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茱萸湾古今     
“半逻莺满村,新年人独还。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出扬州往东北行六华里,有一环境幽美、街市繁荣的古镇一湾头镇。它便是唐代诗人所记赏花观水的胜地茱萸湾。茱萸湾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汉代。1980年,湾头镇发现两块石碑,皆长一米左右,宽三十公分。其中一块是清道光甲辰八月著名学者阮元手书“古茱萸湾”;另一块仅残存一半,据辨认,碑文记载的是古茱萸湾的地理形势、历史变迁和景物。这里汉时称茱萸村,因遍植茱萸而得名。每逢重阳节,这里的小伙子就佩带盛着茱萸的香囊,姑娘们则折茱萸饰首,以避邪恶。石碑所记不无根据,重阳节佩茱萸之风在我国已流传千年。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载:“汉吴王濞开邗  相似文献   

2.
上小学时我们就一遍遍地背诵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然而从未过过重阳节,自然也不知道那"遍插茱萸少一人"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只是大概猜测着茱萸可能和端午节采的艾蒿差不多吧!  相似文献   

3.
早期重阳节习俗中的菊与茱萸,有着驱祸、延寿的实用功能,因此饮菊花酒与佩茱萸的重阳习俗在民间自发仿效,代代相传.同时,因为陶渊明爱菊,使得重阳风物--菊成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意象,被视为隐士标格,积淀了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涵;重阳节也因食菊、簪菊、赏菊、咏菊的习俗,成为一个令人追怀的风雅之节.但今日之菊与茱萸已成"明日黄花",重阳习俗也不为人所知.要让重阳节习俗能生动地再现于当代的日常生活中,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将其外延物化,成为民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以富有文化意蕴的具体物质形式,如通过有菊与茱萸等来重新张显重阳节特有的文化传承,方可使这样一个节日不至于流于空洞.  相似文献   

4.
探讨诗歌用字中的"雅字"问题,以"茱萸"二字为例,从它在音、形、义三方面的特点来探讨其给人雅的感觉之原因,又将"茱萸"放进中国古典诗歌的长河之中,追溯茱萸在诗人的歌颂中慢慢获致的各种丰富优美的内涵。认为,诗歌中之所以有"雅字",一方面可能因为这些字的音、形、义三者结合得比较恰切,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这些汉字在中国古代丰富的文学作品中被反复吟咏,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获致了丰沛而富有情味的内涵,从而使人产生了它们是"雅字"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正《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日"重阳",也称"重九"。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也叫重九节,在这天古人有登高山、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多种习俗。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不仅提到了唐代登高插茱萸的习俗,同时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感情。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喜欢赋诗作对,自然给我们留下了  相似文献   

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②,遍插茱萸少一人③。①九月九日:古代我国习俗,以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山东:此处指地处华山以东的诗人故乡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②登高:登上高处。古代重阳节这天有登高的习俗,以为可以避灾。③茱萸:一名越椒,一种芳气植物。古时习俗重阳节佩带茱萸可以避邪祛病。注释ZHUSHI这是王维17岁时的作品。写这首诗时,诗人正远离家乡,一个人在长安谋取功名。“独在异乡为异客”,正是他当时生活的写照。两个“异”字,把孑然一身、孤独无依的漂泊感抒发得淋漓尽致。“每逢佳节倍思亲”,以最朴…  相似文献   

7.
吴山行     
九月九日风色佳,吴山胜事俗相夸。阖间城中十万户,争门出郭纷如麻。拍手齐歌太平曲,满头争插茱萸花。  相似文献   

8.
重阳节人们与亲友结伴出游、登高、赏菊、饮酒、佩茱萸,节日中充满了浓厚的人伦亲情意味。这也无形中开拓了诗歌表现的题材,从而形成了抒情性浓厚的唐代重阳诗。在重阳节,因亲友常常不在身边,往往会加重诗人对其的思念,唐代重阳诗的艺术特征正在于充盈于其中的浓厚的思亲念友情结。诗人们多用登高、菊花酒、茱萸、授衣等节俗意象去传达自己的思亲感受,但因诗人经历、境遇、才情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情感面貌。  相似文献   

9.
《老友》2007,(10)
"中秋才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处处忙"。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古人这天要身佩茱萸,将收获的新粮制成糕点,带在身边到郊外登高一望,领略  相似文献   

10.
《老友》2003,(10)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流传习俗也多种多样,除了大部分地方流行的登高、赏月、赏菊、饮菊花酒、佩戴茱萸、放飞风筝外,还有一些地方流传一些特殊风俗。  相似文献   

