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排行榜     
《今日辽宁》2014,(5):11-11
“长寿剧”市值排行《乡村爱情》3亿元夺冠 你知道最长的电视剧是哪部?国产剧有《乡村爱情》播了七季,台湾地区的《意难忘》共526集连续播出整整两年,国外有迈入十季大关的美剧《实习医生格蕾》和《老友记》等。  相似文献   

2.
刘潇 《青岛画报》2013,(1):70-71
2012年底,经典美剧《行尸走肉》迎来第三季,《吸血鬼日记》第四季开始热播,《生活大爆炸》第八季继续吸引着粉丝无数。同时,最新韩剧《新娘面具》、《幽灵》、《吸血鬼检察官2》新鲜出炉,继续走虐心路线。美剧与韩剧,伴随观众十余年,我们被明星吸引,被剧情牵动,更在着两大"派别"日益强大和完善之时,不得不做出"看剧集,你属于哪一派"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3.
三石  子谦 《东西南北》2013,(11):60-61
近日,已经过时几年的国产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挤进了《新闻联播》,并且是斯瓦西里语配音\中文字幕版的。该剧也由于习主席的“提及”而再次受到网友热议。再加上前段时间,《甄嫒传》杀入欧美市场,而4月亮相江苏综艺频道的电视剧《叶问》,也在TVB覆盖的海外地区全球联播,日韩也有购买意向。中国电视剧在海外的播出情况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就像现如今许多中国观众追美剧\韩剧和日剧一样,这些在国外播出的中国电视剧也有一大批的拥趸。目前中国电视剧的出口数量远远比不上欧美、日韩不仅如此,走向海外也并不意味着赚钱。  相似文献   

4.
赵稀方 《阅江学刊》2013,(5):120-131
晚清以来的翻译至《新青年》得以转变。《新青年》的翻译,经过了陈独秀、胡适、周氏兄弟三个阶段,奠定了中国现代翻译的格局。《新青年》之后,《新潮》《小说月报》继续了《新青年》的翻译事业,也体现了《新青年》内部的不同走向,大体来说,《新潮》较多承续胡适的思路,茅盾的《小说月报》较多发展周氏兄弟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高新民 《社科纵横》2004,19(5):118-120
《老子》产生之时代乃春秋末期 ,而春秋末期则为卜筮之事盛行之时代。从《老子》书看 ,其有诸多文句和思想与春秋筮辞有关。是《老子》早于《易传》将《易》由卜筮向义理方向的发展推进了一步 ,后世《易传》中保存和吸收了诸多《老子》道家的思想和观点。以此言 ,《老子》是《周易》古经到《易传》十翼的过渡环节 ,其在中国古代易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上博竹书《孔子诗论》与《诗三百》的经典化源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博竹书《孔子诗论》从尘封的历史中现身以来,《诗三百》的经学化过程再一次受到关注,《孔子诗论》的出现为我们探寻《诗经》的经典化源流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推进了《诗三百》的普及,战国诸子的著作中引《诗》、证《诗》比比皆是,《孔子诗论》正是产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孔子诗论》与先秦的用《诗》风气是密切相关的,而《毛诗序》与之是一脉相承的,所注重的都是《诗》的教化作用;《诗论》释《诗》与汉儒解《诗》的方式、内容、思想内涵又有很多差别,对《诗三百》走向经典《诗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孔颖达的《对<论语>问》,是一篇精美的政论文,但宋代俞德邻认为,唐太宗误认曾子为孔子,而颖达竟不省,故责其告君欠谨。俞德邻的解读依据《新唐书》。根据《贞观政要》、《旧唐书》、《十三经注疏》、《全唐文》,《新唐书》所载《对<论语>问》错误有二:其一,张冠李戴;其二,文体不合。同时,《全唐文》等文献所载《对<论语>问》的几处异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时国强 《唐都学刊》2011,27(3):121-122
在"前四史"中,《后汉书》的文学研究相对薄弱。《史记》以其纪传体通史的开创性以及司马迁的不幸而备受注目。《汉书》与《史记》有较多的重叠部分,《史记》《汉书》比较,或是"班马异同",已是老生常谈。《三国志》在《三国演义》的热潮下,也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鲁、齐、韩三家《诗》在两汉时期盛极一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主客观多方面原因,三家《诗》式微,或亡佚,或不传.至唐代,《毛诗》定于一尊.宋代以后,伴随着《诗经》学和辑佚学的发展,三家《诗》学也成为《诗经》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学者在《诗经》著作中对三家《诗》的运用是一个逐步增化的过程,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唐以来《诗经》学界的革新要求.到宋代,随着废序弃毛疑经思辨学风的发展,有的学者在《诗经》著作中关注到三家《诗》,并运用三家《诗》说:或以三家之序非毛序,或以三家之说补毛义,或以三家之说驳毛说,或以三家之说解《诗》,形成了宋代《诗经》学研究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0.
余群 《学术交流》2004,(10):154-157
《世说新语》无论是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还是书名、编排体制等,都明显受到了《论语》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一、《世说新语》有尊儒思想。二、大量运用《论语》典故。三、学习《论语》的人物形象塑造法。四、大量的篇章是仿效《论语》而作的。五、语言风格具有《论语》的简练含蓄、富于哲理和机趣的特征。六、仿效《论语》写实的笔法。  相似文献   

11.
周海霞 《社科纵横》2011,26(3):114-116
因为女教读本《列女传》中的孽嬖形象,穆姜成为传统社会女性道德教育的反面教材。其实,《列女传》描绘的穆姜过于单面,春秋信史《左传》记载的穆姜远比之多面与复杂。对于穆姜的一生,《春秋》经亦给予正面评价。  相似文献   

