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雨》作为我国伟大戏剧家曹禺的代表剧目,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三一律"的锁闭式结构以及其针砭时弊且深入骨髓的思想着实令人钦佩。从序曲中教堂场景的静谧安详作为引子,引出十年前同一个地方发生的一个悲剧故事。在这个锁闭式的十年前的悲剧故事里又以鲁妈的回忆引出再往前的故事。这种环环相扣的锁闭式结构着实精彩。该剧本以一个家庭的悲剧作为时代和社会的缩影,表达了作者对旧社会和旧陈腐制度的抨击和谴责,也以一种畸形龌龊的家庭关系来影射在旧制度下的社会关系的畸形和变态。这也是该剧本之所以成为我国经典剧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牛犊娶亲"是我国独有的一个故事类型,在我国汉、满、回等民族中广有流传.故事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复杂的家族关系,通过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悲剧性冲突,揭示了一夫多妻婚姻制度造成的种种社会弊端与恶果.故事以隐喻性构思演示了在家庭内部的生存争斗中,"庶生"子女艰险的生存处境及悲惨命运.故事针砭的婚姻形式以及凸现的善恶有报的道德主题,对今人仍具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最近,在凉山州雷波县的一些乡里,不时出现用旧习俗解决现在民事纠纷的情况,不仅给当事人家庭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也在社会上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十年前,乌角村农民蔡卜会与同村阿牛伟几合伙做生意,阿牛伟几欠了蔡60元钱,后因还与未还发生争吵.今年元月,蔡卜会喝醉酒后又喝了『敌敌畏』,死在了阿牛伟几的哥哥阿牛伟日家,由此引起家族矛盾.蔡氏家族百余人抬着蔡卜会的尸体冲进阿牛伟日  相似文献   

4.
詹恂  李慧杰 《民族学刊》2023,(9):126-134+166
我国涉藏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缘和宗教环境而备受国际舆论关注,涉藏地区国际传播也是展现中国发展、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涉藏地区自媒体创作者积极进行传播实践活动,社交平台上也涌现出一批传播范围广、影响力较大的自媒体账号。本文以涉藏地区自媒体账号“Tibet Travel”(此账号至今沿用旧译Tibet未改)在YouTube平台上的视频为研究对象,运用叙事学和编码解码理论,对视频叙事主题、叙事语法和视听语言等策略进行研究,发现该账号在主题上涉及自然、生活和人文景观;在主体上,聚焦个体,藏族女性较多,内外聚焦,丰富叙事视角。解码层面通过分析受众评论文本发现,国外观众在视听语言、故事内容和主体上做出积极正面解读,表现为对故事主体的认同;对家庭、文化和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导式解码;对婚姻关系和代际关系的协商式解码;受刻板印象和固定思维的影响对视频真实性的对抗性解码。  相似文献   

5.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塑造了广为人知的杜十娘形象,但这个人物却是一个真正的悲剧人物,故事背后蕴含着令人动容的悲剧美.本文即是基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创作背景与人物形象,从杜十娘向往自由却生而不得、爱情与婚姻似得实无、全力反抗却走投无路的种种求而不得,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后的悲剧美进行探讨,同时分析了造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悲剧成因.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的中篇小说<金锁记>讲述了一个女人的不幸婚姻遭遇及其逐渐为金钱毁灭,后期又去毁灭他人的悲剧故事.看过这个故事的人大多认为主人公曹七巧是一个人性泯灭的女人.以格雷马斯的理论为基点,从"符号矩形"的角度着手,浅析曹七巧在"二项对立"的争斗中缘何从可爱异化为可怕,并由此启发女性对传统爱情婚姻进行自省,进而对自身的存在价值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了,这是我们伟大祖国光辉灿烂的十年。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庄严地宣布:“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站起来了。”号召全国各民族人民以勇敢、勤劳的姿态工作,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让我们的民族以一个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全世界。十年过去了,我国各族人民热烈响应了毛泽东同志的号召,以辛勤的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夏日午后,女作家叶文玲撑着一把遮阳伞,在吉首向阳坪旧街道里慢慢徜徉.她问随行的人,为什么吉首会取这样一个神秘的名字啊?多好的名字,吉祥的首府!一个盛产故事和传说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戏剧作为独特的文学体裁与艺术表现形式,在世界文学殿堂中熠熠生辉,而戏剧的情感表达、情节的推动和矛盾的激发等都离不开戏剧动作。戏剧动作在戏剧文学展示,情感表达方面功不可没。《雷雨》作为曹禺先生的经典代表作,在戏剧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紧凑的故事安排和不断激化的矛盾冲突,让戏剧高潮迭起,引人喝彩,而戏剧动作也熔铸在字里行间。本文以《雷雨》为例,探讨戏剧动作的魅力,从戏剧外部性体动作、言语动作和静止动作三方面分析《雷雨》的戏剧动作性及其意义,使大家对戏剧的解读与思考更为深入、彻底。  相似文献   

