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时空效应的理论机制,并运用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模型,研究研发补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等创新激励政策对不同类型企业研发投入的时空效应后发现,研发补贴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短期和长期激励作用,而忽视时空效应会高估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短期激励作用并低估长期激励作用。创新激励政策的时空效应在不同类型企业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研发补贴对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长期激励作用最高且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为此,建议从区域一体化的高度协调地方政府制定创新政策,确保创新激励政策的扶持链与企业的创新链相一致,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等。  相似文献   

2.
企业人力资本是企业形成和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研究企业人力资本、R&D投入对自主创新的不同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员工受教育程度、高管技术背景、高管工作经验、高管平均年龄等企业人力资本与自主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研发资金与企业自主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并且人力资本驱动创新产出的有效性大于研发投入的作用;(2)非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本、R&D驱动自主创新的有效性比国有企业更有影响力;(3)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存在1-2年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3.
菅青 《江淮论坛》2014,(5):38-43
现阶段,政府科技经费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是杠杆效应还是挤出效应、实际补贴率与最佳补贴率差距有多少、新产品销售收入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有多大。文章以2000年至2012年高技术行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和地区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我国现阶段政府科技经费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政府科技经费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各行业或各地区的实际补贴率均小于最佳值,应继续加大政府科技经费补贴;新产品销售收入以及政府补贴越稳定越可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但在各行业或各地区间的促进作用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研发创新投入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协调一致发展是评价企业创新活动有效性的重要表现。通过研究,发现资本、劳动、项目投入是企业研发创新的表征变量,科技产出、经济产出是企业研发绩效的表征变量,从协同学的角度出发的协调一致性的定量测度方法是测度二者之间协调一致与否的有效方法。面向企业实现研发创新系统与企业绩效协调发展的主旨,应该从加强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制度建设等方面促进二者协调一致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同一产业内知识溢出的条件下,政府提供补贴政策总能激励企业的R&D行为,但政府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时,只有在知识溢出水平足够大,且税收优惠力度在一定范围内时,企业R&D合作收益才会大于R&D不合作收益;而当政府提供直接补贴时,只需知识溢出水平足够大,企业R&D合作收益就会大于R&D不合作收益。  相似文献   

6.
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离不开政府研发支出的积极引导。运用2000—2011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地方政府研发支出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用于补贴企业的直接支出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远大于政府资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间接支出。除此之外,地方政府间的研发支出策略互动也将对本地企业的研发活动产生影响,其中直接支出的空间互动将有利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而间接支出的空间互动则对企业研发活动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两者的差异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不同的策略互动行为所产生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直接研发支出的空间互动存在着显著的"门槛特征",即随着周边地方政府直接研发支出的增加,其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也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7.
金彦  吴迪 《理论界》2010,(7):55-57
为能够科学地量化了解辽宁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以2000~2008年辽宁省企业的研发产出情况为研究样本,在改进的知识生产函数框架下,对以专利创新和研发经费投入衡量的辽宁省企业的研发投入与科技成果产出进行计量分析。实证分析结论是辽宁省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对企业科技成果产出的作用并不明显与稳健;大学研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溢出效应明显且稳健;产学合作的效率大大高于政府直接支持企业的效率,在政府引导下的产学合作不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大学都是一种良好的制度安排,是促进辽宁省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分析了近13年来我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认为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要大于挤出效应;但政府向高校提供研发资助可能会挤出企业研发支出。分析了我国科技投入现存的问题,介绍了发达国家的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创新补贴是政府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但其赋能创新的效力常被质疑.为此,评估创新补贴对农产品加工上市公司创新产出的刺激效应,同时检验创新补贴是否引发企业策略性地增加低质量的创新产出以满足政策规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创新补贴存在滞后效应后,创新补贴对样本公司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刺激效应,即能促进样本公司的专利申请总数、发明专利申请数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增长.此外,从发明专利申请数的绝对量看,创新补贴不会导致样本公司单纯地策略性增加低质量的创新产出;而从发明专利申请数占比的相对量看,创新补贴下样本公司的确存在某种程度的策略性创新倾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1999年~2008年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的年度统计数据,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对我国6项科技产出指标和17项科技投入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科技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强的相关关系,增加科技投入能有效提高科技产出的水平,但不同科技投入对不同产出的影响不同.专利申请授权数受政府科技资金投入的影响最大,而发明专利授权数和高技术出口则受企业科技资金的影响最大;技术市场成交额和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我国的论文总数主要由用于发展研究的R&D经费推动,而科技成果登记数则由基础研究人员的研究与试验劳动投入推动.  相似文献   

