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外贸逆差与产业空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国际分工模型为出发点,探讨了“产业空心化”的必然性,然后从“产业空心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美国经济持续出现大量对外贸易逆差的必然性,提出了“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是伴随美国产业结构的不断提高而出现的‘产业空心化’的必然结果”的论点。本文还对日美两国“产业空心化”过程中存在的差异作了分析,以期找到使日美在“产业空心化”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经济景气现象的原因。同时,本文还对大量对外贸易逆差的产生对美国经济和美国贸易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的内生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三峡库区传统优势产业衰退、产业结构弹性不足、移民迁建的冲击三个方面分析了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的内生机理,认为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是各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日本、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东亚先进经济体从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时间、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生产者服务无论在生产率效应还是增长动力方面对东亚经济服务化都有重要影响,东亚经验表明,服务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导致产业空心化,但一旦出现产业空心化则对经济增长产生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高素质劳动力的外流,技术、知识、资金等资源也随之大量流失,农村产业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日益匮乏,逐渐形成了农村产业空心化的局面,深挖破解农村产业空心化的现实意义、内涵外延和践行路径,将对有效实现农村资源合理化配置、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行政垄断造成了土地、资金要素配置扭曲,且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兴起,“经营城市”逐渐成为地方政府优于“经营工业”的策略选择.产业要素配置扭曲通过拥挤效应、虹吸效应和循环因果效应,引发城市产业资本过快转移和过度产业空心化.为预防和治理产业空心化,需加强财税体制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同步成长.  相似文献   

6.
自2012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再工业化过程,试图扭转产业空心化与金融危机并存的困境。同时表明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并没有找到经济发展的正确途径,以为资本攫取高额利润必然要求资本金融化;也没有正确理解资本金融化需要实体经济的支撑;最终导致2007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仍未平复。纠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错误,必须首先正确认识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实质,深化对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才能找到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西方国家的再工业化措施正是文章研究的例证。立足于此,文章以经济危机的概念解构为逻辑起点,探索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内涵,即三层次论、主要特征与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产业结构"软化"过程中出现的产业资本"离本土化"和"离制造业化"等问题,本文提出产业要素误置说,用以解释中国城市产业过快空心化的原因。文章运用制度变迁和财政分权理论,探讨财政体制演变、政府土地出让策略性行为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产业空心化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府际关系的核心,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调整,势必影响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而对地区间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不同产业的发展环境产生影响,最终改变产业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作为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的内生性结果,地方政府越来越注重通过积极拓展预算外财政收入和非预算收入来源,解决自身事权财权不对称的问题。地方政府为了最大化获取预算外和非预算收入,借助对土地供给权的垄断,努力在低价工业化和高价城市化之间寻求平衡点,促成了近年来土地要素扭曲加重。土地要素扭曲主要通过拥挤效应、虹吸效应、循环因果效应三个渠道,作用于产业空心化。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现状与后期产业扶持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继明 《重庆社会科学》2005,(9):121-124,128
本文对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移民安稳致富比搬迁更难;同时对后期产业扶持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认为国家加大对三峡库区产业扶持的力度,是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社会科学》2016,(8):211-215
在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民自我保障能力降低。与此同时,农村产业空洞,农民缴费能力有限,农村精英进城,农村社会保障组织经办困难。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直面农村空心化对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的影响,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构筑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培育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条件和提高社会保障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万州皮革产业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的分析,运用集群理论,提出大力发展万州皮革产业,应该走产业集群的道路.产业的集聚和相关企业的集群,不但能产生规模效应和规模经济,而且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对于解决万州产业"空心化"和就业矛盾不能不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空心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衰落与凋敝的总体态势和真实写照。