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民族声乐是我国声乐在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所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性和独特艺术性的声乐艺术。民族声乐与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一方面民族声乐中的审美原则与价值追求都能从传统文化中找寻到源头,另一方面民族声乐自身的发展也为传统文化增添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内容,正是此种关系,使得民族声乐在传统文化传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文章基于此,首先概述了民族声乐,包括民族声乐的内涵、传统民族声乐的几种基本形式以及民族声乐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底蕴,紧接着探讨了民族声乐在传统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包括传统文化声乐的体现、传统文化融合的产物、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清楚地展示了民族声乐之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与重要性。最后就民族声乐在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做了探讨,如丰富传统文化传播内容、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手段、提升传统文化传承效能等。  相似文献   

2.
民间组织参与民族文化传承是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民间组织在参与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有其独特的行动模式和发展路径,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忽略的促进作用.通过探讨广西歌圩协会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参与歌圩文化传承的行动模式、特点及局限性,来剖析民间组织在参与民族文化传承行动中的发展模式及实践意义,在治理视角下讨论民间组织在参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定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及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源泉.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物质的丰富,注重主流文化的主体地位,很多朝鲜族学生对民族传统礼节知之甚少,日趋淡漠,面临着消亡的边缘.本文提供了在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过程中获得的体会,分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教育方法,强调学校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民族学校有义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提出了黑龙江省朝鲜族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范小青 《民族学刊》2020,11(3):73-79, 137-138
在传统的实地社区难以发挥既有作用时,新媒体和网络社群在凝聚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的田野调查发现,网络社群已成为传播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域,不仅传播传承民族文化,还传承红色文化、家教文化;网络社群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生产性保护、促进社会参与和年轻人参与的重要力量,有望与政府行为形成合力;但要让兴趣转化为传承,仍然任重道远。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应从思想上充分重视网络社群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新媒体,发动群众参与传承,同时培育“新乡贤文化”,打造“民族文化网红”,打造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品牌,借助新媒体平台全面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5.
杨翠 《中国民族博览》2016,(24):130-131
我国传统声乐文化的历史悠久,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底蕴是深厚的,不仅是来自日常生活劳动中的,也有来自民族自身的传承与发展.西方声乐文化表达的是一种艺术与情怀,抒发情感.从文化层面来讲我国传统声乐文化研究性更强,但文化是需要交流的,在地球村里,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是不可改变的趋势,本文将对中西传统声乐文化与演唱特点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同时阐述中西传统声乐文化审美的契合.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民族文化包括的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给民族文化传承带来了挑战。本文深入研究了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承和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化挖掘、文化传承、文化开发、文化抢救、文化传播几个方面提出传承发展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声乐类型丰富而独特,各类型的民族声乐表演都有着自身突出的特色,极具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资料,结合本人见解,对我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并且,从文化视域角度入手,研究探讨了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表演审美特征,包括字正腔圆、中正平和、声情并茂、西为中用、多元化、现代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教育在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从产生到发展,始终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作为教育的主要手段和内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文章认为,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竞技体育在西藏的广泛开展,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与普及渐呈弱势,有些传统项目甚至濒临失传,由此提出教育应在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中担起责任,以满足当代和后代的精神文化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必然趋势,少数民族文化如何传承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其中,家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家庭教育保存和传递民族文化,传播各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庭教育是延续和发展人类文明的一种传统手段.本文试从家庭教育中探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到如今还有很多传统文化在流传。在文中分析了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紧迫性与必要性,探讨了当前传统文化传承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传承传统文化措施。  相似文献   

11.
科尔沁地区音乐种类齐全,时代脉络清晰,构成了科尔沁音乐的多元性。科尔沁文化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草原多元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支系。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专业艺术院校,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艺术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具体的声乐教学中,应该注重地方音乐文化多元性发展,探究适合本土特色的声乐教学模式,从而来更好的传承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一个京族村寨1949年以来的社会变迁历程进行考察,探讨了传统文化与跨国民族社会转型关系问题.尽管国家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转变对跨国民族的社会转型有着勿庸置疑的影响,但跨国民族独特的居住环境和政治地位,使传统文化对于社会转型的重要作用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13.
党项夏国骑射文化的形成,是与生存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军事斗争的需要分不开的.正是由于尚武、重勇,党项族在同大自然、各部族的征伐抵抗中,从弱到强,在严酷现实中发展、壮大,使骑射这一历史悠久、内容宽广的传统文化,承袭数百年,贯穿于整个民族历史发展之中,形成了无畏、不屈的民族性格,这对今日保护和传承该文化有着重要的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14.
王倩 《中国民族博览》2017,(20):253-254
文化传播的发展出现相互碰撞交融、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特征的今天,传播方式的变化也赋予了其新时代的特征.闽南文化是地域性文化的重要代表,本文通过对其在传统传播方式中的历史建筑遗产地域性文化特色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传承及保护、基于典故影像式的大众传媒、文学史册里文本传承这四个方面论述其传播路径现状.通过对以第四媒体为代表的新传媒方式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及优势的介绍,对闽南文化传播的媒介传播进行路径拓展研究.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变了内蒙古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内蒙古文化的传承增加了难度.文章以内蒙古民族文化为切入点,评估了文化具有的价值,分析当前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并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郑敏 《中国民族博览》2022,(1):71-74,9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目前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重要内容.在当代高度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上除了因循传统人际传播的范式以外,还离不开信息媒介构成的融合传播机制的影响.粤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岭南粤方言区族群的文化标志之一,在当前高等音乐教育系统中建立粤剧文化传承模式,无论在文化层面、社会层面还是在政治层面都具有...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民族出版是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少数民族文化积累、传播、引导等重要职能。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出版,对于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其实,中国民族歌剧与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具有一定的联系,即两者本质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在艺术历史的发展中也表现出共同发展的目标.所以,在当前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尚需提高的情况下,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实践中国民族歌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以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中国民族歌剧与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联系,进而探究中国民族歌剧实践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建设文化强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在新经济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遇到了诸多问题,甚至陷入了发展困境,必须引起社会大众的注意.文章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瓶颈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希望可以充分发扬民族体育文...  相似文献   

20.
苗族婚礼中,伴郎的选择有着特殊的条件和社会基础,伴郎在苗族婚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基督教文化的加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外来民族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苗族婚礼中的伴郎文化发生了显著变迁。也正是在文化的传统传承及其现代演变中,芭蕉箐苗族形成了自身富有特色的伴郎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