11.
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创新补贴力度逐渐加大的背景下,基于农产品加工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从滞后效应和创新补贴是否错配两个方面考察创新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激励成效。结果表明:创新补贴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源于滞后1期和滞后2期的挤入效应合计超过当期的挤出效应;政府创新补贴存在呈现"扶持精英"和"保护弱者"的特点;总体上讲,政府创新补贴分配倾向取得良好的创新投入激励效果,但需加大对创新能力弱企业的扶持倾斜。  相似文献   

12.
对2010年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再次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不同的回归模型考察企业规模与R&D投入及产出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与2008年仅对问卷中山东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的结论稍有不同:企业规模与R&D投入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而企业规模与R&D产出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这一结论与熊彼特假说并不吻合,结合2008年的调研,表明就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不管什么性质的所有制企业,大企业与小企业相比较并未在R&D活动上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吴非  曹铭  任晓怡 《西部论坛》2021,31(5):46-68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中国政府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与实现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微观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主要追求数量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下,GDP增长率成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并形成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格局;在此情形下,过高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与实现目标的硬约束导致地方政府可能过多干预地区经济以确保目标实现,而这种干预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的增长.以2007—2018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的分析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越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越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过高,会促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张、产业结构偏向工业化和技术市场发展相对迟缓,并驱使企业加大实物资本投资力度、提升杠杆率和降低财务稳定性,这些都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的转变会引发"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变化: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加码"行为(超越国家目标和区域目标)和"五年规划"考核临近带来的考核压力加大,都会强化"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关系;在地方政府竞争体系中,"为增长而竞争"的相对弱化和"为创新而竞争"的相对强化可以有效改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的结构性错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结构性调减,并有效弱化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创新"的负向关系.因此,要深化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制改革,优化地方政府竞争体系结构;各级政府用重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过高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审慎制定短期经济增长目标;地方政府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目标管理与企业创新发展之间的适配度,疏通阻碍企业创新活动的堵点.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满10年之际,基于福建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2010—2019年的实际运行数据,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两个角度来验证以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为代表的产业政策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方面的实际效果。实证结果显示,产业政策的确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政府补贴的政策实效比税收优惠更显著,政策工具对企业创新投入积极性的促进作用更为直接和明显。研究为检验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省域实践的证据,丰富了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性研究,对政府制定、评估与优化产业政策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聚焦于科技财政支出与省级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研发投入、不同创新主体政府研发经费配置、基础研究投入对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发现在我国科技投入存在结构和区域不平衡的情境下,政府研发占比、政府科技经费配置结构、基础研究占比的影响性值得认真区分、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6.
特朗普上任后,秉承"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明确了科技创新政策的走向。我们在减税、政府研发支出比例和结构的变化、STEM教育、移民政策以及技术保护六个方面,比较了特朗普科技创新政策与奥巴马的异同的基础上,分析特朗普科技创新政策对美国的利弊影响,认为中国要取得较快的技术创新关键在于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优化税制结构,降低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研发支出抵免比例;积极发展STEM教育,完善吸引高技能人才的政策;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对国内科技产业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技资助是降低企业研发活动外部性和提高创新产出的重要途径,运用2011—2018年的高新技术企业微观数据,构建基于研发禀赋结构的门槛模型,从研发资助和税收资助两个维度,实证检验科技资助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1)研发资助和税收资助对企业创新产出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相对而言,研发资助的激励效应明显较大。(2)科技资助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基于研发禀赋结构的“双门槛效应”,当企业研发禀赋结构处于合理区间时,研发资助和税收资助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3)当企业研发禀赋结构处于“高研发人员—低研发经费”区间时,研发资助能促进企业创新产出,税收资助无显著影响。(4)研发资助对非国有企业的激励效应明显大于国有企业,税收资助对国有企业的激励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海外R&D处于发展初期,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因此政府在宏观上给予一定的激励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对企业海外R&D行为产生激励,最终对海外R&D绩效的提高产生促进作用.根据上述作用路径,本文建立了宏观政策体系的模拟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政策水平下我国企业海外R&D市场效果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19.
基于河南第二次R&D清查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河南工业R&D投入产出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尽管目前河南工业研发活动的效率在不断提高和改善,但是各地市各行业的效率值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少地市和行业存在人员冗余、投入经费过多.鉴于此,建议河南在确保必要研发投入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河南工业R&D研究能力;加大推进交流与合作力度,缩小地市之间行业之间投入效率方面的差距;实施R&D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建立基于效率的R&D投入机制,力争使有限的R&D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7,(8):81-87
本文以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协整和FMOLS方法分析三大创新主体的R&D支出对专利授权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范围、东部和中部地区以工业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主体局面均已形成,但三大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不明显;西部地区还没有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主体协同格局;高校R&D经费支出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存在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效果滞后以及激励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培育和深化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格局。同时,不能忽视研发机构和高校的创新能力,要积极鼓励研发机构和高校开展创新活动,提升两者的创新投入产出效率,使三大创新主体之间形成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