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母亲     
她的儿子是一个残疾人,左手没有手掌,脊柱也稍稍有些歪曲。大家都劝她把孩子送出去,她不干。“我的儿子也是一个人呢。”她这样说。因为坚持要这个儿子,丈夫与她离了婚。她一个人带着儿子过日子。她拾过破烂,摆过小摊,给当地供销社挑过脚,在城里做过保姆……日子过得艰难极了,但她没有叫过一声苦,没有喊过一声累。她对儿子非常好,自己不吃,也要让儿子吃饱;自己挨冻,也要让儿子穿暖。儿子很争气,从小学到中学,功课总是年级头几名。高中毕业后,儿子考上了大学。她的负担更重了,生活更苦了,但干劲更足了。大学毕业后,儿子被…  相似文献   

2.
母亲结     
毕淑敏 《金色年华》2007,(11):46-47
一位美国母亲,得知体格并不强壮的儿子要去从事十分危险的骑牛运动(电视上经常见到的比赛,所有选手的下场都是被疯狂的公牛从背上甩下来),她心平气和地和儿子谈了自己的观点:她个人反时,但如果儿子坚持,她也会支持,但她要求儿子一定要以安全为主。结果,儿子还是毅然选择了这个职业。  相似文献   

3.
活生生的婴儿一出娘胎就被医院当作死胎处理,原因竟是因为没有准生证。10年后,迟迟未育的她偶然间得知了真相,愤怒、心痛之外,她要讨回一个说法:医院有什么权力要我儿子的命?谁又为我儿子的生命埋单?  相似文献   

4.
阿丽  布敏 《老年世界》2006,(15):18-19
韩青林3岁时,父亲就患肝癌去世了。母亲焦淑月是小学老师.她为了不让儿子受委屈,一直没有再嫁。韩青林没有辜负母亲的苦心。于1988年考上某重点大学,毕业后被保送读研究生,拿到硕士学位后进人某国家机关工作:  相似文献   

5.
自从被另有新欢的丈夫抛弃后,她与儿子相依为命,在艰难岁月里将儿子拉扯成人。然而天不悯人,外出打工的儿子却在一次事故中不幸遇难。临终前,儿子当着几位幸存工友的面,留下了口头遗嘱:“赔我的……钱……全给我妈妈……”然而,她万万没有想  相似文献   

6.
徐俐新闻:儿子是我最满意的奖品文/孙现富徐俐爱笑。人们见到的是一个笑的徐俐。荧幕上她的微笑,亲切、自然、甜美;屏幕下,同事们说:“徐俐呀,未见其人,先闻其笑。”第一次经朋友介绍与徐俐打了个招呼;第二次再见面,她便微笑着问:“小孙,最近又忙什么呢?”语...  相似文献   

7.
我和同事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她离世前20天。那天晚上,我们带去了一位90岁老会员为她儿子捐赠的每月200元生活费,并想通过探访了解她更多的情况和需求。  相似文献   

8.
《女性天地》2008,(4):60-60
三年前同丈夫离婚后,我与10岁的儿子相依为命,至今没有再婚。去年1O月因单位派我出国学习半年,我就委托姐姐替我带儿子。可是我回来后得知在这段时间里,姐姐对我儿子不怎么管,我儿子经常逃学,到网吧通宵玩网络游戏,还与邻座的孩子发生争执后把人家打伤,花去医疗费6000余元。被打孩子的父母找我姐姐商量赔偿事宜时,她要对方等我回国后再赔。  相似文献   

9.
夏寒 《老年人》2005,(11):35-35
我的婆婆住在乡下,是个土里土气的老太太。与她儿子从恋爱到结婚,都很少见到她,基本上没有什么交往。直到前几年,我生下儿子后,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家庭,实在忙不过来,丈夫才把婆婆从老家接来,我和婆婆才有了真正的接触和了解。那时,我们住在单位闲置的办公室里,房子很小,也没有卫生间。我担心婆婆住着不方便,会有怨气。然而,婆婆一来,没说二话,就尽心尽力地帮我带孩子。儿子周岁后,慢慢地会走路了。我买来学步车,把他放到车里,让他自己学着迈步。儿子没什么束缚,很高兴,到处乱冲。一天,我正在炒菜,忽然听到儿子大哭,原来小家伙连带学步车从四…  相似文献   

10.
【典型案例】 雅丽的儿子小亮今年16岁.上高二,在学校寄宿。雅丽发现.小亮离家一年多后.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她现在几乎没有办法跟儿子交流,也不敢说儿子有任何不好,不然儿子就会二话不说离家而去。她实在不知道.儿子怎么会变得这么难以沟通。  相似文献   

