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景 《办公室业务》2011,(10):46-46
从事党委办公室信息工作的人都知道,信息工作难做,“忧”信息的上报更是难中之难,弄不好会得到一个“吃力不讨好”的结果。自己从事基层党委办公室信息工作多年,经过多年来的摸爬滚打,也慢慢悟出一些解决上报“忧”信息的门路,特别是近三四年来,每次遇到“忧”信息时都能及时准确上报,  相似文献   

2.
嗜好,辞书上意为人对某一事物的特殊偏好。人生在世都有自己的嗜好,或嗜吃穿,或嗜烟酒,或嗜书画,或嗜歌舞……人之常情,其忧何来呢? 近读欧阳修所著《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对嗜好之忧感慨良多。此文叙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起于忧患,毁于……  相似文献   

3.
忧信息亦称“问题信息”或“负面信息”。忧信息,业内人士都能理解并予以开发之,然而,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囿于“报喜不报忧”之传统,对忧信息的开发一直持谨小慎微之态。正因如此,报忧难,难报忧,即成为忧信息开发难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4.
“忧己意识”不是只顾既得利益的患得患失,也不是畏首畏尾的裹足不前,而是,忧为官不廉,忧从政不勤,忧贡献不大,忧危害国家,忧触犯刑律,是为奋勇前进踢开羁绊,是为抗御邪恶构筑堤坝。有点“忧己意识”,可以使人警觉、防范,在不义之财面  相似文献   

5.
《叔向贺贫》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卿大夫韩起为自己 “忧贫”,叔向却向他“贺贫”,并明白地指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 为官者如不“忧德”而“忧贫”是非常危险的。自古忧贫丧德,则必作法自毙。反之,如果是忧己之德、忧民之贫,则是一个领导干部思想境界高的表现。但我们这里所讲的是一些为官……  相似文献   

6.
报喜藏忧是一些领导干部久治不愈的一大顽症。报喜藏忧现象主要是围绕“忧”字在做文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表现:有忧不报,大忧小报,急忧缓报。要找准报喜藏忧的原因,必须从领导和基层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基层单位看,是内因促其“冒险”而为。有的基层党员干部不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工作中出现矛盾和问题时,喜欢粉饰太平,回避矛盾,掩盖问题。他们在报忧问题上往往存在害怕心理,既怕如实报忧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对本单位工作的评价,影响各种先进的评选,影响个人的提拔使用,又怕如实报忧影响上级领导的政绩。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  相似文献   

7.
翟峰 《秘书之友》2012,(10):22-23
忧信息亦称"问题信息"或"负面信息"。忧信息,业内人士都能理解并予以开发之,然而,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囿于"报喜不报忧"之传统,对忧信息的开发一直持谨小慎微之态。正因如此,报忧难,难报忧,即成为忧信息开发难的症结所在。那么,怎样开发忧信息,使之在拓宽信息内容,增加信息深度,提高信息质量,提高领导决策的准确性、实效性方面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呢?笔者结合多年从事信息收集、筛选运用的实际工作体会,认为要解决好忧信息开发难的  相似文献   

8.
《决策导刊》2007,(5):24-26
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批示,市政府办公厅牵头会同市农业局、市教委,就忠县以“三制”解决“三忧”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本刊详摘刊发,以资参阅、借鉴。  相似文献   

9.
林海 《决策探索》2004,(11):29-30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这是毛泽东主席生前对广大青年们的嘱咐.他还把青年人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毛主席的教诲曾鼓舞和激励几代青年人投身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正是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才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来。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地区,却有部分身强力壮的青年人靠“吃老本”父辈家业),  相似文献   

10.
筱陈 《领导文萃》2007,(10):174-17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关乎“生”与“死”,一人降临于这个世界.忧患就伴随思维而存在,幼者有幼者的担忧,老者有老者的忧患,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皆有忧,只是所忧所虑的问题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1.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叫做“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如果从淡泊名利的角度说,这句话也许有些道理;但如果换个角度想一想,一个人不管主观是否意识到,这“身后评”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又不能不顾及“身后评”。  相似文献   

12.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英年早逝,不仅为世人留下了许多为人称道的传奇故事,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精英人士们的健康之忧;乔布斯不仅为后人留下了IPhone 4,也留下了一个有关胰腺癌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3.
张季秋 《科学咨询》2007,(14):36-36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情感一旦产生,便渗透到人的一切活动之中,使活动染上情感的色彩。“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笔者在这几年的课改教学中,也越来越体会到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为官不为"必须坚决治理,关键是实事求是,辨证论治。近年,一些地方从关心干部入手,采取措施惩治诬告行为,对匡正祛邪、保护担当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基层更常见、更复杂的是真伪相间的"恶告状"。因此,用好用足执纪监督"第一种形态",解除基层干部的"告状之忧",把严格管理与热情关心有机统一,也就更具普遍意义。在一些地方,告状已成为困扰基层干部的头疼事,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乐山电力公司也正处于“转型发展深化”期,发展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任务更繁重,挑战更艰巨。  相似文献   

16.
《决策探索》2009,(24):34-35
“刚柔”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一个常用概念。毛泽东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对“刚柔”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其领导艺术中一个颇具特色的重要部分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民生就是发展,民生就是政治。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近期《战略与管理》发表了萧功秦先生两篇文章:2002年第6期的《中国后全能型的权威政治》(下称《后文》)与2003年第1期的《新加坡的“选举威权主义”及其启示》(下称《新文》)。作为一个长期用学术语言翻说、谏导“强势话语”的学者,萧先生的两篇近作与其以往的言说相比,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例如分明有了忧患之心,主要是对“苏丹化”危险的担忧:萧先生认为“技术性权威政治”也即“后全能政治”已经作出“重要历史贡献”,但也带来了“官僚利益”的“凝固化与内封闭性”、“腐败”、“严重不公”与“两极分化”,继续下去“将出现一种最坏的权…  相似文献   

19.
目前,湖南省岳阳市委书记易炼红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干部要有“五平”之心》的文章,从“为人处世讲平等,谋事干事重平实,发展进步需平稳,名利得失要平衡,精神境界求平和”等“五平”之心,诠释了领导干部应如何处世用权。笔者认为,“五平”之心不仅是领导干部的“常修课”,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法宝”。  相似文献   

20.
唐亚林 《决策探索》2011,(21):20-21
认清公共权力的性质,斩断公共权力与利益的结合与输送之路,压缩因官位越高自由裁量扭就越大而引发的腐败空间,是降低、控制官员“权力瘾”的有效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