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论文首先对流行音乐及其个性展示及演唱技巧进行了简单的概述,然后对流行歌曲的演唱特点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于如何结合个性展示及演唱技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观点。  相似文献   

2.
陈茜  魏希梅 《民族学刊》2023,(11):110-117+168
白马藏族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也是白马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特殊的人文条件与自然环境,白马藏族民歌不仅具备整个藏族歌曲的共性,也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音乐个性。本文根据实地调研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就白马藏族民歌演唱的“颤”“擞”技巧与汉族民歌的演唱技巧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白马藏族民歌的“颤”“擞”技巧区别于汉族民歌中装饰音“倚音”,音程关系表现得更为狭窄,具有独特的风格。此外,本文还分别从旋律调性、歌词内涵、文化特征等方面将白马藏族民歌与羌族、彝族民歌进行对比,探讨三者民歌的音乐特征和差异,发现不同的民族文化在民歌的演唱形式、曲调旋律等方面有不同的浸润和影响,三者在民歌演唱技巧和音乐特征上又有一定的交流与融合。最后提出新时代白马藏族民歌传播的可行性建议,以多维度保护与传承白马藏族民歌文化。  相似文献   

3.
民族声乐是音乐演唱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由声乐演唱、心理调控、音色把握、民族文化等多方面要素的储备才能完成,同时也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音乐学科.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民族声乐教学有时也少不了戏曲表演技巧的相关应用,这些技巧在演唱过程中往往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这也是音乐教师需要深入钻研与探究的一部分内容.本文将针对音乐教学过程中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进行相应探析,对民族声乐的概念进行解读,对民族声乐与戏曲表演的关系以及相关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4.
民族声乐是音乐演唱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由声乐演唱、心理调控、音色把握、民族文化等多方面要素的储备才能完成,同时也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音乐学科。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民族声乐教学有时也少不了戏曲表演技巧的相关应用,这些技巧在演唱过程中往往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这也是音乐教师需要深入钻研与探究的一部分内容。本文将针对音乐教学过程中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进行相应探析,对民族声乐的概念进行解读,对民族声乐与戏曲表演的关系以及相关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程是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音乐素养、艺术鉴赏及审美能力的高低产生巨大影响。合唱教学是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借助对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不仅可让学生体会音乐课程的魅力,而且可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并且可增强学生的共处意识与合作精神,有利于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本文从激发学生合唱兴趣、传授学生演唱技巧、重视节奏与音准练习、搭建平台以展示才华四个方面,就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以期让合唱之花在高中音乐课堂上灿烂盛开。  相似文献   

