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邹雅林 《老年人》2010,(7):24-26
今年是胡耀邦同志诞辰95周年,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今年80岁的离休老干部邹雅林,因工作关系曾多次接触过胡耀邦同志。胡耀邦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和影响了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中外书摘》2011,(5):85-85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 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对胡耀邦关于中国改革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分析,从回顾历史、反思历史的角度.为“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交流     
2011年第7期被读者视为好文章的很多,包括《“公共财政”如何名副其实》、《老百姓怎么看政治》、《无惧:胡耀邦主政中组部》、《月入4000,我是这样投资的》、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在统战部副部长,胡耀邦的长子胡德平在《财经》第9期上撰文回忆,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后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5.
《南方周末》4月22日刊登评论员文章指出,作为一国总理,温家宝以个人名义,撰文纪念中共中央前总书记胡耀邦,我们从这篇《再回兴义忆耀邦》的文章中,看出若干不凡之处。  相似文献   

6.
《中外书摘》2014,(10):4-7
1965年2月14日。安康。石泉。 公元1965年2月14日,这一天注定成为胡耀邦(时任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兼陕西省委代理第一书记)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一个日子,安康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日子,被后来的人们不断提起的一个重要日子。这天凌晨,胡耀邦在安康草成并发出《电话通讯》。《电话通讯》的核心是“放宽政策,搞活经济”。它是继1月22日在省委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第一个治陕施政纲领“解放思想、解放人’后的又一个施政纲领。  相似文献   

7.
交流     
汪耀华 《中外书摘》2008,(12):96-96
上期稿挤,没有“交流”一直有点遗憾。 本刊第9期被认为好文章的是:《一生正气胡耀邦》、《徐铸成的“文革”》、《陈粟之争与苏中七战七捷》;被认为不喜欢的是:《永定客家土楼的秘密功能》。第10期被认为好文章的是:《陈庚、周希汉“戒烟记”》、《不用母乳喂养,全球每年1500万婴儿死亡》;  相似文献   

8.
北京组稿     
胡汉勋 《老年人》2006,(10):9-9
《湖南老年》(《老年人》原名)杂志创办之初,我奉命到北京向胡耀邦、王首道、张平化等湖南籍中央领导组稿,请他们为杂志创刊题词、撰文。1986年7月8日,我乘火车来到北京,住在中组部翠明庄招待所。怎样才能与中央领导同志取得联系呢?我心里没有底。好在动身之前,我打听到原在《新湘评论》工作的卞毓方,后到北京读研究生,他在北京认识一些人,我希望他能够为我牵线搭桥。当时,卞毓方已分配在《经济日报》工作,我去拜访了他。说明来意后,卞毓方很爽快地答应帮我联系。他默了一下神,就给我介绍了一位“通天”人物——人民出版社的吕涛。此人不显…  相似文献   

9.
《老年世界》2009,(16):26-26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在《中国经济时报》上撰文指出,高房价会严重阻碍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如果不进行改革,我们将会犯下历史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城市》2013,(9):2
当前,全国各大城市建设管理的新思路、新招法、新动态层出不穷,为进一步满足天津市城市建设管理各部门、各单位及时、全面掌握城市建设管理政策、理论及资讯的需求,天津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所加大了信息工作的力度,近期将创办《建设信息周报》。天津市建设和交通管理委员会主任窦华港9月9日为周报题词。《建设信息周报》以部委专讯、地方动态为重点栏目,并设一句话新闻、热点关注、建设科技以及民生热点等栏目,以短小精炼的文字发布大  相似文献   

11.
胡耀邦学唱《我的中国心》 黄一鹤记得,1984年的春节晚会结束时,已是下半夜.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的秘书却在这时打来电话,这通电话讲了足足有十几分钟,目的就一个:胡总书记看了刚才那个小伙子—张明敏唱的《我的中国心》,非常感动,要求你们马上复制一盘录像带,给胡总书记送来. 中央电视台马上照办.后来,老领导告诉黄一鹤,中央电视台这帮人兴奋得睡不着觉,胡耀邦这一宿也没睡,他带领全家人把《我的中国心》给学会了. 而几乎一夜之间,大江南北的中国人都会唱《我的中国心》了.  相似文献   

