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莎姆舞以巴东鼓为道具,是一个古老而鲜为人知的舞种。它融说、唱、舞为一体,具有明显的宗教性和娱乐性。因其主要道具是巴东鼓,故也称巴东鼓舞。它除了舞姿优美,庄重外,最主要的是歌词内容涉及宗教和民族历史以及生产生活等方面,其中对歌时,双方的歌词问答最为精彩,有很高的思想性和娱乐性。从莎姆舞的内容和形式来看,它与苯教文化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因此,它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民族迁徙是解读我国民族关系格局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中国少数民族的迁徙,不仅是认识和解读我国各民族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认识和解读我国多民族格局形成、发展以及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少数民族通过东西和南北向的迁徙,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得到了广泛而密切的交流。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战争和民族政策的变化促进了民族的迁徙。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迁徙使有关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促进了有关各民族族体的交融和整合,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涵化”;少数民族内迁对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间舞蹈包括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舞蹈形式与文化特征,具有独特的传承方式———积淀本民族的文化理念,民间舞蹈的参加者即表演者,在舞蹈中互相学习,即兴创作。中国民间舞蹈歌、舞、乐三者结合,讲究队形的排列和场面的变化,善于使用道具,并在民族交融中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和佛教作为世界性宗教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涵化力。以伊斯兰教和佛教为内核的回、藏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建立在宗教文化之上的道德观、价值观是回、藏民族交往的基础。同时,回、藏民族作为西北地区两大主体民族在其文化形态上又表现出许多共有的地域性特征。因此,要推动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重视回、藏民族文化传统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城市社区民族文化涵化的类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文化涵化的四种主要类型:全涵化和半涵化、顺涵化和逆涵化、群体涵化和个体涵化、接受、适应与拒绝等。我们认为,在城市化的冲击下,民族社区有形的边界会被逐渐打破,然而,由于社区各族居民独特民族文化自我维持的功能,在短期内还会发挥作用,所以在当前民族社区的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仍然将保持自身的特色,并努力维持社区各族居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热贡地区地处中原汉族文化圈、西南藏族文化圈和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圈的交叉地带,是历史上民族迁移、征服、融合的一个热点地区,其文化"涵化"过程漫长而复杂。该研究在多次田野考察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文化涵化研究中的"历史复原法",对热贡地区进行文化"考古",认为这一地区的文化是由西羌、吐谷浑、吐蕃、蒙古、穆斯林、汉族等多民族文化多次涵化而形成的、以藏传佛教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这对研究多元文化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吴地西施“响屐舞”的民族风格与地域风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施“响屐舞”是吴地舞蹈史上的经典与代表,因其独特的舞蹈风格从古至今备受关注,该舞蹈风格的形成也离不开吴地民族风格与地域风格的影响。通过具体分析吴地民族文化、环境、图腾等对舞蹈动作、姿态、动律、节奏等民族风格形成的影响,以及吴地地域环境对舞蹈表现形式、表演形式、舞蹈动作、舞蹈道具等同质性与异质性地域风格形成的影响,论述了西施“响屐舞”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8.
古丝绸之路从兴起、繁荣到走向没落,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经贸关系的发展与合作作为首要任务,这不但与"古丝绸之路"的理念一脉相承,同时展现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时代特征。丝绸之路随着人口迁徙而形成的文化迁移与变迁,成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民族格局的重要因素,丝绸之路经济带传承古丝路的文化多样性与融合性,因而通过"文化涵化"现象与"文化内化"现象对其民族关系进行解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人口迁徙受到经贸、自然、区域安全与稳定等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云峰著《民族文化交融与元散曲研究》2011年1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以元代社会人文特色和各民族文化交融为主线,结合翔实的史料,对元散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内容共分为六个专题。作者在考察民族文化交融和历史发展渊源的同时,注重挖掘其深层  相似文献   

10.
龟兹灿烂的文化,既反映了原始古老的龟兹民族艺术,也反映了外来艺术影响的多元化。西域乐舞中以龟兹艺术最具代表性,其舞蹈如习俗舞、面具舞、模拟舞、道具舞等与中原舞蹈源渊流长。  相似文献   

11.
当代舞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一些舞蹈创造作品.当代舞所表现的新旧事物都来源于中国最本土的人情世故,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文化气息.从舞蹈形式和动作语汇上来看,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等舞种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作用形成了当代舞蹈.当代舞与其它舞种比较并没有特定的动作语汇,它是通过集合其它舞种的不同动作语汇,来展现其自身特有的风格魅力的.当代舞是中国人自己的舞蹈,它的发展问题与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当代舞作为一种刚刚起步的新生事物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当代舞应该有自己的训练体系、编导课程,为其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用理论的教学课程来武装自己.  相似文献   

12.
湘西凤凰县在现代化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很大的冲击,民族文化特色日渐消退。文化变迁遵循一定的机制,凤凰县民族文化变迁机制主要包括文化传播、文化涵化和创新等。探讨民族文化变迁机制,有助于形成现代化对传统民族文化造成冲击的应对机制,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初步探讨了甘肃省民族杂居地区——临潭县的回、汉、藏文化越界与交融现象及其原因,并结合有关族群理论得出结论:文化的交融与共享(它也是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的一种表现形式)使得民族间产生一定程度的相互认同,并为其进一步深入交往提供了前提,但文化的交融并不能确保良性民族关系的存续。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对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理解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价值标杆,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所包含的对个体的尊重和关怀对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必要的合理诉求,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中所催生的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有助于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提升文化自觉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发展目标。基于此,应以影响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前提来加强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相似文献   

15.
“确比”是流行于滇东地区的一种传统丧葬舞蹈,通过对曲靖红土墙村的田野调查,发现“确比”舞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具有增强族群文化认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功能,同时“确比”舞在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的基础上,铸就自身的文化,凸显了彝族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此为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研究提供案例。“确比”舞蹈在当地的传播和运用,为我们研究儒家文化世俗化、生活化的历史过程,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文化案例。  相似文献   

16.
广东粤北采茶舞是在特定的自然、文化环境中产生、发展的。粤北采茶戏中的舞蹈动作模拟了现实生活动作、劳动动作、动物形态、壁画和雕塑造型。舞蹈形态与技巧有扇花、步伐、水袖、架子等。当地的自然环境、生产劳动和风俗习惯对采茶舞蹈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云南多样性民族文化的碰撞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它是人类持续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文化的多样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云南各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加剧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文化自觉",尊重文化个性,加强文化的调适,推进文化整合,这样才能实现保护、传承和发展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一样具有多样性。要理解什么是民族生活方式,必须首先理解什么是"生活方式"这一中心概念。影响民族生活方式主要有自然环境、文化、社会等诸因素;民族生活方式的类型可按民族觅食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区进行分类。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研究民族生活方式,具有保护民族传统、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国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跳丧舞流行于湘鄂渝黔边区的土家族聚居区,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土家族跳丧舞自古以来就与土家族原始的祭祀娱神活动有关,与土家族的宗教祭祀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所以土家族跳丧舞蕴涵着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对土家族跳丧舞起源、基本形式及表演形态等进行考察和描述,分析土家族跳丧舞的文化特征,以及土家族原始宗教对土家族舞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自媒体营造的媒介环境对大学生的身份认同产生了重大影响。积极有效的身份认同不仅对大学生自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以涵化理论为研究框架,重点从环境涵化、技术涵化、情绪涵化和手段涵化四个方面考察了自媒体环境、议程设置权移、群体亚文化和自媒体互动平台对大学生身份认同方式、观念及行为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