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独秀的宗教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时期,陈独秀站在"民主和科学"的高度,对宗教的产生及历史作用作了阐述,对宗教的功过是非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科学代宗教"的思想。其中当然不乏正确之处。但由于时代和认识的局限性,他的宗教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特别是他对基督教的偏爱和用宗教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更是成为其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重要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2.
董琦琦 《晋阳学刊》2007,7(5):82-85
柯尔律治作为19世纪著名的神学家,面对宗教体系日益理性化的趋势,回归人类本心,使"信仰"植根于"体验",其倡导的现代宗教观为基督教辩护另辟蹊径。在通往神圣精神存在的过程中,柯尔律治极富创造性地将"体验"元素融入其中,使得神学义理在浪漫主义提供的解释坐标中得以被理解,基督教教义与浪漫主义原则并非面临着"非此即彼"的局面,上帝对人的直接启示,人对上帝的直接体验因而成为可能。柯尔律治充分回应浪漫主义的时代特征,将审美经验有效施用于神学领域之内,为宗教问题的思考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此同时,艺术之思也因为领悟神启而获得了一种提升。  相似文献   

3.
整个人类的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种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除了作出各自特有的贡献外,又彼此影响、互相吸收和汇合。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长期以来在东西方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至今深刻地影响着西方世界的文化、艺术、宗教、哲学和自然科学。可以说,不了解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也就几乎无法了解西方世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基督教神学产生的文化背景、其历史渊源究竟如何?它和古希腊哲学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内在联系?在这些基本问题上,不少西方学者出于种种偏见,将基督教神学阐述成为纯西方的宗教文化现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英国神学家威廉·英,断言欧洲  相似文献   

4.
樊孝东 《河北学刊》2014,(2):253-254
正2012年12月,由河北省民族与宗教研究会主办、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承办的"基督教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市召开,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地区及意大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宗教机构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就当代中国基督教的发展及其生态环境、基督教的中国化、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基督教与当代中国社会等问题展开研讨。一、中国基督教的生存现状:"复兴"与挑战1980年代后,伴随中国社会"文化热"的出现,基督教亦悄  相似文献   

5.
杜玲 《北方论丛》2004,10(6):80-82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宗教观是其思想的重要方面.理性主义、开放和多元是林语堂宗教观的基本特色,这个基本特色体现在他对儒家、道家及佛教的评述,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论述,对基督教"博爱"思想的推崇,以及对宗教中教条主义的批判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宗教的镜像阐释:当代西方宗教电影的深度与样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成为当代宗教文化的一种新的表现形态,由于"宗教性"的难以界定,"宗教电影"的范围在无形中被扩大了.当代宗教现实题材电影的叙事主题和宗教拷问主要表现在,对"上帝之城"的神圣与信仰的背叛、宗教信仰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碰撞与摩擦、基督教文明与土著文化的对立与融合、信仰与理性、宗教与科学的对立等的探讨.宗教现实题材电影的叙事策略与形态呈现则主要是,表现具有争议性的鲜明的宗教批判主题、宗教与现代社会发展冲突化解的悲情主义与浪漫主义倾向、宗教意识形态的历史重现和幻灭、神秘与诡异的科幻色彩等.本文认为,西方宗教题材电影已经以其强烈的宗教性、深刻的思想性,而成为世界电影史上一个独特的电影类型.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开始出现基督教福音派的宗教复兴,美国文化也逐渐趋向传统.在此背景之下,"福音电影"在好莱坞涌现,并且取得很大成功,显示了美国文化的最新趋势,以及好莱坞对文化转向做出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五·四”前后,在启蒙思想运动中,陈独秀作为时代敏感的思想家,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对佛教、基督教、道教等宗教思想、活动及其影响,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分析、批判,形成了正确的宗教观:宗教是骗人的偶象;宗教思想的变迁,受社会势力支配;宗教偏于本能;宗教劝善益于人群,但迷信神权,蔽塞人智;坚持以科学代宗教.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之所以能在西方世界扎下根来,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古希腊神话中的神人有别的世界以及主神的存在为基督教的"天国"说和"唯一神"的观念奠定了基础。而古希腊人灵肉两分以及把理性归之于魂的观念则在哲学与宗教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基督教实际上是古典希腊哲学的继承者。西方哲学因此与基督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帮助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重视宗教问题,其宗教观对于中共宗教政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建党以前陈独秀宗教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对于宗教的基本看法。陈独秀认为,所有宗教都是讲生死、鬼神以及出世的。第二,对于宗教社会作用及其职能的分析。陈独秀指出,必须对宗教进行具体的分析,一方面要反对宗教里面的迷信思想,破除各种偶像;另一方面,必须科学地对待和认真地吸收宗教里面包含的文化内涵。第三,对于宗教的基本态度。陈独秀认为,科学终将战胜宗教,宗教必然趋于消亡,但是当前必须实行信教自由的政策,各教一律平等,不能定孔教为国教,国家强制力不能干涉宗教信仰。其次,本文还简要分析了陈独秀宗教观的历史特点:一是侧重于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宗教;二是对中共宗教政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三是在建党以后有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一书,据我所见,在以下四个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第一,著者对西方文化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给予特殊重视,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精心研究。该书在绪论之后开宗明义第一章就明确指出,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化,一开始就与宗教神话有紧密联系,从希腊罗马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中说明它是如何为基督教的产生准备思想理论的土壤。恩格斯指出:“公元40年还以高龄活着的亚历山大里亚的犹太人斐洛,是基督教的真正父亲,而罗马的斯多葛派塞涅卡可以说是基督教的叔父。在斐洛名下流传到现在的许多著作,实际上是讽喻体的唯理…  相似文献   

