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冬 《学术交流》2001,(3):125-126
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追随了古希腊神话的模式.从奶人的诞生、成长到他最后的觉醒都能在希腊神话中找到相对应的原型.然而这种追随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莫里森把他们植入一个更加复杂的现代美国社会,将种族阶级和性别等诸多方面融汇一体.创造了一个独特的魔幻世界.  相似文献   

2.
赵雅丽 《唐都学刊》2005,21(3):74-78
周初历史上,在政治地位、历史功绩、德政思想对孔子和儒家影响方面,与周公影响齐名的还有一人,就是召公.<诗经·召南·甘棠>对召公德政爱民的记载以及上海博物馆楚简<孔子诗论>中孔子反复对<甘棠>思想的申说,都表明孔子对召公的敬仰、对召公德政的怀念,以及召公对孔子及儒家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鸿雁 《学术交流》2006,(5):170-172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继承了黑人文学最典型的创作手法,如穿插许多神话传说、运用隐喻手法、融入布鲁斯音乐特征、显现宗教影响的痕迹等,在此基础上,她大胆地引入了现代文学理念,把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多重视角叙述等艺术手法运用到小说中,突出了主人公所经历的身心磨难和小说主题,也使莫里森的小说从民族性走向世界性。  相似文献   

4.
潘世东 《唐都学刊》2001,17(1):73-76
在刘劭与曹丕、<人物志>与<典论·论文>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直接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典论·论文>中的诸多思想脉络和学术向度的获得,与<人物志>存在或深或浅、或隐或显的联系.<典论·论文>思想的活泼敏锐、思维方式的灵犀生动和思维视野的开阔宽广,以及思维质量的高度和深度显然得益于<人物志>.  相似文献   

5.
拉贾·拉奥的第一部长篇英语小说<根特浦尔>面世以后,一直被评论家认为是对甘地的颂歌.2003年,有评论家提出异议,认为<根特浦尔>是对甘地主义的歪曲.本文通过历史和小说文本的互证,说明拉奥充分了解和认识甘地主义的优点和不足.在1934年之前,他就深刻认识到印度社会的发展前景掌握在以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为代表的政治家手中.这是他对印度发展的一个预见.  相似文献   

6.
毕凤珊 《学术交流》2005,(12):200-203
从后殖民话语的理论视角解读康拉德的小说<吉姆爷>,特别是透过对文本中有关帕图桑岛和马来人话语的分析,可看到康拉德在把殖民地引入自己的创作视野时,"是以一个西方人的目光注视殖民地的".因此,<吉姆爷>中的"他者",是欧洲中心论和种族优越论作用下的主观性产物.  相似文献   

7.
徐文培 《学术交流》2003,(3):149-152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于 1 977年发表的《所罗门之歌》探索了主人公奶娃走出白人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认同和寻找黑人文化和传统的人生旅程。小说所表现的疏离的人际关系成为作品主题很重要的一部分 ,并揭示了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社会白人价值观对黑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汪琼 《浙江学刊》2001,(2):31-34
保罗·泰勒是西方环境伦理学界持生物中心主义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环境伦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尊重自然>一书中.他在"生物中心主义"的道德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要把"尊重自然"当作一种终极的道德态度.并且认为"尊重自然的态度"必须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通过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倪培民 《求是学刊》2005,32(2):6-12
安乐哲与郝大维的<中庸>英译本对于揭示该著作所蕴含的整体性的和动态的世界观极具深意.通过用过程语言来诠释<中庸>,以取代以往译者使用的实体语言,<中庸>的核心命题,即将人作为与天地参的宇宙共创者卓立起来的意图,才能充分地展现在英文读者面前.然而,安乐哲与郝大维对形上学的强调,却也遮蔽了<中庸>里一个重要的层面--功夫指导的层面.在本文中,作者首先通过讨论安乐哲与郝大维对<中庸>的核心概念"中"、"庸"和"诚"的翻译,来说明其对他们的诠释的保留,然后说明,虽然他们的译著未能揭示这一功夫的层面,却为此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汉书·刑法志》看西汉的德治与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健瑛 《求是学刊》2003,30(2):68-71
<汉书*刑法志>内容主要是关于法的起源、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及其变革的概况,尤其是关于前汉以来各个帝王刑罚改革的情况,其理论基调对后世史书"刑法志"各篇的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汉书*刑法志>不但是我们研究汉代司法制度和司法实践的重要史料,其中所体现的浓厚的儒家思想也是研究汉代道德与法律关系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1.
张晔  王丽丽 《学术交流》2003,(7):153-155
托尼·莫里森在使她成名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 ,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受白人文化浸染 ,而发生心灵扭曲 ,因此渴求上帝赐给她一双蓝眼睛的黑人小女孩。小说从白人、黑人与小女孩的父母及小女孩自身这些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视角 ,揭示小女孩遭受歧视、被人忽视而成为不具有同等人格的人之境遇的文化根源 ,阐示了她成为这些人眼中“盲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薛海燕 《求是学刊》2005,32(4):93-98
目前对"意淫"观的研究主要从思想、哲学角度入手,而对其文学价值的分析还远远不够.文章着重梳理了文学史上性描写由<高唐赋>、<神女赋>所开创的诗化传统向<金瓶梅>等小说所代表的世俗化倾向过渡的轨迹,凸显<红楼梦>面对以上两种"文学遗产"所作抉择的特点和意义,提出"意淫"观使<红楼梦>性描写诗意化、象征化,而悬置了其中的性内涵,其本质上是以诗法作小说.  相似文献   