11.
任天军 《职业》2016,(10):18-18
最近,一位90后姑娘爆红网络,原因是她与白鲸的许多图片被疯传,网友纷纷为她的行为点赞,称赞她是冰海奇兽的守护神。她叫刘冰雪,哈尔滨极地馆一位白鲸驯养师。
  而刘冰雪与白鲸结缘也只是偶然。那是读大学的一个假期,刘冰雪陪同学去哈尔滨极地海洋馆游玩,第一次见到白鲸,她就喜欢上了白鲸优美的身影。它那粗壮的躯体,呈独特的白色或黄色,中央横断面大致呈圆形,往两端逐渐变细,觅食时的躯干更显肥胖圆润;头圆且比例小;颈部能点头及转头;喙短;没有背鳍,胸鳍却宽阔呈刮刀状,还活动自如。而当看白鲸进行精彩表演,还不停发出不同“人语声”时,从小就喜欢动物的刘冰雪更对白鲸产生了好感。  相似文献   

12.
心语茶座     
《独生子女健康》2010,(12):41-41
儿子住校,每到周末把儿子接回家,我都会宝贝得不行,总觉得这一周儿子在学校吃苦了,恨不得在这两天的时间把最好的都给他。所以只要他提出要求,我几乎都会毫无原则地答应下来。可等周一儿子一回学校,我就又开始后悔,下狠心暗自说下次再也不会这样了。结果周末见到儿子,先前的决心又被远远的丢脑后了。我知道这样对儿子没有好处,可我该怎样克服这种心理呢?  相似文献   

13.
陈勇 《老年世界》2013,(10):29-29
一位儿子在战场上死了,消息传到母亲那里,她十分痛心,向主祈祷:“要是我能见到他,即使只见5分钟,我也心满意足了。”  相似文献   

14.
4目1日是个喜庆的日子。全天,田大妈认下的五个曾经被判刑或劳教的“儿子”中的老四——王天浩就要举行婚礼了。作为母亲,还有什么比亲手帮助儿子筹办婚礼更让人高兴的事呢……这些年,为使五个“儿子”成家立业,田大妈把“饺子馆”多年的盈利都用在了帮“儿子”们买汽车、办分店、找对象上了。如会,“儿子”们事业干得有声有色,家庭和睦温暖,田大妈的辛苦没有白费,她由衷的高兴!失足儿子让母亲痛心疾首田大妈名叫田淑珍,她和丈夫老齐都是东北人,为响应国家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1973年她与丈夫齐向前带着11岁的女儿齐艳杰和9岁的…  相似文献   

15.
有一段时间没见到高中同学琴了,这次同学聚会见到她不禁吃了一惊,一年前风风火火、活泼爱笑的她现在突然变得消瘦,眼里满是疲倦,话也少了,只是忙着照顾身边2岁大、跑个不停的儿子。午饭过后,孩子们都睡着了,她拉我陪她在酒店的后花园里逛。琴和丈夫军都是我们高中同学,高考放榜,他们都考上了省城的大学,毕业后分别找到合适的单位,顺理成章地结婚。婚  相似文献   

16.
李惠 《当代老年》2007,(3):19-19
儿子在英国工作,三番五次要我过去玩一玩。以前没时间,两年前退休后,我便萌生了去国外走一走的想法。儿子很高兴,亲自回国把我接了过去。可不久,我吃什么都不香,就开始怀念起家乡的特产——闻着特臭吃起来特香的臭腐乳。心疼我的儿子开车带我走遍了大街小巷,见到了各式粤莱馆、湘菜馆、川菜馆,惟独没有卖臭腐乳的。  相似文献   

17.
男孩的胳膊被咬了一口,是同班的一个女孩干的。 男孩的家里炸了锅!奶奶老泪纵横,颤巍巍地托着孙子的小胳膊,心疼地往那红戳般的伤痕上吹气;爷爷气得拿拐杖地戳着地板,逼孩子父母立马带孩子去医院打破伤风针;妈妈厉声责骂爸爸是“废物”,怪他去幼儿园接孩子时没有及时找到那“凶手”抽她两个嘴巴;爸爸还算冷静,劝了老人劝妻子,又抱起儿子鼓励他别怕痛。  相似文献   

18.
王松山 《当代老年》2008,(12):13-13
退休干部赵大妈住在镇上,老伴去世后她更加节省,手中存款10万元(她与老伴共同积累的)。2004年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两年的儿子突然从县城赶回家,说他已与女友商定好,春天买房,年底结婚。购房款30万元,必须首付1/3,其他的从银行贷款解决。他手中仅有积蓄1万元,要向母亲“借”9万元。赵大妈心里虽然不愿意,但口头上说不出;而且儿子知道自己有存款,总不能叫儿子为难啊!于是,她满足了儿子的要求,但是,儿子结婚前又回家说,现在小区内又盖了车库,正在出售,每个1万元,考虑到以后要买车,现在必须买下来,要不,以后就买不到了。  相似文献   

19.
韦继兰 《当代老年》2006,(11):14-14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20.
快活林     
《老年人》2014,(1):44-44
孩子的委屈 小北生完孩子几年了身材一直没有恢复。一天她跟儿子一起翻看以前的相片,儿子指着一张相片问她:“妈妈,这个漂亮姐姐是谁呀?”小北很自豪,笑着说:“是你妈妈呀门乙子听后不禁哭了起来:“呜呜,原来我是领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