12.
理性与信仰——西方哲学和宗教关系流变探析黄颂杰朱晓红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文化的摇篮。希腊哲学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特质规定了西方文化的基本特质。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标志,有人说,西方文化是一种基督教文化,罪恶和救赎构成它独特的文化张力,通过信仰而得救赎并...  相似文献   

13.
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与科学的争论中可以总结出,英国浪漫主义的美学观实质乃是一种有机论美学.这种有机论美学观是在融合了诗性与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以自发性与生长性为特征的新的美学观念,并对形成和解释浪漫主义诗歌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艾米莉·勃朗特是维多利亚时期一位神秘诗人和小说家,诸多的评论家困惑于艾米莉在诗歌和小说中复杂的思想哲学观,研究和评论文章聚焦于此主题。从艾米莉·勃朗特的宗教观入手,更能够清晰地梳理和解析艾米莉的思想观。艾米莉作为一位特立独行的神秘主义泛神论者,深受福音主义和浪漫主义诗人宗教教义的影响。福音主义启示了艾米莉和上帝的无中介(不需要传统牧师和教堂)直接交流;而浪漫主义诗人则使得艾米莉领悟到:自然即为上帝,抚慰人类的心灵。艾米莉在诗歌中表现的主题:人类永恒和个人宗教体验,印证了艾米莉作为神秘主义泛神论者的个人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基督教文化的研究有相当大的进展,究其动因,一是得益于国人对基督教认识的深化,二是得益于东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展开。最近读到王晓朝教授在英国留学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的中译本《基督教与帝国文化:关于希腊罗马护教论与中国护教论的比较研究》(东方出版社,1997年9月版),总的印象是,该书的理论架构有创新建树,方法论值得学问中人借鉴。基督教是一个传教性极强的世界性宗教,它几乎从一开始就越出民族的范围进行传教活动,想把其福音信仰传给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基督教福音传播的历程充满着这种宗教与各种民族…  相似文献   

16.
刘志刚  石文学 《理论界》2009,(2):104-105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宗教思想来源的分析力图指出:马克思宗教观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源泉,其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马克思的宗教观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有关于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的根源和宗教的发展和灭亡、宗教的社会作用和功能等几个方面.这也构成了马克思宗教观的基本体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正确领会和灵活运用马克思的宗教观来指导宗教与社会发展关系,使之更能发挥积极作用,真正做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胡军 《人文杂志》2003,(4):24-30
贺麟是完全站在陆王心学的立场研究"儒家思想新开展"课题,认为自康有为以来五十年的中国哲学史就是陆王心学开展的历史,他的认识论思想也完全是继承着陆王心学的.他是在中西哲学思想交流会合的大背景下来诠释陆王心学的,认为儒家思想将循哲学化、艺术化和宗教化的途径迈进.这一途径可约归为伦理道德趋向,这就是说,传统儒家思想有狭义的人伦道德特性,因此儒家思想应该得到西方的宗教思想、哲学思想的补充.为此他提出了"道德为用,宗教为用"的命题.如果说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之体,那么西方文化的体是基督教.西方所以能够产生辉煌伟大的近代文化完全是有了基督教这一文化之体.所以西方文化之体的基督教就应该用来补充儒家思想这一中国文化之体.  相似文献   

18.
戴炜 《兰州学刊》2008,(Z1):134-137
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提出的世界历史的"轴心期"的概念里,犹太人所创立的以犹太教为主旨内容的希伯来文明和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一样成为东西方文化传统的源头;探讨轴心期产生的犹太教对后世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可以看出三者同属犹太系宗教的范畴;根据汤因比提出的三种文明解体的模式分析当今世界的格局,可以发现美国似乎正在成为罗马帝国的翻版,而道德至上的中华文明的复兴则给世界的美好未来带来了一丝希望之光。同时,由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同属犹太系宗教,有着很多根本的相同点,所以在人类要共同面对生存危机的条件下也许可以实现和解而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古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神学两条线索,论述了近代科学兴起的渊源,表明近代科学之所以产生在 16、 17世界的西欧,正是由于两种文化相互融合改造而促成的。基督教虽然与科学在本质上对立,但其教义中某些观点,有助于消除希腊思想的某些障碍,对于近代科学的兴起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在当代探讨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迪达勒斯的美学观和艺术观影响了后现代学者,或被正解或被误读.近年来后现代思想中保罗思想在左翼理论界复兴,其实是左翼理论界对基督教传统的创造性挪用,后现代宗教思想及其挪用是面对当代文化问题的一种新的理论征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