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政治学在西方产生以来,大致经历了制度主义、行为主义和后行为主义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现代西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也经历了相应的转变过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呈现出跨学科研究日益凸显,事实分析与价值分析不断融合,以及研究视野由国家转向世界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刘晖 《兰州学刊》2009,(4):46-50,45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领域形成了腐败研究的热潮,呈现出理论纷争、方法多样的局面。文章对西方政治学界最新的腐败研究成果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3.
政治现代化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的政治现代化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从发生学角度看,政治现代化研究的兴起源于政治学界和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转向。政治现代化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形成了三大学术流派,就政治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目标以及标准等问题形成了系统的看法。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研究可以也应当从中获得丰富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4.
现代自由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其代表人物是格林、里奇、博赞克特、霍布豪斯等。在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中,现代自由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不仅影响了20世纪以来的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政策,而且推动了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等政治思潮和政治运动的发展。研究现代自由主义对于了解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辨明是非,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现代自由主义虽然仍以维护个人自由为核心,但是为了适应20世纪的政治需要,其基础理论、政治主张,尤其是国家学说与传统自由主义通异。关于…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财政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财政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以前的公共财政理论占主导地位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49年后社会主义条件下财政学发展的新阶段。1949年以前,中国财政学与西方的公共财政学相同,它的发展过程就是西方财政学的引入过程,并不具备特殊的发展特征。而在1949年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中国财政学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变化,这一过程也是中国财政学所独有的。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后一个阶段。就此阶段而言,中国财政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分化与综合过程,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的50、60年代;第二次出现在80年代;第三次起…  相似文献   

6.
“革命学”一直是20世纪欧美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特别是20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革命学”研究在革命的定义、原因、阶段分析、后果以及研究方法论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试从上述几方面入手,对20世纪西方“革命学”研究成果作一简单梳理,以期深化认识。  相似文献   

7.
百年来中国美学的思想既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又大量吸收了西方美学和西方文化的新观点、新方法。以学科发展为视角,梳理反思了20世纪中国美学的四个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末的美学启蒙及其学科创建时期;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末的中国现代美学奠基期;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以讨论为特征的美学争鸣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美学反思与发展并存期。新世纪的美学研究必须改变跟在西方现代美学后面跑的被动局面,才能建构起对中华民族文化具有独特解释力的中国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在后行为主义革命、理性选择主义革命和新制度主义革命的推动下,研究范式完成了自19世纪中后期便已开始的重要转型,研究方法呈现出一系列与传统方法根本不同的特征,并由此催生了当代西方(主要是美国)政治学发展的三大流派。比较研究显示,当代西方政  相似文献   

9.
延边大学的东北亚学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经历了酝酿起步、稳步发展和新的转折三个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余年间,延边大学的东北亚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有关东北亚各国家、地区的哲学思想、经济学、法学、政治外交、历史学、语言文学以及地理学、旅游学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此为基础,延边大学面向21世纪的东北亚学研究必将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政治现代化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起,西方学者开始从政治现代化的内涵、特征、评价标准、动力来源、必备条件及其阶段划分等方面入手,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中国学者对政治现代化的研究起步较晚,在研究路径上与西方类似。但大多把政治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一部分进行研究,并对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现代化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和重建阶段;20世纪9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发展阶段;新世纪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的创新和加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走过的历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回归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务实化是关键;贴近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化是根本;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是保证。  相似文献   

12.
“政治冲突”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古老课题。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亚里士多德就在其名著《政治学》中探讨了特定的政治冲突一政治革命的缘由、方式及其消除途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社会社会政治矛盾的发展和世界范围内政治动荡的加剧,政治冲突分析继政治街态分析之后,再度成为西方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和分析途径,并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沦观点。了解和分析西方当代政治冲突理论,对于我们把握政治冲突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的现代化研究,现代化语境下的政治发展理论往往倾向于把政治发展道路界定为朝着西方政治民主的进程,而随着70年代现代化理论的衰落和8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很快摆脱现代化范式的理论困境,实现了从“现代化”到“制度变迁”的语境转换。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的西方历史哲学研究异彩粉呈,“历史叙述”(historicalnarative)问题自40年代由关于历史解释问题拖带出并展开讨论以来,到60年代已成为热点问题,笔者认为,本世纪西方历史叙述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是由分析哲学家领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学术文化史上影响甚巨的一位大家。应该说,他不是楚辞学专家,在他渊博深送的知识视野中,楚辞学仅仅是他宏阔的学术研究的一个部分;但是,他对楚辞学的研究却远远超越了自古以来的楚辞学研究模式,既深借楚辞文化之内蕴,又以西方思辨型方法为基础,开拓了一种全新的楚辞学研究格局。从20世纪楚辞学演进史的宏观角度看,王国维的楚辞学研究不仅具有方法论上的范导性意义和启迪作用,而且在近一个世纪的、日益昌炽的楚辞学热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20世纪楚辞学的繁荣与王国维的理论贡献存在…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的党政分开、全面攻坚,到20世纪90年代的依法治国、稳步推进,再到21世纪的民主执政、发展党内民主的深入创新,各个阶段呈现其不同的特征,为以后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张广智 《文史哲》2006,(4):95-101
西方历史学有着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自古希腊发端至今已走过了漫长的历程,而西方历史学家对历史学科自身的关注则始于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全盛时代。从20世纪初年以来,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与变化。从方法上来讲,研究西方史学史应注重对西方史学遗产及时代趋向作出动态考察,注重开展中西史学之间互动关系的比较研究,以期深化我们对于西方史学、西方社会的了解与反思,更从整体上推动我国历史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诺贝尔经济学奖一般授予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或理论应用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的时间不长,却折射了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特点、演进趋势以及“问题和方法”所经历的阶段。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推进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鼓励理论和方法创新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存在偏见,尤其是过于推崇经济学的数学化,引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的危机。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与循环经济学的当代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玉林 《云梦学刊》2007,28(3):69-73
循环经济的提出及其实践,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的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拓宽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推动了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循环经济学的建立。循环经济学在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上都对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提出了挑战,并在诸多方面推动了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当前循环经济学研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尚不够深入、全面。  相似文献   

20.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是西方行政学经典的理论范式和西方政治与行政制度设计的基本理念.它是西方特定政治背景的产物,其宗旨是根据政治与行政的不同功能、性质及其运作逻辑确定其各自的运行规则,以实现国家治理的民主原则与效率原则的统一.尽管这一经典行政范式在20世纪后半叶以来受到了很大的质疑,但对于正致力于建构现代国家治理框架的中国来说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