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段鑫 《理论界》2009,(2):207-208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在昆办学的八年之间,虽受日本之严密封锁,但一直没有中断过与世界的联系.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奉命使华,曾来云南访问,在滇期间参观了西南联大,并在云南大学发表了演讲,是民国时期访问云南的最高级别的外国官员.本文依据相关史料,对华莱士访华的目的、访问西南联大的经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有的史料进行了订正.  相似文献   

2.
名詞解释     
“逐步升級計划”也就是所谓有控制地逐步扩大战爭计划。它的意思是说,美帝要像攀梯子那样,在越南逐步地、不断地扩大战爭的规模和范围。这个计划是在1964年6月美国高级军政人员举行的檀香山会议上制订的。  相似文献   

3.
在一般人心目中,美国是一个生气勃勃的国家,是一个粗犷有力的国家.美国文化给人的印象,不像希腊的神庙那样典雅美丽,不像法国人那样有文化底蕴又热情浪漫,不像德国人那样高雅深邃又富有敢闯敢干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1944年6月,华莱士访华,针对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及其战后发展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进步主义色彩的观点。华莱士认为,政治建设方面,中国必须重视民主,实行党派合作,走进步政治道路;经济建设方面,中国必须重视民生,以农业改革为基础,由国家主导,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实现现代化;国际政治方面,中国应该发挥大国的作用,成为东亚地区稳定及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论汉语非谓形容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在现代汉语里,有许多词在词类系统中的地位非常特殊,它们既不象名词那样能够作主语和宾语,又不像动词和形容词那样能够直接作谓语,而只能用来修饰名词,充当定语。朱德熙先生把这类词称为区别词,看成是形容词之外的一个词类,属于体词性的词类。吕叔湘先生则把这类...  相似文献   

6.
基于现有的一些文献考证,抗战期间至少有95名美国人曾到访延安,或在延安工作过。这些美国人之后撰写过不少与其延安经历有关的工作报告、新闻报道和回忆录等。通过对这些延安叙事的梳理分析,可见他们对中共及其治下的延安边区的整体看法,以及为何对中共和延安政权产生正面的、积极的评价。抗战期间美国人在延安的活动不但在中(共)美关系史上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也是美国中国学发展史上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内容。这些到访过延安的美国人在离开延安之后,其人生和工作的遭遇各有不同,如有的在上世纪50年代受到麦卡锡主义的冲击和迫害,有的则受到中国人民和政府的优待礼遇等。  相似文献   

7.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些美国驻华官员呼吁其政府决策层在援助南京国民政府军队的同时应将美国援华物资合理分配一些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这样,不仅有助于迅速战胜日本,而且有助于中国避免内战;不仅有助于维护美国在华利益,而且有助于维护远东和平稳定。虽然美军观察组进驻延安为这一援助计划提供了良好契机,但最终因美国远东登陆作战计划变更、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排斥、雅尔塔协议的签订以及驻华大使赫尔利从中作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美国决策层最终放弃了这一援助计划。  相似文献   

8.
正"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之王,以其善下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古人老子说的。老子的意思是,做人要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就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认为,许多美洲印第安人是早期横渡太平洋的中国水手的后裔。美国生物化学家通过对印第安人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析,为这种看法提供了佐证。 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报道,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的遭格拉斯·华莱士教授及其同事,最近在美国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 ,张爱玲的小说多以家庭、男女婚恋为题材 ,女性更是她倾心描摹的对象。她不像冰心那样讴歌母爱的博大 ,不像丁玲那样倾诉大时代女性的苦闷 ,而是潜入一些女性的心理底层 ,去揭示那些由于千百年的精神桎梏 ,由于自身的软弱与麻木而烙刻在灵魂深处的精神痼疾。《沉香屑———第一炉香》是张爱玲成名之初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主人公葛薇龙本是一个纯洁美丽 ,充满幻想的女孩儿 ,为了完成学业寄居在姑母梁太太的家里。她明知姑母那里是一个阴森的毁人清白的世界 ,却非留在那儿不可 ,充当了姑母猎取情人的钓饵 ,最后甚至是自愿地把自己出卖…  相似文献   

11.
我已年近七十,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习书法。近年来,发现两只手颤抖,写出的字线条像锯齿一样,用笔也不像原来那样得心应手。同时,还发现嘴角有时不自觉地流口水。做了脑CT检查未发现异常。请问,这是什么毛病?应如何治疗?读者王永杰  相似文献   

