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威的美学论述中,没有直接批判过康德,但又处处显示出对康德美学的批判。康德认为美是无功利的,美是自由,艺术是自律的。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形成了一个美学上的大传统。到20世纪后期,在美学上出现了打破艺术自律,还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潮流,引发了康德美学的全面危机。这时,杜威美学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杜威从改造哲学上的静观态度入手,提出了活动与实践的美学。他认为人与事物的相遇,不应该看成是主体与客体的相遇,而是一种有机体与其环境的关系。杜威主张从一个经验出发看待艺术,倡导三个连续性,提出从日常经验出发来看艺术经验的性质,将艺术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引发了美学上的革命,开创了一个新的美学时代。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美学研究中,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美学是被误解较多的一个美学流派。提到实用主义、一般人总会想到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类行径。把这种看法搬到学术上来,实用主义哲学和美学就相当然地被称之为“市侩哲学”和“俗人美学”了。事实并非如此! 让我们先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经验”及其方法谈起。所谓“经验”,在杜威看来,就是自然进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不定的、不断完善的有机体与环境、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他宣称,要拿他的经验自然主义所使用的经验方法去代替传统哲学所使用的非经验方法。他认为,非经验方法是一  相似文献   

3.
杜威对传统哲学的改造是建立在批判传统的经验概念基础上的,而他对经验概念的改造是通过重释原初经验来实现的。杜威认为,原初经验是人与自然之间前反思的基础性存在关系的集中体现和具体展现所在,也是反思的认知结果回复到其中,从而得以验证的标准;原初经验直接地连接着人与自然、社会与世界,是圆满经验的意义得到充实,审美效果得以呈现的载体。因此,杜威的原初经验概念成为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也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存在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曾繁仁  李如 《东岳论丛》2023,(5):58-63+191
杜威在中国访学的两年既是学术之旅也是艺术之旅,他高度赞赏中国传统哲学与艺术,深受熏陶感染,他的美学论著《艺术即经验》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元素。其“经验自然主义自然观”受到老子“无为”哲学的影响,他的“经验论美学观”则深受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影响。杜威的“经验论美学”是中国传统“生生美学”之花的异域绽放,对于我们进一步确立文化自信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深有启发。  相似文献   

5.
支运波 《北方论丛》2011,(1):116-119
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思想反对主客二元对立的一贯做法和对生活、艺术做区分的思想;强调经验的重要性,主张恢复艺术品与生活经验的连续性;倡导身体回归场所,在环境中构建公民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6.
杜威的审美经验论从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出发,是对传统美学审美经验论的终结,蕴含着深刻丰富的生态思维的意向.其主要表现是:恢复审美经验与生活的正常过程之间的连续性,使审美经验回归到本来的动态的和生命整体的生态真实,从想象性阐释审美经验的整体性和理想趋向的生成机能,认为艺术作品的创作是对审美经验的“具有表现意义的再现”.深入认识杜威审美经验论的生态思维意向,有助于把握其美学思想的生态精神及其对当代美学的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方法论是作为工具主义或者实用主义的杜威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建构方法是其中重要却常被人们忽视的经验方法之一。杜威的建构方法是基于他改造传统经验概念之上,也是建立在自然与文化之间的连续性基础之上的经验方法。与逆向追溯和分析事物起源的发生学方法不同,杜威的建构方法从解释学角度对事物进行面向人类经验的综合性解释,它与发生学方法相辅相成,分别从分析和综合的不同角度探究人类的经验,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杜威方法论中的辩证法缺失。杜威广泛地运用了建构方法,尤其是在社会学和教育思想中,他认为通过它,我们可以实现在政治、伦理学和宗教等诸方面的圆满经验。  相似文献   

8.
杜威是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杜威以其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全面阐述了他的实用主义的教育观,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对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论教育的本质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加以概括,这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从生物化心理学出发,杜威认为儿童的心理内容基本就是  相似文献   

9.
徐陶 《学术探索》2009,(1):9-13
“探究”是杜威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可以看作是杜威思想的核心方法论,用探究概念来建构杜威的思想体系,可以把杜威在形而上学、语言哲学、知识论、逻辑思想等相邻领域的理论整合起来,这样能够比较全面地展现杜威在这方面的思想全貌。杜威的“真理观”、“发生学方法”、“经验自然主义”、“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等也可以纳入到这体系之中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实用生态批评”对“实用”的追求,强调面向生态问题和生态实践的现实,显示出与杜威的经验论哲学和美学的紧密联系.它们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确立生态关怀的主题,主张以生态进化论为生态思维的科学基础.杜威关于用自然化的智慧通过控制的艺术实现生态理想和关于作为艺术的“一个经验”的生命内涵的思想,对于当前生态批评的实践之维和文学——审美之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强调面向现实的生态批评,应当更加充分地认识和吸取杜威美学中的生态思维.  相似文献   

