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理想与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本文从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出发,说明了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文化价值并展现了其文化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端午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韩国江陵端午祭作为韩国地区性的传统祭祀节日,在传入韩国之后与本土文化相互吸收,不断发展,最终成为江陵一代的文化特色。这两个节日之间相互关联,又相互分离。本文从历史起源、节日庆祝方式以及两国传承的差异性来比较两国端午节的异同,同时提出关于中国的端午节如何在新时代下继续发展下去的建议。文章认为,在文化上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以更好地促进两国关系以及传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敢为人先、齐心协力"是龙舟精神的核心,更是广府文化的内涵.由广州日报社、佛山南海区政府联合主办的"有为论坛--龙舟与广府文化'于2010年端午节前夕,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举行.有关专家从龙舟的起源、龙舟精神、广府文化等,摆开了一次龙舟文化的"盛宴".  相似文献   

4.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日本也过端午节,现在又称为儿童节,特别要进行祈求男孩健康成长的民俗活动。端午节传入日本以后,与日本文化不断融合,演变出了新的文化内涵和节庆活动。本文主要考察端午节文化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风行"抢"经济 今年端午节当天,国内很多媒体都刊登了一条消息:之前被韩国人抢先注册的端午节网站的中文主域名"端午节.cn",被一位互联网域名投资者以3万美元的价格买回,并无偿送给了屈原故里湖北省秭归市.此次端午节中文域名"回归"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近期又一个域名被抢注后重金赎回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风行“抢”经济今年端午节当天,国内很多媒体都刊登了一条消息:之前被韩国人抢先注册的端午节网站的中文主域名“端午节.cn”,被一位互联网域名投资者以3万美元的价格买回,并无偿送给了屈原故里湖北省秭归市。此次端午节中文域名“回归”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近期又一个域名被抢注后重金赎回的案例。域名抢注是近年来事关网络的一个热门经济事件,从海尔、长虹、同仁堂到Google、宝洁等著名公司企业,从“神六”、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福娃等热门名词到田亮、徐静蕾等体育、娱乐明星的名字,都成为抢注的焦点。域名是一个服务器或一个…  相似文献   

7.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端午节,又叫五月节。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通常用糯米, 红枣做馅,外面用竹叶或芦苇叶包裹成宝塔形。端午节食粽这一古老传统源自一段有趣的传说……  相似文献   

8.
在国人的心目中,端午节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之一。在这个节日的民间想象里,它和两千多年前一位自沉江底的悲愤诗人屈原有关,这个节日也因此有了浓浓的人文情怀和历史底蕴。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对端午节的深厚感情源自民间的记忆。小时候,还没到五月初五,满街飘来的都是粽子的清香。解开粽绳,碧绿碧绿的粽叶裹着一团香粘可口的糯米,是对端午节最温暖的童年怀念。每年的初夏,母亲必定要买来许多的“野草”,如艾蒿、菖蒲、粽子叶等,还有叫不上名儿的植物。晒干,有两用:一是把艾叶和菖蒲等扎成一束,插于门楣,据说有驱魔祛鬼的神效;二是放在一…  相似文献   

9.
5月25日下午,28岁的导游王敏(化名)接到老公从丹东边防站打来的电话:"老婆,端午节我不能陪你了,朝鲜又核试验了,全团的人都不让休息。"王敏的心一下子揪到了嗓子眼。朝鲜的核试验,对绝大部分中国人而言是一个可以品评的国际新闻,而在丹东人看来,更接近一个本地新闻。  相似文献   

10.
杨锡九 《老人天地》2008,(12):56-57
1992年5月,我得了糖尿病。得病主要原因是遭遇一场车祸,我被人从车轮下拖出来没有死,精神刺激过度引起应激反应,当时正逢端午节,食糖、枣过多,因脏腑负担过重产生高血糖。之前我对此病一无所知,医生告知此为终身疾病,要终身服药、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并给我定了食谱。  相似文献   

11.
厉春雷 《公关世界》2009,(12):16-19
粽子是端午节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文化符号,积淀了传唱不竭的屈子舍身爱国的情结。它已经超越了饮食的范畴,演绎为一种历史的记忆和象征。当端午节与粽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时,似乎着意要把这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镌刻在五芳斋品牌的印记里,把粽子作为一个文化解读的密码,演绎一种历史的文脉。于是,五芳斋演变成为了端午节的另一种文化象征。  相似文献   

