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的必修学科,是学习音乐时必须掌握的技能。视唱练耳技能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但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对提高视唱练耳技能的提高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视唱练耳与音乐记忆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学生没有培养出一种科学的记忆方法,那么视唱练耳能力的提高就比较困难。本文探讨音乐记忆在视唱练耳学习中的应用,分析音乐记忆与视唱练耳学习之间的关系,对音乐记忆在视唱练耳学习中的有效应用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音乐学院的学生提高音乐技能。  相似文献   

2.
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基本课程。视唱练耳与音乐领域的各个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世界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而我们只有在提高学生音乐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才能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
张海燕  刘莉  曹建业  崔琳  郑博 《职业时空》2008,4(10):200-200
视唱练耳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重要的基础技术理论课,它融音乐基本技术技能、基本理论、音乐审美和视唱练耳教学能力培养为一体,是一门技术性、艺术性和示范性都很强的学科课程。它担负着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开发音乐潜能,发展音乐才能,促进音乐全方位能力发展的任务。视唱练耳是为专业课的学习和进一步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可以看作是音乐、艺术、人生的坚实起步。如果把视唱练耳和乐理等基础课程比作金字塔的底盘,把金字塔的顶端比作专业上升的顶点,那么,金字塔底盘的大小与其高度是成正比的,金字塔的底盘越大,它的基础越坚实,塔身也才能搭建的越高。  相似文献   

4.
视唱练耳是基本乐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音乐的必修基础课,它肩负着能否更好地聆听音乐、欣赏音乐和学习音乐的重要使命。它的主要目的是系统地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对音乐的感知、听辨记忆和试唱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积累音乐语言;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和基本的音乐表达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度,从而更好地在学习乐器及声乐过程中积累表演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视唱练耳是一门培养学生良好速度感、音色感以及节奏感等听觉感受的音乐基础学科,钢琴即兴伴奏是在旋律的基础上所即兴弹奏出来的美妙伴奏音乐,而对旋律的领悟则离不开敏锐的听觉感受力,甚至可以说音乐听觉是钢琴即兴伴奏的核心。由此可见,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视唱练耳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移动唱法与固定唱法同时并进的训练方法、移动听觉与绝对听觉的互换以及节奏与旋律的听记训练是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听音训练是视唱练耳学习重要的一项技能,是学习音乐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听力好可以使音乐的学习事半功倍,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8.
柏正杰 《职业时空》2008,4(4):90-90
在高师音乐教育教学中,视唱练耳课程是学生综合地、系统地接受音乐文化符号、信息等基础知识的主要来源。"视唱,是以学生用自身的声音条件将乐谱的音域予以再现的生动形式。"就"自身的声音条件"来说,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没有学过声乐,虽说"仅就视唱来说,并非音乐领域内从事各专业者都必须掌握歌唱能力,"但是,"一切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视唱练耳课中都要练习视唱,这是由于视唱是可以借助于视觉,通过生动的人声音响再现,不仅学习、感受和表达音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视唱这一形式是训练音乐听觉的较好的方式。"既然视唱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去唱是个问题。这其中涉及到声乐技巧的运用。因此,根据学生的声乐水平在视唱练习中予以必要的提示,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唱视唱。  相似文献   

9.
贾晓嵩 《现代交际》2013,(11):255-255
音乐理论和视唱练耳都是音乐学习中的基础,是一个音乐人必须熟练掌握的音乐理论知识。二者虽然不同,但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只要将音乐理论和视唱练耳密切结合起来,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就能取得相当不错的教学效果。本文对音乐理论和视唱练耳二者的整合策略进行了分析,并对二者教学整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视唱练耳是各音乐学院、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近年来音乐听觉考试在我省联考中占比重也较大,主要以三到五个音的音组、音程、和弦听以2/4、3/8拍子的节奏与旋律听写形式检查学生的音准感、节奏感、以及音乐记忆力,以此来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学习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苏大林 《职业时空》2009,5(7):108-109
视唱练耳是一门重要的音乐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是围绕音乐各要素展开训练。视唱练耳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经过严格的技能训练,能够准确地阅读乐谱和理解乐谱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浅析数字化音乐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效果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晶莹 《现代交际》2010,(3):126-127
在音乐专业教学中,视唱练耳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技能理论课,从课程的内容上讲,它通过视唱、听觉和听写来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发展音乐思维和感受力,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对专业音乐教育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合理运用数字音乐技术并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创设新教学模式,已成为音乐理论教学的重要突破。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合理运用既为音乐专业学生的扎实培养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为视唱练耳教学提供了新的环境,新的发展空间。同时教师自身也面临新的开拓性认识。本文主要针对数字音乐技术和多媒体系统的应用对视唱练耳课的教学、应用以及发展体现谈谈拙见。  相似文献   

13.
黄琪雅 《现代妇女》2014,(11):471-471
潮州大锣鼓是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的吹打乐,从清锣鼓形式发展起来,是潮汕地区最具群众性的乐种之一,可以作为一种素材应用到音乐专业教学中。将潮州锣鼓经引入视唱练耳课堂教学,可以改变视唱练耳专业教学中民间音乐多声部节奏练习素材的匮乏现象,扩大视唱练耳音乐教育的审美内涵,有利于学生把握地域音乐文化的审美特征,改变目前国内盛行的"西方音乐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夏蕾 《现代交际》2010,(9):97-98
视唱练耳学习包括了两大主要内容——以纵向为主的和声听觉训练与以横向听觉为主的听写旋律的训练。听写旋律包含了多项训练内容,其中有:音高感、音程感、节奏感、节拍感、速度感、多声部听觉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对于曲式结构分析能力、记谱能力等等。因此,听写旋律被称为“练耳的综合”。多听记旋律可以培养人的乐感,提高听觉能力,提高对音乐的领悟能力,去感受音乐的灵性,主动地去感知音乐,学会用心灵去触摸音乐,建立一种良好的表现音乐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张大鹏 《职业》2013,(14):160-160
在学前教育中,音乐学科是整体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课在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知识学习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习音乐这一学科在整体上有很大的帮助.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上好学前教育的音乐欣赏课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欣赏音乐也是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教学可以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加灵活生动,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达成与音乐的情感交流,感受音乐情境,提高音乐素养。学生与音乐产生了共鸣的情感,可以提高音乐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情感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涵,感知音乐意象,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兴趣就是学习音乐的最基本动力,也是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中,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爱好兴趣作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时再加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则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在初中开展音乐教学不仅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获得愉快的心情。对此,文章就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展开探讨,以期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9.
视唱练耳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必修课,是系统训练学生音乐听觉的综合性课程。本文主要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精神层面的渗透、对师范性特色的注重三个方面出发,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初中音乐属于初中阶段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教学内容,通过初中音乐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增强学生的感知力,让处于青春期学生能够有释放自己能量的机会,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有适当放松自己的机会。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要能够创新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道路,让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更加系统。由于现在许多初中音乐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的渗透,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只关注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情况,忽视了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目标设定缺少实践性,更缺少素养的培养。素质教育下的初中音乐教师要能够以知识和能力提高为准绳,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加强对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