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化产业具有创新驱动的特点,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确立文化产业人才规划,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
《人才瞭望》2016,(11):1-1
《人民日报》北京5月6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要加大改革落实工作力度,把《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落到实处,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激励广大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3.
郑伟波  苗静 《人才瞭望》2017,(21):12-13
发挥人才协同效用,是落实国务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要解放思想,破除不适合新经济时代的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障碍, 最大限度协同、共享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具体实施中,地方省份与京津发展存在着巨大的人才差距,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就必须在制约京津冀人才交流的各种机制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促进京津冀三地实现更高水平、 更深层次的合作交流.通过实现多层次、多平台人才资源共享,完善机制,实现协同效果,实现人才共享的价值最大化,促进多赢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实施人才战略,要围绕“努力建设一支包括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科学技术干部和其他战线干部在内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总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这个关键就是创造一个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良好体制、政策和环境。在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环境创新上积极探索,大胆突破。 一是创新体制。 二是创新政策。 三是创新环境。 实施人才战略,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新世纪人才工程。要通过开拓创新,抓好落实,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机制和环境,最大限度地给人才以创新创业和发挥才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目前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政事不分,管理形式单一;(二)财政负担过重,国家揽得过多,管得过死;(三)布局、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均衡;(四)活力不足,效益差;(五)社会化程度低、体制模式僵化。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受计划经济及其体制的影响和束缚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总体思路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去做。第一,要确立科学化的总体布局。要按照社会的需要,根据“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要求来调整事业单位的布局。第二,要坚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事业单位社会化包…  相似文献   

6.
实施首都人才战略,必须解放思想,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事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实施首都人才战略展现在首都人事工作者面前的将是一个广阔舞台,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解放恩涸,转变观念,积极做好迎战的准备 树立经济的发展以开发物质资源为中心向以开发人才资源为中心转变的观念。 树立人才开发模式由传统管理模式向以人为本的开发模式转变的观念。 树立人事管理方式由直接微观逐步向间接宏观转变的观念。 树立人事工作方式由封闭单一向开放式社会化转变的观念。 (二)创新制度,建立机制,适应首都经…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由能量驱动加速向知识驱动转变,国家和地区间科技经济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资源的抢夺,科技城(园区)几乎成为高科技人才密集区的代名词。在这一背景下建设绵阳科技城,从战略角度思考,必须同时把绵阳科技城建成西部的人才高地。作为一个战略构想,西部人才高地的基本内涵主要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才聚集力强。要对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成为优秀人才特别是优秀青年人才的向往之地。二是人才总量大。要成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和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的密集区,人才的密集度在西部要处于领先地位。三是人才素质高,不仅高职称人员、高学历人员要多,而且要有一批学科带头人和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四是人才结构优。要形成布局和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经营  相似文献   

8.
市县传真     
漯河市:人事局确定2003年人事工作思路漯河市人事局“围绕一个主线,把握两大主题,强化三种意识,实现四个创新,抓好五个重点。”一条主线即以人才开发战略为主线。两大主题即抓人才、抓改革;三种意识即创新意识、服务意识、法制意识;四个创新即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环境创新、手段创新;五个重点即一是抓好人才环境建设。通过完善政策,抓好载体,举办活动,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各类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二是抓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员聘用制改革基本结束,在事业单位全面建立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  相似文献   

9.
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于1997年初重组以来,始终把高新技术发展作为自己的企业定位。黄菊同志到广电集团调研时指出:“像广电这样高科技集团的发展,一定要重管理、重人才;人才要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要形成人才竞争机制;要根据企业实际,探索人才的管理机制。”集团领导把发展高新技术和建立人才新高地作为一项战略,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对策,积极探索,现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分析现状,制定人才建设的战略规划 集团对人才状况进行了多次专题调研,通过调研,使我们看到了人才建设的严峻性:(1)与集团高新技术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我国跨世纪的发展宏图,不少省市都在加大人才集聚力度,加快构筑人才高地。这个不争的事实,表明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人才”等诸多重要论述,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并逐步付诸实践。 近年来,一些省市构筑人才高地的实践告诉我们,欲要办好这一项跨世纪的工程,有必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政策配套。 什么叫人才高地?人往高处走,“马”觅好“草”,“凤”占高“枝”!也就是说,人才高地是一个流动的概念,人才的“流向…  相似文献   

