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对8家种子公司在5个省105个县(市)级区域的调查数据,在控制市场结构、市场地位和供种力度效应的基础上,对不同公司在不同县(市)级区域参与和未参与统一供种项目相比的绩效差异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当公司在特定县(市)级区域经营实力较强时,无论市场集中度高低,也不管供种力度大小,参与统一供种项目对其绩效并没有多大帮助,甚至还有负面影响,但是公司参与率较高;当公司在特定县(市)级区域经营实力较弱时,无论市场集中度高低,也不管供种力度大小,参与统一供种项目对其绩效提升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是公司参与率却很低。最后,本研究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种子产业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楚汉种业和龙华种业等8家种子公司在湖北省56个县(市)区域的油菜种子业务经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排除政策效应评估中可能存在的个体固定效应、时间效应和内生性,评价统一供种项目对种子公司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统一供种项目有助于种子公司在县(市)区域提升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但在县(市)区域销售量大、市场占有率高的公司不太愿意参与统一供种项目。  相似文献   

3.
种子处于农业的最前端,是农业的命脉。识别跨国公司利用转基因种子技术垄断产业的策略,对中国建立一个安全的种子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跨国公司转基因种子技术垄断的形成,揭示跨国公司转基因种子技术垄断的策略性行为;以跨国公司转基因大豆冲击中国大豆产业链的全过程为例,实证分析了跨国公司种子垄断的影响,归纳出跨国公司转基因种子技术垄断的多种产业风险。提出了消除跨国公司转基因种子技术垄断的风险、重视生物质能源、强调农业和食品的重要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我国种子产业经营权垄断的原因在于国有种子公司集管理者与经营者于一身和各级政府对权力垄断的保护 ;指出种子产业的权力垄断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破坏了公平竞争原则 ,影响了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 ;初步探讨了消除种子产业权力垄断 ,创建公正、公平、公开市场竞争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转型时期行政垄断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垄断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存在,具有普遍性。然而在中国转型时期,行政垄断也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行政垄断的表现形式、实施主体、目的等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建湖县庆丰镇是江苏省杂交稻主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杂交稻面积最大的生产基地。该镇为及时供种,产销对路,在多渠道搜集种子信息基础上。建立种子信息中心、信息点、信息站和信息网,做到上下相通。左右相连,使种子稳定发展。近五年来。全镇杂交稻制种面积稳定在3万亩左右,年产种子500万公斤;近10年来,累计产杂交稻种子4450万公斤,种子销往我国西南、华南、华北和长江流域的70多个县(市);种子出口摩洛哥、哥伦比亚。今年种子虽是个丰收年,但  相似文献   

7.
行政垄断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存在,具有普遍性。然而在中国转型时期,行政垄断也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行政垄断的表现形式、实施主体、目的等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8.
试论行政垄断及其普遍性与特殊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政垄断是国家机构运用公共权力对市场竞争的禁止、限制或排斥.行政垄断是垄断的一种高级形式.行政垄断的范围、形式等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生产力水平等所决定的.行政垄断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存在,具有普遍性;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差异,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行政垄断又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反行政垄断并非消除所有形式的行政垄断,有些形式的行政垄断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行政垄断是国家机构运用公共权力对市场竞争的禁止、限制或排斥。行政垄断是垄断的一种高级形式。行政垄断的范围、形式等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生产力水平等所决定的。行政垄断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存在,具有普遍性;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差异,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行政垄断又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反行政垄断并非消除所有形式的行政垄断,有些形式的行政垄断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垄断,可能是人们在提及中国电信业时用得最多的一个词语。在消费者方面,反应最强烈的问题是收费:改手机收费为单向收费;取消市话初装费、手机入网费、基本月租费;电话计费以秒为单位;降低因特网高昂的上网费;还有无数的话费纠纷;等等。然而,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并且长时期得不到合理解决,根源又在于电信经营、供给的垄断。这里的三个案例表明,不打破电信经营、供给的垄断,中国的通信业和信息产业就不可能健康发展,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不可能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1.
1896年大清邮政成立,官办邮政与民信局进入了直接竞争时期。官邮具有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它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制定出各种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排挤和打击民信局,表现在压缩其经营空间、业务空间、利润空间和查缉其私运邮件行为等方面,同时还积极向竞争对手学习,导致双方势力的转变,初步实现了在邮递事业上的垄断地位。官邮垄断地位的形成,是利用国家强制力实行行政垄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为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外贸也采取了高度集中的国家垄断制。对外贸易由国家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负盈亏。这种体制弊端很多,不能发挥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的积极性。企业经营成果也与自身发展没有直接关系,只要完成国家出口计划就行,盈亏由国家负责。因而导致外贸企业管理松驰,外贸亏损严重,  相似文献   