12.
《青岛画报》2016,(4):100
正如果你是一位莎士比亚迷,那你一定不能错过——2016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在这一年青岛大剧院将会推出全新演绎的莎士比亚戏剧电影《哈姆雷特》、《李尔王》以及《奥赛罗》。"陆家嘴信托荣誉呈现·青岛大剧院国际戏剧年展"将呈现如今最精彩的,最炫目的中外大戏,让岛城的市民邂逅这最热闹的戏剧盛宴。莎翁系列戏  相似文献   

13.
《汉书》是汉代引《诗》较多的一部典籍。《汉书》引《诗》显示了《诗经》在以政治伦理为主的多种文化领域的认识价值和借鉴意义,又体现出“《诗》以正言”的《诗》学观念,并有助于理解其具体含义。考察《汉书》引《诗》可以为《诗经》研究开启一扇新窗。  相似文献   

14.
江瀚 《学术交流》2012,(5):160-164
王逸曾参与了《东观汉记》的编撰工作,他的著作除了《楚辞章句》外,留存于世的作品非常稀少。后人所辑,也有不少疏漏。按照《后汉书》对王逸作品的归类,依据书目记录和后世的辑佚,可以考知的王逸著述有"赋"类两篇——《机赋》和《荔支赋》,"书"类一篇——《与樊英书》,"论"类一部——《正部论》,《折武论》和《玉部论》是《正部论》中可以考知篇名的两篇文章,"杂文"类现存有《临豫章教》残句。  相似文献   

15.
崔梅  谢秉洪 《社科纵横》2011,26(1):86-87,90
《汉书》版本很多,现今使用最多应首推中华书局1962年整理出版的点校本。然对于《汉书》这样一部流传了近两千年的巨著来说,历代辗转抄刻,错讹难免。作为宋"四大类书"之一的《太平御览》,引书宏富。历来被学者视为校勘、辑佚的宝山。《太平御览》所引《汉书》资料计2823条,且与今本《汉书》有诸多不同,这便可以作为研究《汉书》异文的一条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6.
《聊斋志异》本事资料的研究,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可挖掘空间:较少受到关注的《周克昌》篇,即与明人笔记中的刘庭蕙失子得子故事于情节类型十分相似;《阿宝》篇的孙子楚中式情节,在明人小说中亦有先例;《白泽图》佚文中,则可以发现《黎氏》《郭秀才》两篇核心志怪元素的早期面貌;《鬼作筵》中的儿媳入冥料理中馈事,在《稽神录》中存在同类型素材;《鸽异》附则中的小笑话,亦见于明人笑话集《广笑府》。微观层面的考察,或可成为未来《聊斋志异》本事资料研究的一种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7.
《求是学刊》2014,(4):129-137
以《红楼梦》比较《金瓶梅》,是两部名著间历史与美学联系的探讨与厘清。《金瓶梅》固不必攀附《红楼梦》而自有其价值与地位,但对当下《金瓶梅》文学价值的认可及其社会地位的提高,有学术以外的现实意义。"反模仿"本质上也是一种模仿。《红楼梦》对《金瓶梅》的"反模仿",使其形象体系包括立意、结构、人物等"大处"和总体,"乃《金瓶梅》之倒影":《红楼梦》"谈情",是青春版的《金瓶梅》;《金瓶梅》"戒淫",是成人版的《红楼梦》;《红楼梦》"以情悟道",贾宝玉是迷途知返的西门庆;《金瓶梅》"以淫说法",西门庆是不知改悔的贾宝玉。其他林黛玉与潘金莲、薛宝钗与吴月娘、袭人与春梅等,皆具此等"倒影"关系。这种"反模仿"而成"倒影"关系的过程与机制,有似于生物工程上的"转基因技术",而《红楼梦》实可视为《金瓶梅》的"转基因产品"。在这个意义上,《红楼梦》"深得《金瓶》壸奥","《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  相似文献   

18.
时间总是转瞬即逝。似乎还来不及回味奥斯卡早至的耀眼星光,2004年的上半年就已经呼啸着在眼前驶过。《指环王3》的结束为2003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也为2004年的影坛开了个好头,如今2004年已经马不停蹄地跑过了大半年的路程,回首这些时日的影坛,我们却发现真正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好电影实在是少之又少:《怪物史莱克2》的恶搞令人捧腹,《后天》所呈现的灾难让人震惊.《耶稣受难记》的沉重发人深思,可惜这些电影又都缺少成为经典的气质剩下的电影更不足论,《十面埋伏》是个全国皆知的笑话,《环游世界80天》里老迈的成龙更让人失望透顶…  相似文献   

19.
孔子著《春秋》,经学家为其作传甚多,亦为精湛,东汉通儒马融则另辟蹊径,立足于《左传》,著《春秋三传异同说》。《春秋》三传,鼎足而立,各有偏重,各有特色,马融善于发现问题,于三传之说之外,阐发自己不同观点,也使人们对《春秋》研究有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曹志敏 《社科纵横》2010,25(10):105-108
魏源是晚清著名的今文经学家,学术界通常认为魏源《诗古微》主三家《诗》而斥《毛诗》不遗余力,使晚清今文经学的壁垒渐立,但本文通过考察认为,魏源虽然为三家《诗》辩护,认为《毛诗》传授源流不可信,《毛序》非子夏所作,但仍能以公允的态度肯定《毛诗》的优点,批评三家《诗》的缺陷,认为三家《诗》是《毛诗》的益友,在《毛诗》与三家《诗》的问题上,魏源没有门户之见,本文对《诗古微》的门户之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