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固然是由各种偶然的人物和事件组成,但都受其内部规律支配并具有螺旋形前进的发展趋势。晚清,资产阶级维新思潮冲击着中国文艺思想时,“小说界革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二十世纪的一、二十年代,随着“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小说观又一次进行了革命。如何说明这两次革命的内部规律以及它们的发展趋势,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从“公性情”到“人的文学”——现代小说文学观念的形成晚清“小说界革命”究竟给中国现代小说贡献了什么,现今学术界的答案是:把小说列为文学正宗的地位和把小说的社会作用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确实,作为“小说界革命”的纲领的《论小说  相似文献   

2.
要:莫言小说《蛙》别出心裁,以身体部位或人体器官命名大部分人物.按照概念隐喻理论,对主要人物姓名“万心”和“万足”的隐喻意义进行分析,“万心”喻指人物承载万千种心思与心事,借此展示新中国六十多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万足”喻指人物满足私欲、万事俱足的一生,从而刻画出一位自私、懦弱、实际、虚伪的知识分子形象.小说运用人名隐喻描绘人物性格特质、暗示人物命运、塑造人物形象,并寄托作者情感、构建小说主题.隐喻认知机制在人物命名上、在构思小说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剖析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一个有影响的小说流派。这个小说流派所显现的整体风貌是对“全般”社会做“缩影式”的描绘,并对其进行深刻的剖析。它通过精心结构故事、细致描写场面、注重塑造人物等艺术手段,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这个小说流派的创作实践,提供了认识中国社会的生动教材,显示了革命文学的实绩,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剖析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剖析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一个有影响的小说流派。这个小说流派所显现的整体风貌是对“全般”社会做“缩影式”的描绘,并对其进行深刻的剖析。它通过精心结构故事、细致描写场面、注重塑造人物等艺术手段,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这个小说流派的创作实践,提供了认识中国社会的生动教材,显示了革命文学的实绩,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  相似文献   

5.
翻开法国现代文学史,纵观其小说的发展,我们马上就会发现,在五十至六十年代里,有一个影响巨大的流派,流星般地出现、又流星般地消失了。留下的,只是它的光轮,以及它所掀起的喧哗。它,就是“新小说”。若要弄清“新小说”的历史背景,就得从二十世纪初说起。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大量“新古典”小说的涌现,标志着作家对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与转化,克服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种种问题,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作家们将西方现代小说叙事技巧成功地“化入”中国叙事传统,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更以主体投入的方式进行“有情”的叙事,重新确立了中国当代文学面对历史、现实的主体性。这就使得某些特定的古典诗意范畴获得了与时代相连的新内涵,从而实现了古典抒情境界的现代重构。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正处于经济繁荣的顶峰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而正是在这一时期却出现了在精神上极其贫乏的“失落的一代”。《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便是这一代青年中的代表人物。 这部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离开学校在纽约独自徘徊一天两夜的所见所闻所思的描述,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美国战后五、六十年代的一些社会现象以及那一年代青少年独特的性格、心理特征。在战后的美国文学中,这部小说一直被视为“现代经典”之一,颇受评论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坛上,出现了奥涅金·毕乔林等一系列的“多余人”形象。无独有偶,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在鲁迅先生的笔下也出现了吕纬甫、魏连殳等“多余人”。两种“多余人”在其产生、发展及基本性格特征等方面都有着相同之处。但由于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差异,更由于鲁迅对封建制度本质一针见血的揭露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使其笔下的“多余人”形象表现出独具的特点。本文经过比较分析,认为鲁迅笔下的“多余人”的产生是他本人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生活认识的产物,也是他在革命低潮期和婚姻不幸、兄弟失和时,内心苦闷、彷徨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9.
小说作品中只要出现人物,无一例外地具有某种构成形态和“自身”含藉着某种在作品中“行动”的动力。一般说来,传统的理论具有将小说中人物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的趋向,而某些“新潮理论”,则伴随着“反小说”的衍化,人物成为一个醒目的攻击目标。在二者的夹缝里,如果我们将人物看作“语言符号”在小说文本中的运用,就有可能联络“传统”与“新潮”,从小说文本的自在性出发,窥视到小说人物的本真,从而更好地把握小说人物的属性,揭示出小说人物“生存”的底蕴。将小说人物等同于“真人”,把小说与现实生活具体化、实在化的倾向,是目前影响我们对  相似文献   

10.
许民彤 《社区》2009,(26):16-16
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出版以后,好评如潮,在解读这部小说的思想意义的时候,有的评论者说到这部小说写的是中国人精神上的“高级”流浪和漂泊,表达的是“中国式的孤独”:有的读者从中读出了朋友的难寻,表达的是中国人的友情观……不过,我却更加感兴趣于作家本人对自己的这部小说的内涵的理解,毕竟,作家对自己笔下的故事、人物、表述意图和精神诉求,应该有着更深刻、全面的把握和了解。  相似文献   