12.
多点反思,少点义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中国有些报刊就韩国准备将“江陵端午祭”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事,发表了不少评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笔者拟从另一个角度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抛砖引玉。中国和韩国的端午节对于中国的端午节,《辞海》解释为:“农历五月初五日,民间节日。本名端五。”中国许多民族过端午节的历史悠久,但对端午节的始源迄今没有定论。有一种说法认为,龙是中国神话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一种动物,农业丰欠有赖于龙的喜怒偿罚,因此  相似文献   

13.
习俗趣谈     
向荣 《当代老年》2013,(6):56-57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亦称端阳节。古诗日:“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民谣说:“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谚语又云:“端午佳节,菖蒲插屋。”端午节既是凭吊屈原之溺水,又是预防疾病,祛邪除祟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形成了端午曰祭屈原、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等习俗。  相似文献   

14.
偏移的粽心     
一般来说,对儿女,天下的父母都是平心的,但也不排除偶尔的偏心,我的母亲就曾有过,那是发生在一年的端午节。我村和别处不同,一年中只有春节、端午、中秋这三个节日值得重视。过端午,就是吃粽子。我的母亲在当地可算得上是包粽子的好手,什么三角锥形粽,什么四角枕头粽,包得既利索又美观.尤其是点粽-心,一点一个准,无论是豆沙、猪肉,还是胡桃、蜜糖作馅,都是中规中矩压根就打不到半点偏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5月25日到5月29日,我应邀参加2009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在粽子之乡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端午节,感触甚多。嘉兴是国内著名的粽子之乡,其粽子年产量占据全国百分之三十。嘉兴简称禾,历史曾称嘉禾,顾名思义,就是这里是出好稻谷的地方。有好稻谷才有可能包出好粽子来。二十世纪初,在嘉兴县张家弄一带开始有一些挑担叫卖粽子茶叶蛋的小贩,因生意较好便慢慢摆起了摊子,以后又开起了店。  相似文献   

16.
今天是个普通的日子,儿童节刚过,端午节刚过,最近的夜空没有预告有流星雨,这个小城也无万人相亲大会或者百对新人集体婚礼,刚刚我的耳朵耳鸣了两分钟,很快又好了,发生和消失得没有什么存在感,不过前几天我的心倒是着着实实地疼了三天三夜,我紧张地去看医生,医生鄙视我说,每个人的心都长得好好的,哪会动一动就疼,最后她说大概是胁间神经痛,它倒是很有存在感,因为痛感强烈。但是毫无仪式感,因为医生说没有医疗设备或是血液等的检验能够确诊它。  相似文献   

17.
尘封的记忆     
王运彩 《老年世界》2011,(18):14-15
1948年端午节之后,对我们小孩子一向十分亲切慈爱的三叔和三婶,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回到过家里。我不只一次地问过大人们:“三叔三婶去哪里了,还回来吗?”他们显得很忧伤,  相似文献   

18.
蒋英姿 《老年人》2006,(8):26-27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嫁给夏自然两年了,我还没登过他家的门,更没见过他的母亲——我的婆婆。不是我端儿媳的臭架子,而是婆婆对我的职业不满意,因为我是从事保健按摩行业的。她总认为她儿子找了个按摩女,有辱她家的门风。夏自然没少劝过他母亲,可是老太太顽固不化,就是不认我这个儿媳。久而久之,我们婆媳之间就仿佛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从无往来。端午节快到了,夏自然给他母亲寄去了两百块钱,又打电话要他弟弟到县城去取。他弟弟在电话里说:“咱妈不缺钱用,只是很想你,天天念叨着。老人家的身体已大不如以前了,经常这里痛那里痛,尤其是右…  相似文献   

19.
林洪  曲博  温拓 《城市观察》2011,(1):145-157
本文分析了国民幸福理论的起源,梳理了有关幸福研究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比较了国民幸福指数与其他相近或相似指标的关联,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广州幸福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Q:我今年刚考上大学,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生,有一次我回家坐长途汽车,看见一对情侣手拉着手,身体就有种异样的感觉。还有一次身边坐了一个长得比较帅气的男生,我又出现了那种感觉,想问问您,我这是什么心理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