13.
周兴生 《唐都学刊》2005,21(5):100-102
在墨家法律逻辑重构中存在一些疑难之处,疑难的核心在于,<墨子>一书中关于墨家法令绎结程序的记载含有背离墨家理论系统之处,此即"湿故"概念.对<国语·周语>等涉及法令运用程序的典籍的考据显示,"湿故"是因"实故"之讹造成的衍乱.此讹误的辨析与清除使<墨子·经说上>包含的法律逻辑的系统性得以重现.  相似文献   

14.
李鲁祥 《唐都学刊》2005,21(1):98-101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欧美电影界,伊朗电影以其体制内、低成本的温情故事取代了90年代初精美的中国历史寓言叙述,成就了别样的第三世界电影景观.因此,世纪门槛上的中国艺术电影,便继豪华冷艳的画屏式人生展现转而盈溢起苦涩柔情.同样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贫穷的故事,伊朗导演马哲·马芝迪的电影<小鞋子>和中国导演杨亚洲的电影<美丽的大脚>,却各自有着不同的讲述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潘世圣 《浙江学刊》2006,1(3):29-36
作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呐喊>已经定格在历史性的排行榜的最前列.很多时候,人们在阅读思考这部作品之前,已经深陷于"历史定论"的支配和影响中,而容易失去独立自主的审美判断眼光.成仿吾在<呐喊>出版不久后,提出<呐喊>可以溯源到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而今人却轻易地一概把它视为是对鲁迅的严重非礼.其实,<呐喊>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至少在形式格调上有不少相似之处,成仿吾的意见并非仅是"挑刺"和"非难".日本的自然主义起源于法国自然主义,但并未继承左拉的真谛.<呐喊>看上去近似日本文学,但其深层的对民族文化的思考、对国人"人性"的怀疑和诘问,又画开了它与日本文学的天然不同.成仿吾没有读透这一点,并非是他的浅薄.时间、阅历、功夫是解读鲁迅的先决条件,这同样也适用于成仿吾.  相似文献   

16.
<三国演义>中,有关张飞的人物描写,有一些固定模式的词语.同样的词语也会用在相近人物的身上.日本的军记物语中虽多有人物的衣装描写,却很少有像<三国演义>那样的人物相貌,乃至五官的描写.作为例外,引用中国故事较多的<太平记>在人物描写方法上承接了<三国演义>的影响;而<太平记>中的定型化言语表现又影响到了日本近世翻译成日文的<通俗三国志>.追根溯源,以先行文学中的人物来比喻或说明作品中人物的方法,可以追溯到汉代人物樊哙在<三国演义>中的引用.日中文学之间的承接影响关系研究和比较研究的结合将有助于廓清两国文学之间的交流关系.  相似文献   

17.
<时代之子>是乌尔都语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纳兹尔·艾哈迈德的代表作.本文剖析了该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认识意义,揭示了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之后处于变革过程中的印度穆斯林社会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与生活.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主要从象征和意识流这两种现代主义小说表现方法入手,探寻小说<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主人公吟是追求灵魂不朽的心理轨迹.  相似文献   

19.
黄霖 《求是学刊》2003,30(4):80-86
文章就纪念<新小说>创刊100周年,谈到文学的价值不在于写私情,还是写群情;是"纯文学",还是有"功利性";而是在于写的情真不真,善不善,美不美.而且,这种情,还得放在当时时代中来加以考察.文学创作的发展与观念的更新关系重大.梁启超及<新小说>所提出的一些新观念在总体上还是推动了中国小说的现代化.<新小说>之所以能开创了一代的风气,很重要的一点是注意吸引和团结了一大批读者在其周围,为此从经营方式,到期刊的内容与形式等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与尝试.但后来"新小说"的发展走了一段弯路,这主要还是拜金主义所造成的恶果.  相似文献   

20.
谁是真正的罪人--评《红字》的道德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孝萍 《学术交流》2001,(2):124-126
作家在讲故事的同时,将哲学思考、生活见解、道德忧虑这些引人思考的东西穿在一根令人兴趣盎然、或者扣人心弦的情节线上.霍桑的<红字>给我们带来了道德思考,尽管这不一定是作者的主观愿望.海丝特·白兰胸前大红的"A"字宣泄着加尔文教对人们精神的毒害和摧残.同时,作品象征手法的运用也使红"A"字产生了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