族肥套等内容,是毛南族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己创造的艺术作品,代表着毛南族人民的审美理想,是毛南族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坚实的群众基础。其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民间文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节庆传播、旅游传播、学校传播、媒体传播等途径来促进毛南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歌,就是民间的歌,劳动人民的歌。这是历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为了适应劳动与生活的需要,表现思想感情,而集体创造出来的一种世代口耳相传的歌曲形式。民歌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中,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丰富、完善。蒙古族是个勇敢、英武、热爱...  相似文献   

13.
陕北民歌是一种特殊的区域性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与艺术特征,是陕北地区人民和汉民族文化精神的折射,也是民族情感和生活哲理的融合,陕北民歌产业化开发意义深远。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陕北民歌,提升其产业化价值,必须创新文艺创作形式,深化理论研究内容,通过音像出版、图书发行和艺术演出等多种形式,推动陕北民歌的产业化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4.
云南广南县壮族八宝歌书是刻写在日常器物上用于提示民歌内容的表意图符,图符及民歌反映了壮族人民的人生价值观、生产生活知识经验、社会文化活动等多方面的内容.歌书图符共收集到1072个.八宝歌书与云南富宁坡芽歌书同属一个符号体系,它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文字学价值、文学价值、音乐美术价值及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海南黎族是沿海居住的少数民族,他们以狩猎、采摘、捕鱼、农耕等手段生活。在世代繁衍生息与辛勤劳作中,黎族人民创造了很多有内涵底蕴的民族文化,其中以民歌最为著名。黎族的民歌以短小精致、颇具民族文化气息著称,有着特殊的旋律形态和音乐特点。本文通过对黎族民歌的现实意义的阐述,分析其旋律的基本形态,并从中总结出黎族民歌独有的音乐特点,旨在为研究和熟悉黎族民歌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黎族民歌海南历史的一面镜子海南民歌犹如浩瀚南海盛产的珍珠,熠熠生辉,采之不尽。海南民歌是海南历史的一面镜子,是海南人民生活的写照,其题材十分广博,内容极其丰富。历史人文、风光景色、劳动生产、时政世态、社会生活、婚恋情思、祭祖敬神、伦理道德、神话传说等,无不涉猎,无所不歌。在前不久公布的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项目类别为“民间音乐”的共有4项,它们分别是:黎族民歌手王妚大民歌、崖州民歌、舂米舞和儋州调声。崖州民歌是起源、流行在三亚市及古崖州属地人民群众中的口头文学,是以口头传唱和手抄文本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7.
金艺风 《民族学刊》2010,1(2):118-120,165
羌族二声部民歌酒歌是一种多声部民歌口头传承的艺术。随之把演唱多声部民歌的人定为表演民俗音乐本质的传承者。通过口传过程发展下来的音乐传统的生成物说成民俗音乐时,形成羌族多声部民歌的要素可以归纳成以下三种。第一,具有连接现代与过去的传承性;第二,由个人或集体的创造性运动中生成的变异性;第三,根据人民群众对至今保留下来的音乐形态做出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纳西族的民间音乐形式主要包括纳西古乐、东巴祭祀音乐、民歌和其他器乐等。民歌是先于一切音乐形式产生的声乐载体,他对于其他民间音乐和专业音乐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许多民间器乐曲,有一大部分是直接由民歌移植或改编而成的。在纳西文化中,民歌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纳西族的东巴祭祀音乐,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曲调都是来源于纳西民歌。因此,可以说,纳西民歌是最贴近纳西人民生活、情感的音乐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东干族是指19世纪移居到中亚地区的中国西北陕甘宁回民及其后裔,亦称中亚回族。他们在130年前远离祖国之时,将西北地区的"花儿"民歌也带到了中亚地区。在苏联集体农庄时代,"花儿"民歌曾盛行于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回族聚居农庄,其知名歌手至今健在。苏联时期的东干语文献中也收录有"花儿"民歌。中亚回族传承了中国西北回族唱"花儿"民歌的民俗文化。在海外回族中流传的"花儿"民歌资料,是中国"花儿"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应加以研究、抢救和保护。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北是多民族地区,是我国草原、草山、草坡的主要分布地.畜牧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发展畜牧业,对建设大西北,促进我国内陆经济腾飞,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畜牧业是西北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传统经济,它既是轻纺、加工业的主要原料来源,又是轻纺、加工业的重要市场,同时它又是这些地区进出口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畜牧业实现牧促农、以畜养地、牧农林互促互补协调发展,而且围绕畜牧业可以开拓许多生产门路,推动农牧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发展,并促进城乡交通运输、商业、邮电、金融、文教、旅游等业的综合发展.总之,大力发展畜牧业,是繁荣西北民族地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