在我国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多重因素驱动下,大量农民外流,不仅形成农村人口空心化,而且还引发了连锁效应——农业生产空心化、公共服务空心化、基层民主空心化以及社会心理空虚化等。直面空心化所带来的农村衰败格局,要求政府重新审视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心和方向,通过在农业生产、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基层民主和农村社会文化等诸多层面的政策革新,最终实现填充农村空心化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万州皮革产业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的分析,运用集群理论,提出大力发展万州皮革产业,应该走产业集群的道路。产业的集聚和相关企业的集群,不但能产生规模效应和规模经济,而且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对于解决万州产业“空心化”和就业矛盾不能不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河南就近城镇化中的小城镇“空心化”风险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和就近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与重要载体,是改变河南城镇化建设滞后和缓解城镇化发展失调等矛盾的重要途径。目前,河南小城镇发展出现了日趋严重的"空心化"问题,如人口和产业"空心化"、聚集效应不足、就近城镇化乏力等,它不仅会降低资源利用效率、造成严重浪费,还会影响家庭完整、扭曲家庭关系,甚至可能使城镇化跑偏沦为"半城镇化",成为新型城镇化和就近城镇化面临的重大风险。小城镇"空心化"问题的出现,是我国长期推行城乡有别的体制机制、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固化、优先发展工业与城镇特别是大中城镇导致大中小城镇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失衡以及生产力布局和利益分配失衡的结果,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遭遇二元体制阻滞的扭曲体现。要化解小城镇"空心化"风险,必须抓住就近城镇化的核心即人的城镇化,通过得力措施,切实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4.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有"危"有"机",但是其高附加值、低能耗、无污染等特点为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提供了其他产业所不具有的优势和历史机遇.因此,我们应抓住机遇,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文化创意产业上,化"危"为"机",使其真正成为抵御和战胜金融危机的一个手段.笔者认为,当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把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归为华尔街的贪婪,美联储监管缺位,金融衍生品的泛滥,透支消费的过度,新自由主义的盛行等等。这样的分析范式只是一种就现象论现象的直观解释模式,而掩藏于这些表象背后的本质根源并没能被科学地揭示出来。在马克思主义解释框架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作。当代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以美国为主导,由美国实体经济空心化与居民过度消费和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相结合而产生的一次世界性生产过剩危机。这种分析范式通过层层剥离各种表象的包裹,揭示出当代金融危机的制度根源和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6.
《四川社科界》2009,(3):43-46
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出现了严重失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脱节,既直接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又导致全球实体经济逐渐衰退。为此,世界经济将在产业体系、产业分工等方面出现新变化。三次产业的内在机制与国际经济传导存在长期的博弈协调关系,它们的相互适应将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下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的竞争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是信息技术的竞争,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科技、经济、军事乃至政治竞争的焦点。面对金融危机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冲击,我国政府积极出台产业调整政策,帮助电子信息产业从金融危机中走出困境。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要从电子产品生产大国转变为电子信息产业强国,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自主创新,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科技研发战略和绿色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以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无论学界争论的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消失的情形是不是到来,人口红利逐渐消减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不易逆转和不可争辩的现实。本文假设在刘易斯拐点到来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减的情况下,对后人口红利背景下中国产业空心化的趋势、风险进行预测研判,并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趋势性日元升值和日本产业的结构性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和国内产业空心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发生相应变化、以及产业结构软化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系列结构性调整过程中,日元的趋势性升值是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素。文章分析了趋势性日元升值推进日本产业结构性调整的内在机制,并强调指出目前暂时性的日元汇率变动不会对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走势构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在减少损失的前提下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通过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冲击的比较,我们发现由于我国在外需依存、投资比重以及重工业化程度等方面的变化,使得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程度远远强于1997年金融危机,我国进出口总额大幅下降,同时也呈现出了一般贸易强于加工贸易、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的特点。在三个产业中,冲击最为严重的是第二产业,而在第二产业的不同子产业中企业的亏损比例、偿债能力以及盈利能力也呈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针对这种情况产业转移策略、产业升级策略和开拓市场策略是有效的应对和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