6.
田丹 《中国民族博览》2016,(16):153-154
音乐是世界上最优美的声音,是人类沟通的桥梁,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孩子智力的开发、情感的表达、灵感的迸发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音乐是人类灵魂的声音.与此同时,声乐演唱是对音乐的表演与展示,是音乐的舞台,是艺术家的殿堂,其中的一度创作对于声乐演唱有着很大的比重,但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则是对声乐演唱的进一步升华与提升.二度创作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必须坚持与创新的,对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对声乐演唱的进一步开展、音乐的创造与展示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入手,对二度创作进行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人们经常接触的艺术表达方式,通过音乐表演获得更高的情感抒发。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由于人们的演唱水平或者是技巧表达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情感表达上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一些人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可以正确表达作品的情感态度,而一些人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理解,却忽视对作品中所蕴含的习俗风情或者历史底蕴等内容的思考,限制声乐表演的效果。所以,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演唱技巧,通过情感的融入强化演唱效果。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世界上最优美的声音,是人类沟通的桥梁,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孩子智力的开发、情感的表达、灵感的迸发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音乐是人类灵魂的声音。与此同时,声乐演唱是对音乐的表演与展示,是音乐的舞台,是艺术家的殿堂,其中的一度创作对于声乐演唱有着很大的比重,但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则是对声乐演唱的进一步升华与提升。二度创作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必须坚持与创新的,对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对声乐演唱的进一步开展、音乐的创造与展示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入手,对二度创作进行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人们经常接触的艺术表达方式,通过音乐表演获得更高的情感抒发。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由于人们的演唱水平或者是技巧表达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情感表达上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一些人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可以正确表达作品的情感态度,而一些人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理解,却忽视对作品中所蕴含的习俗风情或者历史底蕴等内容的思考,限制声乐表演的效果。所以,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演唱技巧,通过情感的融入强化演唱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围绕新时代下原创红色歌曲在演唱技巧、演唱形式、创作技法、编曲方式、体裁内容等方面呈现出来的“新”现象进行研究,以第十六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获奖歌曲(下文简称“获奖歌曲”)为例来进行论证。全文简单论述了新时代原创红色歌曲的定义、历史背景与演变过程。通过不同类型的获奖歌曲重点分析新时代中国原创红色歌曲在演唱技巧、形式、表现力与创作形式等方面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对中国历代民族声乐理论家精辟论述的领悟,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声乐学习和演唱实践,分析和探讨中国民歌演唱中的语言技巧。以"声、韵、调"为特点的汉语发音所遵循的"咬紧字头,延长字腹,收准字尾"的语言技巧与发声的关系;以字头、字腹、字尾的咬字吐字方面的语言技巧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以陕北民歌沉浊、直硬,咬字夸张,江南民歌婉转轻盈、含蓄柔和及山东民歌舌根子有劲、干脆利索为特点的语言技巧与民族风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对中国历代民族声乐理论家精辟论述的领悟,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声乐学习和演唱实践,分析和探讨中国民歌演唱中的语言技巧。以"声、韵、调"为特点的汉语发音所遵循的"咬紧字头,延长字腹,收准字尾"的语言技巧与发声的关系;以字头、字腹、字尾的咬字吐字方面的语言技巧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以陕北民歌沉浊、直硬,咬字夸张,江南民歌婉转轻盈、含蓄柔和及山东民歌舌根子有劲、干脆利索为特点的语言技巧与民族风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王志信,著名作曲家,其作品善于借鉴原生态民歌的曲调,中国戏曲的板式声腔,并将西洋音乐创作的元素,现代化的配器方式、与中国传统方言式旋律相结合,增加了演唱难度,充分发挥了演唱者的声乐技巧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对我国当代声乐演唱和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及当代流行文化角度来分析王志信的声乐作品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王志信,著名作曲家,其作品善于借鉴原生态民歌的曲调,中国戏曲的板式声腔,并将西洋音乐创作的元素,现代化的配器方式、与中国传统方言式旋律相结合,增加了演唱难度,充分发挥了演唱者的声乐技巧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对我国当代声乐演唱和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及当代流行文化角度来分析王志信的声乐作品特点。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流行音乐文化在我国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了我国大众视野中喜闻乐见的主流音乐文化.与此同时,流行音乐也引起了国内教育界以及科研界的重视,国内有关于流行歌曲演唱的相关研究越来越丰富,这给新时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及教育带来了新的曙光.本文立足于中国民族声乐技巧在流行歌曲演唱中的深度融入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民族...  相似文献   

16.
人们的眼里充满惊奇和赞叹;许多评委陶醉在歌声里,竟忘记了打分。一位奥地利观众说:“有些合唱团的演唱是在取悦别人,而中国的合唱团是在用心去打动人……” 7月 13日,奥地利林茨,奥林匹克会议中心。 2000年国际奥林匹克合唱大赛正在紧张地进行。来自 60多个国家的 300多个合唱团汇聚一堂,以美妙的歌喉、精湛的演唱技巧,向全世界展示着不同民族的风采。   上午 8时整,民歌无伴奏合唱比赛开始。内蒙古蒙古族青年合唱团出场。那气势恢弘的《圣主成吉思汗》、如泣如诉的《劝奶歌》、热情奔放的《吉祥欢乐》一下子打动了所有的观众…  相似文献   

17.
声乐是一种释放情感的歌唱艺术,其中对情感的处理是声乐的灵魂所在,而这对演唱者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演唱者建立在对作品的理解与掌握的基础上进行诠释与处理,从而在舞台上游刃有余、尽显风采。对情感的处理与释放的前提是正确处理演唱中感性与理性问题,演唱者需感性地表达作品的内涵与情感,并理性地运用演唱技巧,确保声音与表演的协调性,以保证声乐演唱时强烈的感染力与冲击力,促进听众能够随之产生情感共鸣,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从整体结构来看,声乐表演艺术属于歌唱、音乐作品与表演的结合体,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不仅要熟练掌握演唱技巧,而且要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正确结合不同乐器的伴奏音乐,并努力创造独特的风格。本文举例论述了声乐表演的艺术再创造,并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9.
作为重要的中国传统戏曲曲种,昆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行腔优美、婉转缠绵、悠远柔漫,演唱技巧注重对声音音量、音色的控制,吐字也十分讲究.昆曲的记谱为工尺谱,能够适应昆曲在演唱过程中依字行腔的规则,本文将针对昆曲的记谱方式和记谱体系进行研究,以便从乐谱本身探寻昆曲传承的文本规律.  相似文献   

20.
史倩 《中国民族博览》2017,(18):134-135
戏曲演唱艺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唱法的主要部分,可以推动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先是阐述了戏曲演唱艺术和民族声乐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了越剧演唱的"字正""腔圆""松弛"以及"情满"这四种技巧,最后阐述了越剧技巧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目的是帮助声乐教师更好地进行民族民乐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