12.
比尔盖茨每次访华都会掀起热潮。即便在他走后,关于他的种种猜测还在继续:签订开放源码计划,增强了政府对于 Windows 平合安全性信心,微软在政府采购以及电子政务中为人诟病的致命伤得以化解,将会为之带来怎样的收益?北京市政府与微软共建实验室,是否意味着两者已经在某些方面达成一致?微软在北京市政府采购中从前年的遭遇滑铁卢到去年的小有新获,果真是缓和复苏的前兆?在微软强大的战车面前,尚未成长起来的国内 Office 厂商在其咄咄逼人的攻势下,还有没有喘息的机会?由电子政务与政府采购催生的巨大国内市场,谁将是最大的赢家?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国外交大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形势的发展不光是由“中国怎样看待和对待世界”决定的,更是由“世界怎样看待和对待中国”决定的。这里所说的世界,主要是指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和中国的周边国家。迄今为止,美国还没有把中国视为最紧迫和最危险的战略对手。一方面,美国目前最危险的敌人是奉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恐怖分子以及正在发展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邪恶轴心国家”,最紧迫的任务是全球“反恐”“反邪”;另一方面,美国认为中国尚未具有充分的实力,像前苏联那样危及美国自身的安全及其全球战略的实施。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美国用10年到20年时间打赢了“反恐”“反邪”的“第四次世界大战”,它会怎样对待中国?届时中国的国力是否足以与美国及其盟国相抗衡?  相似文献   

14.
最新出版的《自然》杂志在封面推介了“新一代的电子纸(e-paper)”。据称,只需一年左右,使用电子纸的第一批产品就将面市,这种产品既像操作电子装置那样容易,又像使用纸张那样方便。那么电子纸广泛应用以后,将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15.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扶植成立了伪蒙疆政权,为达到充分利用该地域马资源服务于战时经济之目的,日本通过伪政权制定了马产振兴计划。其基本方针为:在增产的同时欲进行改良;此外,通过举办赛马会,力图促进马产计划,并达到把握民心之目的。但该计划在改良方面并无多大实绩。不像有些学者认为的那样,伪蒙疆政权时期一直在进行马改良,只在赛马事业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6.
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美国社会主义例外论"有两种涵义:80年代前的涵义指美国工人缺乏阶级意识和美国没有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政党;80年代后的涵义指美国在高水平的生活、低水平的税收和社会支出方面是特殊的,以及美国没有一个像欧洲绿党那样的新左翼政党。美国左翼参照的是前者,而美国右翼参照的是后者;参照标准的不同是左翼和右翼在奥巴马是否"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争论不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延安时期张闻天和王明都是中共高级干部,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却有不同:一是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态度不同;二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不同;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性与民族化关系的认识不同;四是对待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的态度不同。他们二人都犯过教条主义的错误,但张闻天能修正错误,王明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人革命实践?权力来源及主体素养的差异?张闻天和王明在延安时期的不同表现说明,对于像他们这样从苏联留学归来,非常年轻就担任领导职位的党员干部,要获得对中国革命的正确认识,更需要端正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经历革命实践斗争的锻炼和考验,在实践中调查研究,修正错误,加强党性修养?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有意识的学习,加速学习进程,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学习计划指导 学习计划是指预先拟定的学习计划和打算。一个人有无学习计划,其学习效果大不一样。特别是中学生,由于他们的功课加重了,老师的管理也不像对小学生那样具体了,这就更需要有一个  相似文献   

19.
近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中国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之说也相继出现,美国和日本的一些经济界人士纷纷提出人民币汇率应进行相应调整。人民币应何去何从?本文认为人民币存在对外强势、对内有长期通货膨胀压力的两重性,目前人民币升值弊大于利,人民币汇率应保持稳定。一、人民币出现升值压力的原因2002年12月初,日本财相盐川曾在各种场合宣称,将提交一份所谓的全球反通货紧缩计划,并将提请其他国家与日本一道通过一项协议,强行要中国将人民币升值,就像1985年西方国家签订《广场协议》强行要求日元升值那样。目前人民币出现升值压…  相似文献   

20.
论潘恩的人权思想胡洽坤托马斯·潘恩(1737—1809)是顺应时代要求的美国革命家、思想家和人权理论的奠基人。潘思曾在英国、美国、法国三个国家生活过,最后又回到美国。在近代政治思想家中,很少有人像潘恩那样亲身经历过大西洋两岸震撼着整个世界的两场具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