10.
李若熙 《民族学刊》2018,9(5):53-63, 111-116
在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下,牛郎织女故事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互相影响,呈现出同中有异的特点。南北方少数民族多改编了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结局,以牛郎织女或在天上或在人间一起幸福生活为结局,并增加了考验女婿的情节。同时,南北方少数民族演变至今的牛郎织女故事也呈现出一些不同点,如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程度不同,故事中所体现出的生产方式不同,仙女下凡的原因不同,主要人物“牛”与“鹿”的不同。其中的共同性反映出同一母题在不同民族间孳乳、传播的互动影响及文化相融的稳定性,也体现出不同民族反映世界、表达情感的共通模式;而其不同则折射出不同民族宗教信仰、人情风俗、民俗心理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戏剧作为独特的文学体裁与艺术表现形式,在世界文学殿堂中熠熠生辉,而戏剧的情感表达、情节的推动和矛盾的激发等都离不开戏剧动作。戏剧动作在戏剧文学展示,情感表达方面功不可没。《雷雨》作为曹禺先生的经典代表作,在戏剧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紧凑的故事安排和不断激化的矛盾冲突,让戏剧高潮迭起,引人喝彩,而戏剧动作也熔铸在字里行间。本文以《雷雨》为例,探讨戏剧动作的魅力,从戏剧外部性体动作、言语动作和静止动作三方面分析《雷雨》的戏剧动作性及其意义,使大家对戏剧的解读与思考更为深入、彻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对《黄河怨》进行音乐分析、演唱处理及特点阐释,并作音乐表演及形象塑造上设计.《黄河怨》展现出完美的音乐形象构思和艺术表现形式,在《黄河大合唱》这部名作中具有重要的戏曲意义和结构功能.《黄河怨》作为一首具有强烈悲剧性的歌曲,具有西方"悲剧"和中国悲剧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意义,其音乐表演与形象塑造,需充分理解《黄河大合唱》的整体艺术构思和《黄河怨》的审美及文化意义,应表现出其悲剧性音乐的"崇高感",将这个女性塑造成一个既类似、又超越于古代悲剧中"青衣"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文化传统、认知方式、民族意识、价值取向与交往环境的冲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具有发展性辅导的内在本质和要求,需要顺应民族特有的心理动力定型结构,遵循“消极到积极、个别到团体、适应到发展、单一到网络”的思路,重视以“自我效能感”为核心的心理资本培育和情绪健康教育,加强制度管理、教育引导和氛围营造,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网式辅导.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2012,(7):2
在本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贵州省精心准备的两台节目——大型民族舞剧《天蝉地傩》以及田野民间歌舞集《原色》,为首都的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和听觉饕譬。《天蝉地傩》以其风格化的舞蹈语言、扣人心弦的音乐制作、绮丽变幻的舞台设计及别具一格的服装道具,展现了一个来自大山的爱情悲剧故事,浓郁的民风和曲折的故事深深震撼了观众。《原色》以  相似文献   

15.
论行政监督制度与权力结构的动态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行政监督制度与权力结构之对立统一关系,以及行政监督制度与权力结构动态平衡的内涵与特征.行政监督制度与权力结构的动态平衡,是研究行政权控制的一个新视角,也是有效控制行政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天鹅处女型故事的故乡,也是天鹅处女故事最丰富的国家。远在3世纪的晋代,干宝《搜神记》中就有完整的《毛衣女》故事,记载豫章新喻县男子,遇鸟变天女沐浴,盗其羽衣,逼女与己结婚,婚后生子若干。后女得羽衣,衣而飞去,给人间留下小小的悲剧。这种优美的故事,遍及世界各地,而以中国的记录为最早,也以中国的为最丰富。在汪玢玲教授《天鹅处女故事研究概观》(《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1期)一文中,就中国此类故事  相似文献   

17.
张雪 《民族学刊》2021,12(9):101-105, 125
传统藏戏通过悲剧性情境、悲剧意味浓烈的情节,甚至不乏通过制造矛盾冲突与推动剧情发展的各种斗争手段,营造藏戏的悲剧情境。然而由于宗教观念的影响以及独特的创作方式,传统藏戏的悲剧性却遭到不同程度的消解。传统藏戏的故事编织方式、人物佛性化的性格特征、戏剧结局方式、因过于强调故事性而忽略了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这些都对悲剧性情境的有所消解。不同于西方戏剧中严格意义上的悲剧,传统藏戏是一种具有东方佛教底蕴的超越性悲剧。佛教开阔的生命观念及克己修忍等伦理规范,使藏戏人物以一种超脱的心境面对一切苦难和悲剧性困境。如果说西方式悲剧的抗争精神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命运之间的抗争是建立在基督教文化语境中,那么传统藏戏则突出的是人与苦难本身的精神上抗争的藏传佛教底蕴。人物直面无尽苦难和悲剧性困境的抗争精神,使传统藏戏形成为一种独具佛教特色的超越性悲剧,同样能唤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8.
民族自治地方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补充规定,是根据我国婚姻法第36条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少数民族婚姻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我国第一部婚姻法于1950年5月公布施行,至今已三十多年。这部婚姻法对少数民族废除封建的婚姻家庭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确立新型的家庭关系,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婚姻法并没有全面地贯彻执行;在婚姻家庭领域里,旧制度、旧思想的影响仍然比较严重;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利用宗教、家族、  相似文献   

19.
作为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民族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曾经历了以财政优惠形式出现的宽泛意义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现行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包括两个层面,即中央对民族地区各省区财政转移支付和民族地区各省区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在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方面,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在总量、结构、分配办法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家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青春畅销小说《怦然心动》讲述了一段初恋故事,同时它也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态度转变通过小说中的一棵无花果树被凸显出来.树所体现的强大生命力作为重要的象征符号,展示出了男、女主角的坚持和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