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治机关民族化,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使用民族语言文字、民族形式和民族干部三个方面.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指出:"必须切实注意民族自治机关的民族化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民族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是实现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权利的基本措施,是密切自治机关和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联系的必要条件.如果在认识上或在实践上轻视或忽视这个问题,就不能很好地实现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就会造成歧视少数民族的大汉族主义性质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我们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其本质是占少数民族人口绝大多数的农牧民、工人及其他劳动群众的自治,行使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当家作主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具有特定的本质内容,是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也不是区域自治,而是民族与区域有机结合的自治.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切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办法.其前提条件就是坚持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都是统一的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3.
秦和平 《民族学刊》2014,5(3):27-32,118-119
我国大陆地区数万公里的陆地边疆的治理绕不开民族区域自治。在国家建制及民族理论上,中国共产党历经了从“民族自决”到“民族自决”与“民族自治”混用,再到“民族自治”,最后确定“民族区域自治”的过程。然而,民族区域自治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如“自治权利”有哪些内容,该如何行使等。尽管如此,民族区域自治已确定是“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边疆治理必须在此框架上开展。我国各边疆地区存在种种差异、发展不平衡,但边疆治理需要统一,应避免差别。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权利”的实现不能简化为“机关民族化”及“党员民族化”,毕竟汉族与少数民族是相互依存的。边疆治理需积极地、变通地发展经济,缩小甚至消除差距,化边区为内地,边疆才能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4.
<正> 做好民族工作,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重要的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这是帮助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发展民族经济的根本性措施,也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党历来重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毛主席早在五十年代就指出:“要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今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指出:“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关键,在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地区的干部队伍建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国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种专业人才,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充分行使自治权利。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继续帮助和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教育、文化和其他事业,为逐步消除历史  相似文献   

6.
《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中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这不仅明确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这项基本政治制度与我国的根本制度的关系,也规定了实行自治的基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从行政区域上划定了自治权行使的范围,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划出了民族  相似文献   

7.
民族知识     
《民族论坛》2004,(9):64-64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享有当家作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制度。 它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这种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把政治因素与经…  相似文献   

8.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宪法上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呢?  相似文献   

9.
自治机关民族化是我党运用马列主义原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表现形式和标志。自治机关民族化包括民族干部、民族语言文字、民族形式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干部民族化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广西实行民族区域40年的基本经验: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民族理论为指导,推进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工作,开展民族法制建设,有计划地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搞好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加快经济发展,尽快摆脱贫困是搞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础;改革开放是自治区域各民族走向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开展经常性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民族自治权,它体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和尊重各少数民族人民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物的权利。新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实践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2.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法律。适合中国国情且能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使其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所以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完善贯彻执行的措施。新疆的民族区域自治在贯彻实施上存在着以下问题:未出台自治区自治条例;现有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没有突出经济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的宣传不到位;非自治民族利益保护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更好地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在稳定新疆中的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中培养了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少数民族干部治理阶层。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顺利实现了民族地区政治制度的变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制度化和法制化;少数民族干部的实践成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和支撑力量。二者相辅相成,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体自身利益的表达和国家方略在民族地区的实施,民族干部的培养实践与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促进了国家与民族地区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序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黑龙江省唯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县份.全县人口226968人,少数民族人口36769人,占总人口的16.2%,其中蒙古族人口33818人,占总人口的14.9%.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的根本保证.只有搞好民族区域自治,才能巩固国家的统一.搞好民族区域自治,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干部和人才问题,二是政策问题.为了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努力提高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民族团结》创刊已经30年了。它作为国家民委的机关刊物,为我国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伟大事业奔走呼号,不懈地进行宣传,努力奋斗了30年,赢得了各族人民的喜爱,成为广大民族工作者的必读刊物。它所取得的成就和声誉是尽人皆知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为了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全国  相似文献   

17.
去年以来,我区各级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普遍掀起了学习法制、学习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热潮,这对于提高人们的法制认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地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执行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利,保证改革,搞好四化建设,是很有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  相似文献   

18.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几个问题茂敖海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成功的。既保证了少数民族的民族平等、民族自治权利,又加强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团结,巩固了祖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地区党政一把手,这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央民族问题,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基本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关于干部“四化”方针和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少数民族地区党政一把手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主要领导职务由实行自治的主体民族干部担任的目标已经实现,党政一把手的政治、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保证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等项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党政一把手的专业化水平与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要求还很不适应,特别是一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自治地方,一  相似文献   

20.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们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根据党的一贯主张,早在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就明确写道:“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放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以后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通过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此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策和基本制度;毫无例外地适用于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