13.
乾隆时期的小说出版传播是小说研究领域没有彻底解决的一个问题。乾隆时期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小说出版业发生了变化,书坊主为了保证小说出版可以获得利润,采取了各种刊刻和经营措施。同时亦出现了书坊主联合刊刻小说的现象,并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小说的刊刻销售市场进行垄断。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在本质上是盲目性的无政府状态。然而,“现在资本主义已经直接发展到具有高度计划性的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及其政府,制定并实行了一些综合性的中长期“经济计划”,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计划调节”的作用。日本就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实行“经济计划”的最早的国家之一。看来这似乎很矛盾,但却是事实,并且应该说是合乎规律的,是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和标志。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对战后日本恢复与改组时期的“经济计划”及其特点作过探讨。本文作为该文的续篇,主要就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的“经济计划”加以论述,并对资本主义在经济管理中的所谓“计划化”的本质与特点,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看了《专业户》杂志94年8期63页刊登的一则湖北江陵县滩桥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种子基地荆楚种子有限公司国外品种推广部欧阳文(中科院博士)题为“国外珍种.谁种谁富”供超巨穗小麦美巨1号种子的供种广告。为之怦然心动,激起了我强烈的引种欲。但为了慎重起见,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我于9月16日快件致函中国农科院  相似文献   

16.
良种补贴政策是我国为加快良种推广,促进农作物良种区域化种植,提高农产品品质专门设立的一项农业补贴政策。现行良种补贴方式基本上是政府通过招标确定供种企业,供种企业以优惠价供种到农户。通过对江苏省水稻良种补贴政策的分析,认为现行补贴方式有失公平,供种单位倾向于国有公司,供种价格甚至超过政府指导价上限,扰乱了种业市场秩序。提出对现行良种补贴方式必须进行改革或者完善,以实现政府政策初衷。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农村中的农资经营为分析对象,通过考察其现状、垄断形式及其弊端、症结等,提出一些反垄断的基本思路.中国的农资经营垄断现象根源于农资经营的"进入壁垒",所以,反农资经营垄断不应遵循传统方式,其根本出路就在于打破"进入壁垒",引入自由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8.
垄断按其性质可分为经济(集中性)垄断和行政(分割性)垄断,经济垄断是发达国家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行政垄断是特指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计划经济的残留,二者在概念、构成要件、产生条件、行为特征上都具有本质的区别。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并不存在经济垄断,大量存在的是行政垄断。因此,反行政垄断就成为我国反垄断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行政垄断的成因、类型及法律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行政垄断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伴生物,其生存的土壤是资源配置的高度计划性与行政性。在体制转轨时期,行政垄断不仅普遍存在,而且严重阻碍着有序竞争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文章分析了行政垄断形成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制行政垄断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0.
带有鲜明中国国情特色构成基层政治治理结构体系主体部分的乡镇行政事业站所脱胎于建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适应了当时历史条件下垄断一切社会资源的国家政府自上而下通过高度集权计划方式对基层农村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实行全面管理与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