11.
王梅 《阴山学刊》2006,19(5):76-81
杜威站在经验自然主义的立场上,对于现代性是持批判的反思态度;胡适站在实验主义方法的立场上,对现代性持赞成的态度。在现代性思想的建构上,胡适背离杜威的立场,误读了杜威的现代性思想。  相似文献   

12.
杜威的教育哲学是建立在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上的,了解杜威的教育哲学及其背后的实用主义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杜威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适应资本主义垄断时期对教育的要求,产生了以杜威为代表的所谓“现代派”,其教育思想迅速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教育思潮,对20世纪上半叶世界教育发生过深刻影响。杜威教育思想是在实用主义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相信实在是变动不居的;教育要随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变化而发展变化;教育就是人的发展、人的生长、人的经验的不断改造,“这样我们就得出了教育的专门定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①。这种思想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经验与自然》、《经验与教育》等著作中均得到了阐发。…  相似文献   

14.
实验主义是杜威(Dewey)哲学思想的基础,而民主主义是他理想中的社会形态.本文试图从杜威一系列著作中找出他的哲学思想和社会理想之间的内在联系,用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将两者的关系凸现出来,以此作为认识杜威教育思想的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15.
身体美学的理论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锋 《中州学刊》2005,(3):243-244
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提出来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在舒斯特曼之前就没有关于身体美学的思想.就西方美学的范围来说,从苏格拉底、犬儒学派到蒙田、居约,乃至20世纪的思想家杜威、维特根斯坦、福柯、罗蒂等,他们都非常重视身体经验在审美活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且有过很好的论述.不过,尽管这些思想家的论述不乏深刻的洞见,但它们多半是零散而不集中,更不用说提出身体美学的概念进而建立身体美学的学科了.舒斯特曼提出建立身体美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将过去那些分散的思想组织起来,进而重新恢复它们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是别具一格的生活美育家、大众美育家,他的生活美育思想是其生活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直接源于杜威,又在理论本土化改造中超越了杜威的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陶行知重视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将审美教育生活化,主张在广阔的生活中面向大众实施美育。他的生活美育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教育手段和艺术形式,而是建立在全部的生活实践之上,贯穿在所有的生活审美经验之中。他将生活、教育与艺术置于审美的视野下重新审视,指出三者在审美维度上的关系之美,以"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为美育内核,通过"培植向上的生活力"最终实现"创造真善美的活人"的美育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逻辑理论是杜威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可以看作是杜威所有思想的方法论.杜威早期把逻辑看作是对于反思性思维的研究,后期把逻辑看作是对于探究的探究.杜威认为逻辑形式是在探究的操作中产生的,它们涉及对于探究的控制以便能够产生有根据的断言.尽管杜威的逻辑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但是他的逻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当前逻辑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张法 《中州学刊》2012,(1):103-108
西方美学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里有三种态度:一是肯定和宣扬者,以舒斯特曼和曼德卡为代表;二是否定者,以波德里亚为代表;三是既否定又肯定者,以韦尔施为代表。肯定和否定都有不同的理路:曼德卡从批判传统美学入手,舒斯特曼从杜威的实用美学进入,波德里亚从后现代的符号学展开论述,韦尔施则从后工业社会中电子经验和非电子经验两种形态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杜威访华引起了各种反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在教育方面,也就是说,中国知识分子尤为关注作为教育学家的杜威,这与杜威著有水平极高的<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等教育学书有关.在中国,杜威被有留美经验的知识分子介绍到知识界,而这些知识分子对杜威的了解极为多元,有时甚至会有"误解".陶行知在深受杜威影响的同时,对杜威的了解就很独特.在杜威的教育理论当中,陶行知特意提到的是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儿童自发性部分.他还常涉及"自动"概念,强调社会不可能被关在学校里,并通过重新解释传统的"人欲"、"天理"观念,给杜威的"自动"赋予了崭新的一面.这与他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相关联.  相似文献   

20.
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思想打破了艺术、审美和现实生活的壁垒,与新兴的创意经济概念存在多重契合。实用主义美学思想可以为我们打开一方认知创意经济的独特视角;有助于我们理解、探究创意思维的内涵;最后,它还能以其文明的终极指标,引导创意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