11.
科技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社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要想在人才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新机制、完善制度。 建立有效的六大机制 创新机制是引进、留住、用好人才的重要手段。要想吸引.留住、用好高层次、急需人才,就必须建立有效的、促进人才发展的良好机制。 (一)健立有效的引入机制。要强化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的主体意识,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等、靠、要”被动局面,采取用人单位主动出击,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吸引和招揽备方面的人才。在引才工作中,积极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和“借脑工程…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要在国际社会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 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将致力于国家创新体系、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热点声音     
《人才瞭望》2014,(12):102-10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9月10日在天津出席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时说——只要大力破除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种种束缚,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中国发展就能再上新水平。科技部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财政性资金(包括中央和地方)资助的科技项目必须提交报告。  相似文献   

1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了解国内外人才流动和人才引进工作现状,可以看出,他们在人才流动和人才引进方面卓有成效,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总结他们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提高了人才的战略意识,构建了人才工作大方略 经济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优势的竞争,随着我国改革不断深化,人才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1992年珠海率先对知识分子实施重奖,拉开了全国人才争夺战的帷幕,1994年上海开始”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对策研究”,将人才资源开发引向深入,各省随后…  相似文献   

15.
人事编制工作法制化。核心就是“依法行政”。关于这一点,我们要有一个认真的思考,一方面清理现行不合理的政策法规,一方面设计和创新政策法规体系。比如以机构改革为机遇,如何使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的机制有新突破;再比如结合人事编制和公务员工作的立法,搞好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人才法规政策是构筑北方人才高地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市的人才政策,经过调整已基本达到或接近全国中心城市相当的水平,但按构筑北方人才高地的整体要求,政策创新还有待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课题很多,我们要有计划地研究制定具体的人才投资、教育…  相似文献   

16.
人才资源高地,就是人才数量多、素质优、结构好、效益高的区域,是人才的集聚地。上海市是国内最早提出打造人才资源高地概念的区域。其近几年的实践证实,人才资源高地的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就人才资源高地的内涵而言,目前,有两种观点被界内广泛接受。一种是叶忠海在《人才资源优化策略》一书中提出的,人才高地即为人才发展的极核区、高势能区。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人才资源数量分布的高密度,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决定企业优胜劣汰的关键是人才战略,冠生园要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食品企业,到达2010年跻身为国际著名食品集团,首要环节是实施人才工程──我们迫切需要一批跨世纪的“T”型人才即“三次方”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既有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又懂得经营管理,还有清醒的头脑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能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世纪的冠生园人应具备这样的素质:(l)卓越的创新意识。冠生园人将与国际接轨,依托品牌优势,不断推陈出新,超越自我,站在食品工业的发展潮头,激流勇进;(2)强烈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8.
要实现我省经济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发掘和培养靠的是专业技术人员整体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字经济是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打造数字经济人才高地是推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从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创新资源集聚和数字化转型三个方面分析了国家高新区打造数字经济人才高地的必要性;总结了国内主要地区建设数字经济人才高地的经验;指出了国家高新区打造数字经济人才高地面临的三个新使命: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坚持新理念、数字经济人才政策评估需要突出新导向、数字经济人才招才引智需要锚定新需求;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们在这里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上海人才人事工作的历程,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拓未来,更好地思考下一步世纪之交的人事人才工作。 一、二十年来上海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 上海人事制度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度开始实施。总的来说,经过二十年的改革,上海的人事制度正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已基本摆脱了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开始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事管理制度。 (一)初步建立了科学分类的人事管理体制;(二)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成效显著;(三)人才市场形成网络,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