12.
新书一瞥     
《中外书摘》2009,(4):89-89
《胡耀邦在历史转折关头(1975——1982)》;《历史需要细节:一个后代眼中的老外交官往事》;《靖康国殇纪事》;《潮流与点滴》;《蓝血与阴谋:摩根士丹利的灵魂之战》;《我们的根:简说五千年中国文明史》;  相似文献   

13.
翻开《思念依然无尽》一书,有一张照片情意盎然,力透纸背:父亲胡耀邦笑容满面坐在办公桌前,女儿满妹斜着身子为父亲扣上衣领风纪扣。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摄影家抓拍到的一个生活瞬间,题目叫做《整装待发》。如今,照片上的父亲胡耀邦已经远去18年,长眠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中,而他的女儿满妹,则就坐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1996,(10)
面向老年人 服务老年人──纪念《老年人》创办十周年本刊编辑部《老年人》是本刊今年启用的新刊名,原来叫《湖南老年》,从1986年10月创刊到现在,已经办了整整10年。在庆祝本刊创办10周年之际,我们向广大老同志,向各级领导,向10年来关心支持本刊的读者...  相似文献   

15.
2008年2月21日,惊悉浩然老师不幸去世的噩耗,我深感悲痛。浩然老师曾任中国文化传播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北京作家协会主席等职。他的代表作有《圆梦》《艳阳天》《金光大道》《苍生》……这样一个著名的作家,却没有半点架子,长期生活在基层和农村,特别是在生命的最后20年里,他专心扶持文学新人,并创办了《苍生文学》月刊。回想120多年前的一个秋季,  相似文献   

16.
真柏 《金色年华》2007,(3):15-16
陈平,男,1982年出生于浙江兰溪的一个农村。坚信读大学并非唯一的出路,因此曾拒绝参加高考。于2004年11月创办小作家联盟网站(www.xiaozuojia.cn),主编出版有《锦瑟年华》(丛书)、《新概念·文学青春书系》(丛书)等,还有几套书正在洽谈和出版中。独立负责策划和操作的“小作家排行榜”系列活动,《新周刊》、《华西都市报》、《山西商报》、《文学报》、《劳动报》、《华商报》、搜狐读书等纷纷大篇幅转载或者报道。负责策划和操作“80后”作家金华行大型活动,《金华日报》、搜狐读书、浙江在线等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17.
新书一瞥     
《中外书摘》2014,(1):89-89
《陈赓日记》,陈赓著,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版。定价:58.00元 记录了陈赓大将从1937年到1952年的戎马生涯。真实再现了陈赓同志在战争中的睿智、在生活中的情趣及对党和革命的忠贞。书中还附有陈赓同志1944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书写的自传,以及陈赓同志的书信和手稿。  相似文献   

18.
为政在清廉     
晶星点评胡耀邦同志这首诗先在《杂文月刊》上发表,接着《作家文摘》转载,读了后,我拿着唸给几个朋友听,大家都非常喜欢,就将它刊发在我们《爱》刊的"人生扉页"上了。曹操在《短歌行》中不是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的,人生苦短,何  相似文献   

19.
《职业》2009,(8):71-71
男士休产假什么时候能够实现 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的专家建议将男性带薪护理假或父亲假作为一项公民权利,列入《社会保险法》。这一观点引发网上热议。有超过90%的男士认同或支持。看来,渴望当“奶爸”是大多数男士的心愿。  相似文献   

20.
我曾有幸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参加过胡耀邦同志亲自主持的3个座谈会,因而亲身感受和体会到胡耀邦同志那种平等待人、虚心倾听人民群众意见、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的工作作风。现就基本情况回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