11.
对“生命”内蕴的探掘,是现代小说中普遍存在的艺术命题,尤其是在鲁迅小说与“乡土文学”中,更显示出独特的审美价值。从鲁迅的第一声呐喊《狂人日记》起,到沈从文全部表现“生命”主题的小说。呈现着一条清晰可寻的艺术脉流。这条艺术脉流的开拓者是鲁迅,承继者是乡土作家群和沈从文。 (一) 二十世纪初,西方现代工业文明以强有力的历史脚步跨入封建古老中国的土地,随同它的文化一起,西方现代主义的哲学想潮、美学理论、文学艺术也吸引了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在文学领域,“不是中国作家用现实主义精神去吸取西方现代主义技巧,而  相似文献   

12.
废名小说《桥》中有一种“直观典故”的人物语言现象,即人物援引典故对典故原意全然无知,凭字面驰骋感觉和想象,这些典故原意无不与深情、哀伤有关,人物的无知美丽想象与原典的深情、哀伤构成情感反差的互文性.这种语言可称之为“贞操”的语言.废名小说还有一类“贞操”的女儿,她们天真“无情”,与此相契,小说主旨是通向“性真情空”的心灵境界.“废名精神”缘于作家在二三十年代对苦闷人生的审美超脱.“废名精神”以新文学书写中国文人谈心论性的传统,从知识分子切肤的个人关怀出发上升至对人性和生命的终极追思,为新文学注入了形而上品格和超越性情怀;“废名精神”展示的文章之美和言近旨远的趣味,经京派理论家的文学批评,促进了京派美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鲁迅小说创作,分别收入《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集子里。《故事新编》收集的八篇小说,都是历史题材,而且都是第三人称手法,短篇中没有涉及到“我”这个人物,兹不议。《呐喊》里有小说十四篇,《彷徨》里有短篇小说十一篇。在这总共二十五篇小说中,有十一篇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在作品里有“我”这个人物。这十一篇小说是:《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兔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榜》、《红楼梦》、《镜花缘》、《花月痕》等小说广泛存在“榜”现象。“榜”在小说文本里或于开篇做个总体的预见和暗示,或于小说中间做相关的提示,或于小说的结尾处做一个总括。“榜”将众多的人物和事件统筹起来,从而起到介绍人物与人物定位、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作用。重点分析了“榜”在小说文本中的概况与特征,探讨“榜”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小说”观念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古代“小说”概念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情况。提出中国古代“小说”的概念,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学术的分类,而不是一种文学的体裁。由古代概念完全转化为现代概念,是在清末完成的。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多歧,造成了古代对“小说”判定混杂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戴望舒是中国新诗史上的重要诗人.作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戴望舒对中国传统诗词有益资源的择取和现代西方诗艺的吸纳,创作了独具个人艺术特色的象征主义诗歌,给当时的中国诗坛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戴望舒的象征主义诗歌不仅打破了当时中国新诗“已成的秩序”,向“理想秩序”又迈进了一步,而且还丰富了西方象征主义诗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时间之维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之维在不同的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的笔下有不同的个性化的表现形态。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往往拥有一种“非连续”的时间观,崇尚怀旧的情绪,但是,后现代的怀旧不是以一种理想破碎、焦躁失落的形式出现,而是沉浸在“现在”时态的狂欢和精神分裂的“当下”生活当中。在小说中,过去、现在、未来从同一平面展开,削平了作品的深层含义,人物的意识呈分裂性游离状态,而以零散化和非主体性消解了人生的意义。因此,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时间”参与了或者说是共谋了人物的命运构成,是小说这种虚拟世界里的强有力的、重要的暴力因素。  相似文献   

18.
老舍小说对北平人的传统人格,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意向。传统人格是由血缘伦理、礼教秩序孕育出来的。老舍小说中的人物大多具有主性和奴性两重根性。老舍寄希望于西方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菁华相结合,因此,他笔下的理想人物大多有传统的“侠义”与西方的“务实”的双重精神。  相似文献   

19.
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文化先驱以小说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抨击了腐朽垂死的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社会现实,老舍以独特的视角通过笔下的人物对金钱展开了痛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钱造成天大的黑暗"的金钱观。  相似文献   

20.
《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价值重构》通过在现代市民价值观下的种种市民想象和都市物质文化符号的重新组合,指出了现代市民小说全新叙事方式的构建,试图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突围,实现现代性的追求。该书通过对“生活政治”的阐释,进一步深入到现代市民的精神内核,揭示现代市民价值驭向的转变与精神立场的转型,从而建构起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城乡转型期中国市民的精神标本,以期昭示都市化进程中的市民意识与市民精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