11.
东汉人桓景跟费长房学道术。一天,费告诉他:九月九日天降大灾。你可速回家,让全家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便可消灾。桓景照着做了,傍晚回家,畜禽皆已暴死。从此就有了登高习俗。可见这一习俗带有道家色彩。  相似文献   

12.
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仪式上,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表达了对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的祝贺,同时也表示对台湾仍然没有回归祖国怀抱而感到遗憾。他没有发表形式化的祝词,而是巧妙地引用了王维的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使得国人思念亲人的情感得到了认同,意境大  相似文献   

13.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唐代文人士子每逢此节便登高吟咏、饮酒唱和,创作了大量有关重阳节的诗词歌赋。重阳节登高野宴、插戴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文化融入到了唐诗中,抒发了诗人们的思亲怀友、羁旅行役、祈盼长寿等情怀,凸显出了中华民族崇和美、贵人伦、重孝悌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4.
牵挂     
走进人生,便走进了牵挂。牵挂,是人生的一件衣裳,无论春夏秋冬都会穿在身上。拥有牵挂,便拥有了人生的喜怒哀乐。“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牵挂的折磨;“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牵挂的寄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牵挂的蕴含;“儿行千里母担忧”是牵挂的真实写照。世间有许许多多的牵挂,但最感人的莫过于朋友之间的牵挂,因为朋友之间那份不含血缘关系、不掺私心杂念的牵挂,常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和勇气。记得20世纪60年代初,我正在河南大学上学,时逢三年困难时期,家里连吃的都没有,无力再供…  相似文献   

15.
由于游牧文化与农业文明的融汇,骑射活动普遍渗入中土的时令习俗中。上巳节在祓禊洗浴、饮酒吟诗之外增加了骑马射箭的项目,重阳节也在佩茱萸、登高饮菊花酒的基础上安排狩猎活动。中国古代文学对于这两个节令时俗的演变作了艺术的再现,从而使反映上巳和重阳习俗的作品在不同时期呈现出迥然有别的风貌  相似文献   

16.
九日风光堪落帽 携酒簪菊更登高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又叫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俗称九月九、九日。此节日、月的数字同为九,故称重九,而名重阳则源于《易经》。《易经》凡阳爻都称九,九月初九,日、月并应阳,所以叫重阳。其他称谓则与本节的习俗有关。  相似文献   

17.
彭而述     
彭丽述(1605-1665),字子,号禹峰。邓州市彭桥人。彭而述祖籍在江西省,临江府新喻县。其始祖彭资孔,字学圣,壮年时游历天下。行至邓州市西南余山山麓,见余山翠屏,茱萸河流锦,乐不思归,便定居下来。以姓氏取村名叫彭桥。生子名沂清,以农起家。彭资孔老年时,又返归新喻县。自彭沂清,传四辈而生彭桥彬,字斑均。彭桥彬是为彭丽述之父。后来被清廷诰赠为中宪大夫,按察司副使。1633年,(明朝崇帧癸酉年),彭丽述考中秀才。当时,有关西名儒,后来曾任陕西按察司副使之职的杨奇,知新野事。杨奇学识广博,惠政爱民。彭而述为继续…  相似文献   

18.
在格律诗中有多行一句的现象,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同时一行多句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如“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行多句就是一行诗是由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的复句,上面两例都是每行诗中有三个分句。不过这种复句的分句之间并无语音停顿,从形式上看就是一个句子,习惯上也称为一句诗。但仔细分析起来,便可发现它并非是一个单一结构,而是由两个以上的结构组合而成的复合体。这种现象在古代散文中大量存在,在格律诗中也很多。我们可以把…  相似文献   

19.
静一 《新天地》2016,(10):46-47
九九归一 岁往月来,今又重阳. 九九最大,归原为一.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日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始于战国时期,自魏晋气氛日渐浓郁,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汉代的《西京杂记》中记载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相似文献   

20.
淮盐重要历史遗存——古海陵仓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代泰州淮南大盐场地处江海流域,两淮中部,滨江临海,700余里广袤的滩涂资源,又有得天独厚舟楫之利。公元前195年,吴王刘濞在此开山铸钱,煮海为盐,由扬州茱萸湾开运盐河东通海陵仓专事运盐。汉、唐、宋年间史籍、文学著作中经常出现“海陵仓“一词,对此史学界一直颇多争议。从多角度、多侧面、客观公正地分析当时当地的自然现象、历史背景,展示出这里两千多年前从海陵仓形成以来淮盐发生、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